民辦本科高校國際教育與交流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08 14:03
在經濟全球化與教育國際化的時代背景下,各國越來越重視和發(fā)展國際教育。中國正處于產業(yè)結構調整,社會深度改革的當下,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大多數(shù)民辦高校面臨轉型。教育部也針對這個問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指導意見,并明確的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在轉型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胺e極建立試點本科高校,并鼓勵其與國外高水平技術類高等院校進行合作,參考國外先進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課程、標準以及教材等資源配置。同時對于應用技術型的院校,也可以與國外同類別的院校進行合作,發(fā)揮技術大學間的合作優(yōu)勢,實現(xiàn)同類技術院校的聯(lián)盟,并經常開展合作交流活動!被谝陨系难芯勘尘,以作者所在的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為研究起點,結合湖北其他若干所民辦本科高校國際教育的調研情況,總結國際教育與交流工作現(xiàn)階段的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制約國際教育發(fā)展的障礙,并對民辦本科高校的國際教育與交流如何實現(xiàn)“經濟效益”與“教育效益”雙贏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本文著重從如下幾個方面展開論文的寫作:第一部分,主要描述本課題研究的背景、意義,我國國際教育開展情況與趨勢。對相關研究文獻的綜述、并對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進行了必要的說明。第二部分,先對國際教育與交...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義
(三) 研究現(xiàn)狀
(四) 概念界定
(五) 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民辦本科高校國際教育與交流的現(xiàn)狀
(一) 本科高校國際教育與交流的主要方式
1. 中外合作辦學
2. 校際交流
3. 留學生項目
4. 其他:外籍專家的引進和本校教師的訪學、國際學術會議等
(二) 民辦本科高校國際教育與交流的現(xiàn)狀
1. 中外合作辦學層次低、項目少
2. 留學生招生受限、課程單一
3. 校際合作項目招生難、規(guī)模小
4. 海外游學項目需求多元、專業(yè)匹配度低
二、國際教育與交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 國際教育與交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 重視程度不夠,國際教育工作缺乏頂層設計
2. 教職工的意愿和能力限制了發(fā)展國際教育的項目和模式
3. 校園硬件條件差,全英教學課程少,留學生服務水平滯后
4. 生源質量,決定了民辦高校國際教育的服務對象窄、要求高
(二) 阻礙民辦本科高校開展國際教育與交流的原因分析
1. 董事會和原母體學校之間,在國際教育發(fā)展理念上的分歧
2. 長期目標和短期利益之間無法兼顧的矛盾
3. 現(xiàn)實條件與學生訴求之間的差距
三、促進民辦本科高校國際教育與交流的保障和策略
(一) 民辦本科高校國際化發(fā)展的保障條件
1. 意識保障:做好頂層設計,加強戰(zhàn)略引導
2. 組織保障:加強組織領導,精心部署安排
3. 制度保障:健全規(guī)章制度,建立目標考核制
4. 經費保障:加大經費投入、開通融資渠道、加強經費管理
5. 人才保障:加強各校國交部門人員業(yè)務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
6. 信息保障:加強上級溝通、同級調研,搭建國際教育信息平臺
(二)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發(fā)展國際教育與交流的策略
1. 建立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老師-組織“三位一體”的國際教育共贏機制
2. 點面結合,以海外課堂“微留學”為突破口,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 以海外升碩為核心訴求,做好課程輔導和后續(xù)服務
4. 營造好國際化校園氛圍,加強學生全球視野培養(yǎng)
5. 完善人才培養(yǎng)方案,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實行“分層教學”
6. 從單向到雙向,用“走出去”帶動“請進來”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2017國際教育需求調查問卷及匯總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辦高校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有效途徑探析——以黑龍江東方學院為例[J]. 徐廣杰. 北方經貿. 2016(08)
[2]民辦高校開展國際交流的途徑與存在問題[J]. 楊旸. 知識經濟. 2016(10)
[3]西部高校國際交流不利因素分析與對策[J]. 蘇紅霞,丁晨. 亞太教育. 2016(03)
[4]高校國際教育合作治理研究——基于財會專業(yè)需求視角[J]. 王海林,張倩. 財會通訊. 2015(34)
[5]國際教育的全球化陷阱[J]. 王熙,陳曉曉. 教育學報. 2015(05)
[6]民辦高校國際化探索——以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為例[J]. 張德群.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15(09)
[7]美國國際教育政策的戰(zhàn)略走向——基于《美國教育部2012-2016國際戰(zhàn)略》的分析[J]. 馬毅飛,譚可. 現(xiàn)代教育管理. 2015(06)
[8]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發(fā)展的問題與策略[J]. 朱飛. 重慶高教研究. 2015(02)
[9]國際教育發(fā)展最新趨勢研究——2012~2014年度國際組織教育政策文本解讀[J]. 喬鶴,沈蕾娜. 比較教育研究. 2015(01)
[10]國際教育之今日發(fā)展(下)[J]. 王振民. 世界教育信息. 2014(24)
博士論文
[1]中美國際教育政策研究[D]. 馬毅飛.華東師范大學 2014
[2]我國高職院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研究[D]. 黃華.華東師范大學 2010
[3]轉型時期我國民辦高等院校發(fā)展研究[D]. 何彬生.武漢理工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中美高校國際教育交流的比較研究[D]. 李元.陜西師范大學 2016
[2]國際教育動向[D]. 付艷萍.華東師范大學 2012
[3]優(yōu)質中外高校合作辦學的研究[D]. 陳慧薈.華東師范大學 2009
[4]國際教育與國際人才培養(yǎng)路徑研究[D]. 王邵軍.中國海洋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175466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義
(三) 研究現(xiàn)狀
(四) 概念界定
(五) 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民辦本科高校國際教育與交流的現(xiàn)狀
(一) 本科高校國際教育與交流的主要方式
1. 中外合作辦學
2. 校際交流
3. 留學生項目
4. 其他:外籍專家的引進和本校教師的訪學、國際學術會議等
(二) 民辦本科高校國際教育與交流的現(xiàn)狀
1. 中外合作辦學層次低、項目少
2. 留學生招生受限、課程單一
3. 校際合作項目招生難、規(guī)模小
4. 海外游學項目需求多元、專業(yè)匹配度低
二、國際教育與交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 國際教育與交流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 重視程度不夠,國際教育工作缺乏頂層設計
2. 教職工的意愿和能力限制了發(fā)展國際教育的項目和模式
3. 校園硬件條件差,全英教學課程少,留學生服務水平滯后
4. 生源質量,決定了民辦高校國際教育的服務對象窄、要求高
(二) 阻礙民辦本科高校開展國際教育與交流的原因分析
1. 董事會和原母體學校之間,在國際教育發(fā)展理念上的分歧
2. 長期目標和短期利益之間無法兼顧的矛盾
3. 現(xiàn)實條件與學生訴求之間的差距
三、促進民辦本科高校國際教育與交流的保障和策略
(一) 民辦本科高校國際化發(fā)展的保障條件
1. 意識保障:做好頂層設計,加強戰(zhàn)略引導
2. 組織保障:加強組織領導,精心部署安排
3. 制度保障:健全規(guī)章制度,建立目標考核制
4. 經費保障:加大經費投入、開通融資渠道、加強經費管理
5. 人才保障:加強各校國交部門人員業(yè)務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
6. 信息保障:加強上級溝通、同級調研,搭建國際教育信息平臺
(二)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發(fā)展國際教育與交流的策略
1. 建立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老師-組織“三位一體”的國際教育共贏機制
2. 點面結合,以海外課堂“微留學”為突破口,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 以海外升碩為核心訴求,做好課程輔導和后續(xù)服務
4. 營造好國際化校園氛圍,加強學生全球視野培養(yǎng)
5. 完善人才培養(yǎng)方案,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實行“分層教學”
6. 從單向到雙向,用“走出去”帶動“請進來”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2017國際教育需求調查問卷及匯總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民辦高校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有效途徑探析——以黑龍江東方學院為例[J]. 徐廣杰. 北方經貿. 2016(08)
[2]民辦高校開展國際交流的途徑與存在問題[J]. 楊旸. 知識經濟. 2016(10)
[3]西部高校國際交流不利因素分析與對策[J]. 蘇紅霞,丁晨. 亞太教育. 2016(03)
[4]高校國際教育合作治理研究——基于財會專業(yè)需求視角[J]. 王海林,張倩. 財會通訊. 2015(34)
[5]國際教育的全球化陷阱[J]. 王熙,陳曉曉. 教育學報. 2015(05)
[6]民辦高校國際化探索——以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為例[J]. 張德群. 科教文匯(下旬刊). 2015(09)
[7]美國國際教育政策的戰(zhàn)略走向——基于《美國教育部2012-2016國際戰(zhàn)略》的分析[J]. 馬毅飛,譚可. 現(xiàn)代教育管理. 2015(06)
[8]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發(fā)展的問題與策略[J]. 朱飛. 重慶高教研究. 2015(02)
[9]國際教育發(fā)展最新趨勢研究——2012~2014年度國際組織教育政策文本解讀[J]. 喬鶴,沈蕾娜. 比較教育研究. 2015(01)
[10]國際教育之今日發(fā)展(下)[J]. 王振民. 世界教育信息. 2014(24)
博士論文
[1]中美國際教育政策研究[D]. 馬毅飛.華東師范大學 2014
[2]我國高職院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研究[D]. 黃華.華東師范大學 2010
[3]轉型時期我國民辦高等院校發(fā)展研究[D]. 何彬生.武漢理工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中美高校國際教育交流的比較研究[D]. 李元.陜西師范大學 2016
[2]國際教育動向[D]. 付艷萍.華東師范大學 2012
[3]優(yōu)質中外高校合作辦學的研究[D]. 陳慧薈.華東師范大學 2009
[4]國際教育與國際人才培養(yǎng)路徑研究[D]. 王邵軍.中國海洋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1754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1754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