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胺⻊-學習”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3 14:14
“服務-學習”(Service-Learning)是一種連接社區(qū)行動和學術(shù)學習、服務與學習并舉的體驗式教育形式,反思和互惠是“服務-學習”的關(guān)鍵要素。學生通過服務滿足社區(qū)的切實需求,在真實的場景中檢驗所學知識,并通過批判性反思連接先驗知識,最終促進了個人成長和學術(shù)能力發(fā)展、提高了社會責任感。本研究選取美國高!胺⻊-學習”為研究對象,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進行研究,試圖厘清“服務-學習”的理論基礎(chǔ),分析美國高!胺⻊-學習”的具體實踐路徑,以期為改善我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提供有益借鑒。通過對“服務-學習”的界定和理論基礎(chǔ)研究,以及對美國高!胺⻊-學習”的設(shè)計、實施、機構(gòu)和保障三方面的具體實踐路徑的研究,本研究認為美國高!胺⻊-學習”與其他實踐及體驗式學習形式最重要的差別是必須同時具備服務與學習融合的雙重目標;服務提供者與被服務者之間存在互惠性;必須引導學生進行結(jié)構(gòu)化的批判性反思。其成功經(jīng)驗在于,首先,美國高!胺⻊-學習”有深厚的理論基礎(chǔ),包括杜威的教育思想、庫伯的經(jīng)驗學習模式理論、大學生認知發(fā)展理論和大學服務社會的理念,理論的主要影響和指導體現(xiàn)在明確了“服務-學習”中批判性反思的重要...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10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0-1論文框架圖
結(jié)合,學生實現(xiàn)了良好的自我發(fā)展,社區(qū)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國家獲得了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最終實現(xiàn)了多方互惠共贏。二“服務-學習”與其他實踐及體驗式學習形式的區(qū)別“服務-學習”與常見的社區(qū)服務、志愿服務、實習(Internship)、實地教育(FieldEducation)等實踐及體驗式學習形式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厘清其關(guān)系有助于我們更加清晰的理解“服務-學習”的獨特性。美國學者安德魯·富爾科(AndrewFurco)按照服務-學習、社區(qū)服務、志愿服務、實習、實地教育的側(cè)重點及受益方的差異,將其進行了如下對比(圖1-1):圖1-1各項實踐在受益者與側(cè)重點上的差異資料來源:改編自FURCOA.Service-Learning:ABalancedApproachtoExperientialEducation[M].ExpandingBoundaries:ServiceandLearning.WashingtonDC:CorporationforNationalService,1996:3.
階段開始,但是“服務-學習”及其他體驗式教育的學習者通常是從具體經(jīng)驗階段開始,通過教師及相關(guān)人員的精心教學或指導,經(jīng)歷其他階段進行學習,進而形成學習循環(huán)!胺⻊-學習”使學生進入具體場景,在服務中獲得具體經(jīng)驗。學生通過對具體經(jīng)驗的批判性反思和對學術(shù)內(nèi)容的批判性思考,將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論知識,并體會社區(qū)需求的根本原因和社會問題的復雜性,同時,學生也會懂得如何在未來采取行動。在整個經(jīng)驗學習循環(huán)中,還會產(chǎn)生四種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習者:發(fā)散型學習者、同化型學習者、聚合型學習者和順應型學習者(見圖1-3)。圖1-3庫伯學習風格理論圖資料來源:改編自KOLBDA.ExperientialLearning:ExperienceastheSourceofLearningand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學會反思: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的實踐與啟示[J]. 王蓉.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20(03)
[2]近20年國內(nèi)“服務學習”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基于CNKI期刊論文的可視化分析[J]. 李茂粉,陳光華. 寧波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 2019(02)
[3]體驗式教育對大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育研究[J]. 張錚. 中國成人教育. 2017(01)
[4]美國高校服務學習模式述評[J]. 黃孔雀. 高教探索. 2015(02)
[5]美國高校服務學習模式與中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比較[J]. 李斌,劉佳.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15(01)
[6]淺論教育學文獻綜述撰寫的技術(shù)路線[J]. 羅勤. 亞太教育. 2015(01)
[7]論高等學校社會服務的體系化[J]. 劉獻君. 高等教育研究. 2014(12)
[8]威斯康星思想與我國地方高校轉(zhuǎn)型發(fā)展[J]. 陳建國. 高等教育研究. 2014(12)
[9]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的實踐及啟示[J]. 黃孔雀. 復旦教育論壇. 2014(01)
[10]馬里蘭大學服務學習課程開發(fā)案例研究[J]. 楊春梅,王艷霞. 高教探索. 2013(05)
博士論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學習研究[D]. 王楊.北京交通大學 2012
[2]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研究[D]. 郝運.東北師范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理論與實踐研究[D]. 侯雨霏.西安外國語大學 2018
[2]美國教師教育中服務性學習的理論和實踐研究[D]. 苗艷忠.山西師范大學 2017
[3]服務學習在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中的應用研究[D]. 王潔.華東師范大學 2017
[4]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研究[D]. 饒阿婷.上海師范大學 2016
[5]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的理念及實踐研究[D]. 關(guān)紅蕾.河北大學 2014
[6]美國“服務—學習”理論與實踐及其對我國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啟示[D]. 李婧遲.華中師范大學 2014
[7]美國高校服務學習運行機制研究[D]. 董鵬中.東北師范大學 2010
[8]美國服務學習研究[D]. 丁文祥.上海師范大學 2009
[9]美國高等學校的服務學習研究[D]. 李燕.浙江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47722
【文章來源】: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市
【文章頁數(shù)】:10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0-1論文框架圖
結(jié)合,學生實現(xiàn)了良好的自我發(fā)展,社區(qū)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國家獲得了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最終實現(xiàn)了多方互惠共贏。二“服務-學習”與其他實踐及體驗式學習形式的區(qū)別“服務-學習”與常見的社區(qū)服務、志愿服務、實習(Internship)、實地教育(FieldEducation)等實踐及體驗式學習形式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厘清其關(guān)系有助于我們更加清晰的理解“服務-學習”的獨特性。美國學者安德魯·富爾科(AndrewFurco)按照服務-學習、社區(qū)服務、志愿服務、實習、實地教育的側(cè)重點及受益方的差異,將其進行了如下對比(圖1-1):圖1-1各項實踐在受益者與側(cè)重點上的差異資料來源:改編自FURCOA.Service-Learning:ABalancedApproachtoExperientialEducation[M].ExpandingBoundaries:ServiceandLearning.WashingtonDC:CorporationforNationalService,1996:3.
階段開始,但是“服務-學習”及其他體驗式教育的學習者通常是從具體經(jīng)驗階段開始,通過教師及相關(guān)人員的精心教學或指導,經(jīng)歷其他階段進行學習,進而形成學習循環(huán)!胺⻊-學習”使學生進入具體場景,在服務中獲得具體經(jīng)驗。學生通過對具體經(jīng)驗的批判性反思和對學術(shù)內(nèi)容的批判性思考,將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論知識,并體會社區(qū)需求的根本原因和社會問題的復雜性,同時,學生也會懂得如何在未來采取行動。在整個經(jīng)驗學習循環(huán)中,還會產(chǎn)生四種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習者:發(fā)散型學習者、同化型學習者、聚合型學習者和順應型學習者(見圖1-3)。圖1-3庫伯學習風格理論圖資料來源:改編自KOLBDA.ExperientialLearning:ExperienceastheSourceofLearningand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學會反思: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的實踐與啟示[J]. 王蓉.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20(03)
[2]近20年國內(nèi)“服務學習”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基于CNKI期刊論文的可視化分析[J]. 李茂粉,陳光華. 寧波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 2019(02)
[3]體驗式教育對大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育研究[J]. 張錚. 中國成人教育. 2017(01)
[4]美國高校服務學習模式述評[J]. 黃孔雀. 高教探索. 2015(02)
[5]美國高校服務學習模式與中國大學生社會實踐比較[J]. 李斌,劉佳. 中國青年社會科學. 2015(01)
[6]淺論教育學文獻綜述撰寫的技術(shù)路線[J]. 羅勤. 亞太教育. 2015(01)
[7]論高等學校社會服務的體系化[J]. 劉獻君. 高等教育研究. 2014(12)
[8]威斯康星思想與我國地方高校轉(zhuǎn)型發(fā)展[J]. 陳建國. 高等教育研究. 2014(12)
[9]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的實踐及啟示[J]. 黃孔雀. 復旦教育論壇. 2014(01)
[10]馬里蘭大學服務學習課程開發(fā)案例研究[J]. 楊春梅,王艷霞. 高教探索. 2013(05)
博士論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務學習研究[D]. 王楊.北京交通大學 2012
[2]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研究[D]. 郝運.東北師范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理論與實踐研究[D]. 侯雨霏.西安外國語大學 2018
[2]美國教師教育中服務性學習的理論和實踐研究[D]. 苗艷忠.山西師范大學 2017
[3]服務學習在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育中的應用研究[D]. 王潔.華東師范大學 2017
[4]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研究[D]. 饒阿婷.上海師范大學 2016
[5]美國高校服務學習的理念及實踐研究[D]. 關(guān)紅蕾.河北大學 2014
[6]美國“服務—學習”理論與實踐及其對我國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啟示[D]. 李婧遲.華中師范大學 2014
[7]美國高校服務學習運行機制研究[D]. 董鵬中.東北師范大學 2010
[8]美國服務學習研究[D]. 丁文祥.上海師范大學 2009
[9]美國高等學校的服務學習研究[D]. 李燕.浙江師范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0477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0477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