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米切爾評分法的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12-10 19:00
在高等教育領域引入和實施第三方評估是適應高等教育發(fā)展新趨勢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完善評估體系建設,有利于完善高校治理結構,有利于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作為高等教育舉辦者的高校是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組織,第三方評估主體一旦介入評估,必然與高校產生利益聯(lián)系。目前,我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呈現(xiàn)出獨特格局,常見形式有水平評估、認證評估、大學排行等。根據(jù)評估主體的性質、評估活動展開方式及其特點等,我國第三方評估工作的參與主體具體分為專業(yè)評估中介、非營利組織、民間組織和營利性主體。運用米切爾評分法從效力和效度兩個維度考察第三方評估的有效性,第三方評估機構的評估效力會隨著評估主體與高校的利益相關性增加而上升,而效度會隨著評估主體與高校的利益相關性增加而下降,綜合來看,非營利組織和民間組織是比較有效、較為可取的評估主體。之所以不是所有的主體都有相當?shù)脑u估效果,是因為我國大政府小社會的社會管理模式沒有發(fā)生根本變化,行政部門過多干涉教育評估;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市場不完善,缺乏自律和他律,容易滋生評估失范行為;高校迎接評估的態(tài)度不端正,助長了評估活動的不正之風。為此,政府應轉變職能,退出微觀評估領域,完善第三方評估立法...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
1.2.1 研究現(xiàn)狀
1.2.2 相關研究評價
1.3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相關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2.1 高等教育的第三方評估
2.1.1 第三方與第三方評估
2.1.2 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
2.1.3 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的有效性
2.2 利益相關者理論
2.2.1 企業(yè)領域的利益相關者理論
2.2.2 高校作為利益相關者組織
2.3 米切爾評分法
2.3.1 米切爾評分法簡介
2.3.2 米切爾評分法的應用
第3章 我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梳理
3.1 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的意義與相關政策
3.1.1 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的意義
3.1.2 我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的相關政策
3.2 現(xiàn)階段我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格局
3.2.1 我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實踐
3.2.2 現(xiàn)有第三方評估主體分類
第4章 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的有效性分析
4.1 利益相關性與效力、效度的關系
4.1.1 利益相關性與效力的關系
4.1.2 利益相關性與效度的關系
4.2 第三方評估主體的有效性分析
4.2.1 第三方評估主體與高校的利益相關性分析
4.2.2 第三方評估主體的有效性分析
4.3 評估有效性參差不齊的原因分析
4.3.1 行政部門干預不恰當
4.3.2 第三方評估市場不完善
4.3.3 高校迎評態(tài)度不端正
第5章 發(fā)達國家經驗借鑒與我國的改進路徑
5.1 發(fā)達國家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實踐經驗
5.1.1 美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實踐
5.1.2 英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實踐
5.2 我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的改進路徑
5.2.1 政府應轉變職能,履行宏觀監(jiān)管責任
5.2.2 第三方評估機構應增強自立能力
5.2.3 高校應端正態(tài)度,積極配合評估工作
第6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6.1 研究結論
6.2 創(chuàng)新點
6.3 研究不足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第三方評估機制探析[J]. 席成孝. 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4)
[2]中國高等教育評估體系及評估市場完善化[J]. 劉振天. 高教發(fā)展與評估. 2014(04)
[3]基于多元主體參與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研究[J]. 尹麗春.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4(07)
[4]高等教育“管辦評分離”的緣由與路徑[J]. 周海濤.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4(03)
[5]建設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治理體系 推進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J]. 瞿振元. 中國高教研究. 2014(01)
[6]社會問責視角下我國高等教育質量評估體系的有效性及其改進策略[J]. 計國菊,王章豹. 江淮論壇. 2013(01)
[7]高等教育質量評估體系的有效性:中國的問題與對策[J]. 周光禮. 復旦教育論壇. 2012(02)
[8]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中道德風險的產生原因及規(guī)避路徑探析——基于博弈論的視角[J]. 張藝瀛,殷叢叢. 高教研究與實踐. 2011(04)
[9]新公共管理、治理與社會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J]. 王濤,趙光勇. 貴州社會科學. 2011(11)
[10]加強評估機構能力建設 努力促進管辦評分離[J]. 吳啟迪. 中國高等教育. 2011(Z2)
博士論文
[1]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第三方評估模式研究[D]. 漆玲玲.武漢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09214
【文章來源】:青島大學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
1.2.1 研究現(xiàn)狀
1.2.2 相關研究評價
1.3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內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相關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2.1 高等教育的第三方評估
2.1.1 第三方與第三方評估
2.1.2 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
2.1.3 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的有效性
2.2 利益相關者理論
2.2.1 企業(yè)領域的利益相關者理論
2.2.2 高校作為利益相關者組織
2.3 米切爾評分法
2.3.1 米切爾評分法簡介
2.3.2 米切爾評分法的應用
第3章 我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梳理
3.1 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的意義與相關政策
3.1.1 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的意義
3.1.2 我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的相關政策
3.2 現(xiàn)階段我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格局
3.2.1 我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實踐
3.2.2 現(xiàn)有第三方評估主體分類
第4章 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的有效性分析
4.1 利益相關性與效力、效度的關系
4.1.1 利益相關性與效力的關系
4.1.2 利益相關性與效度的關系
4.2 第三方評估主體的有效性分析
4.2.1 第三方評估主體與高校的利益相關性分析
4.2.2 第三方評估主體的有效性分析
4.3 評估有效性參差不齊的原因分析
4.3.1 行政部門干預不恰當
4.3.2 第三方評估市場不完善
4.3.3 高校迎評態(tài)度不端正
第5章 發(fā)達國家經驗借鑒與我國的改進路徑
5.1 發(fā)達國家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實踐經驗
5.1.1 美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實踐
5.1.2 英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實踐
5.2 我國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的改進路徑
5.2.1 政府應轉變職能,履行宏觀監(jiān)管責任
5.2.2 第三方評估機構應增強自立能力
5.2.3 高校應端正態(tài)度,積極配合評估工作
第6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6.1 研究結論
6.2 創(chuàng)新點
6.3 研究不足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第三方評估機制探析[J]. 席成孝. 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4)
[2]中國高等教育評估體系及評估市場完善化[J]. 劉振天. 高教發(fā)展與評估. 2014(04)
[3]基于多元主體參與的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研究[J]. 尹麗春. 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4(07)
[4]高等教育“管辦評分離”的緣由與路徑[J]. 周海濤.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4(03)
[5]建設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治理體系 推進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J]. 瞿振元. 中國高教研究. 2014(01)
[6]社會問責視角下我國高等教育質量評估體系的有效性及其改進策略[J]. 計國菊,王章豹. 江淮論壇. 2013(01)
[7]高等教育質量評估體系的有效性:中國的問題與對策[J]. 周光禮. 復旦教育論壇. 2012(02)
[8]高等教育第三方評估中道德風險的產生原因及規(guī)避路徑探析——基于博弈論的視角[J]. 張藝瀛,殷叢叢. 高教研究與實踐. 2011(04)
[9]新公共管理、治理與社會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J]. 王濤,趙光勇. 貴州社會科學. 2011(11)
[10]加強評估機構能力建設 努力促進管辦評分離[J]. 吳啟迪. 中國高等教育. 2011(Z2)
博士論文
[1]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第三方評估模式研究[D]. 漆玲玲.武漢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092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092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