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 ——以山西省五所高校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3-02 06:28
當今世界各國在經濟上的聯系越來越密切,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由此帶來文化上的相互交流更加頻繁,相互滲透逐漸深化,多元文化進入交流、碰撞和融合的狀態(tài)。與此同時,各種社會思潮對我國主流文化的發(fā)展帶來嚴重沖擊,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念以信息化、網絡化、多元化的形式滲透到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迫切需要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從而積極應對多元文化滲透帶來的挑戰(zhàn)。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從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到十九大都提出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倡導全民族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這是基于道路、理論與制度之上的文化建構。當代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承擔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歷史使命。培養(yǎng)大學生高度的文化自信意識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個人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還有利于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從而立足于我國的實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當前,大學生對我國主流文化的認識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和誤區(qū),文化自信意識仍有待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對如何培育當代大學生高度的文化自信這個課題進行深入研究。本文...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大學生對文化的認知情況
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以山西省五所高校為例綜合以上分析,僅有一少部分大學生用孤立、靜止、片面的態(tài)度看待主流文化,認為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文化已經過時,或者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絕大多數大學生對與主流文化相關的活動持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對主流文化有較強的歸屬感,能夠客觀認識主流文化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51.1%;還有 2%的人選擇從來不看,對此不感興趣。表 2.5 您平時研讀諸子百家專著及經典的情況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有效 經常閱讀,并進行深入研究 46 10% 10% 10%偶爾翻看,比較感興趣 170 36.9% 36.9% 46.9%很少閱讀,學習與課程考試相關的內容 235 51.1% 51.1% 98%從來不看,不感興趣 9 2% 2% 100%合計 460 100% 100%在革命文化方面,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對于傳統(tǒng)文化來說較低。在回答“您對與革命文化相關的書籍、文藝作品等的關注程度如何”一題時(見圖 2.3),選擇“經常關注,并深入了解其精髓”的占到總人數的 14.1%;有 31.7%的大學生選擇偶爾關注,對此類書籍和作品等比較感興趣;選擇很少關注的占總人數的 51.7%,他們大多只看對自己有用的內容;還有 2.4%的大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從來不關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化自信:基本內涵、依據來源與提升路徑[J]. 石文卓.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5)
[2]培育文化自信與價值觀自信: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J]. 項久雨,吳海燕. 思想理論教育. 2016(10)
[3]習近平文化自信觀論析[J]. 趙付科,孫道壯. 社會主義研究. 2016(05)
[4]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文化自信[J]. 陳一收.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6(07)
[5]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質特征及其當代價值[J]. 劉林濤. 思想教育研究. 2016(04)
[6]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精神引擎[J]. 薛秀軍,趙棟. 理論探討. 2015(06)
[7]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J]. 齊尚才,石重陽.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5(04)
[8]大學生文化觀現狀及樹立文化自信研究[J]. 郝桂榮,李本智.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5(03)
[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域下的文化自信研究[J]. 鄧澤球,魏玲. 人民論壇. 2015(02)
[10]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缺失及其培育[J]. 索秋平.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4(24)
碩士論文
[1]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研究[D]. 鄭玲.成都理工大學 2015
[2]大學生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自信研究[D]. 薛凱文.昆明理工大學 2015
[3]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研究[D]. 朱永民.貴州師范大學 2014
[4]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視閾的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yǎng)[D]. 王吉莉.廣西師范大學 2014
[5]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現狀及其培養(yǎng)研究[D]. 薛玉成.南華大學 2014
[6]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文化自信問題研究[D]. 王夢琪.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2014
[7]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對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影響研究[D]. 張海祥.山東師范大學 2013
[8]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現及教育對策[D]. 王麗麗.華中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058789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大學生對文化的認知情況
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以山西省五所高校為例綜合以上分析,僅有一少部分大學生用孤立、靜止、片面的態(tài)度看待主流文化,認為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文化已經過時,或者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絕大多數大學生對與主流文化相關的活動持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對主流文化有較強的歸屬感,能夠客觀認識主流文化的當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51.1%;還有 2%的人選擇從來不看,對此不感興趣。表 2.5 您平時研讀諸子百家專著及經典的情況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有效 經常閱讀,并進行深入研究 46 10% 10% 10%偶爾翻看,比較感興趣 170 36.9% 36.9% 46.9%很少閱讀,學習與課程考試相關的內容 235 51.1% 51.1% 98%從來不看,不感興趣 9 2% 2% 100%合計 460 100% 100%在革命文化方面,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對于傳統(tǒng)文化來說較低。在回答“您對與革命文化相關的書籍、文藝作品等的關注程度如何”一題時(見圖 2.3),選擇“經常關注,并深入了解其精髓”的占到總人數的 14.1%;有 31.7%的大學生選擇偶爾關注,對此類書籍和作品等比較感興趣;選擇很少關注的占總人數的 51.7%,他們大多只看對自己有用的內容;還有 2.4%的大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從來不關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化自信:基本內涵、依據來源與提升路徑[J]. 石文卓.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5)
[2]培育文化自信與價值觀自信: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著力點[J]. 項久雨,吳海燕. 思想理論教育. 2016(10)
[3]習近平文化自信觀論析[J]. 趙付科,孫道壯. 社會主義研究. 2016(05)
[4]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文化自信[J]. 陳一收.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6(07)
[5]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質特征及其當代價值[J]. 劉林濤. 思想教育研究. 2016(04)
[6]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精神引擎[J]. 薛秀軍,趙棟. 理論探討. 2015(06)
[7]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J]. 齊尚才,石重陽. 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5(04)
[8]大學生文化觀現狀及樹立文化自信研究[J]. 郝桂榮,李本智.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5(03)
[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域下的文化自信研究[J]. 鄧澤球,魏玲. 人民論壇. 2015(02)
[10]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缺失及其培育[J]. 索秋平.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4(24)
碩士論文
[1]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yǎng)研究[D]. 鄭玲.成都理工大學 2015
[2]大學生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自信研究[D]. 薛凱文.昆明理工大學 2015
[3]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研究[D]. 朱永民.貴州師范大學 2014
[4]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視閾的大學生文化自信培養(yǎng)[D]. 王吉莉.廣西師范大學 2014
[5]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現狀及其培養(yǎng)研究[D]. 薛玉成.南華大學 2014
[6]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文化自信問題研究[D]. 王夢琪.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2014
[7]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對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影響研究[D]. 張海祥.山東師范大學 2013
[8]當代大學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現及教育對策[D]. 王麗麗.華中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0587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0587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