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背景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6 01:15
信仰是人類世界觀的體現,有了信仰,人就有了精神寄托和行動準則。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我國的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建設時期,以及后來的改革時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不斷的推動著我國社會主義向著更加輝煌的階段邁進。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國際風云瞬息萬變,國情、世情、社情、黨情變幻莫測,大學生中難免會有人發(fā)生迷茫和動搖。因此,強調其信仰問題至關重要。他們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信仰選擇關乎祖國的未來。所以,大學生能否樹立正確的信仰,對于大學生自身和社會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這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的言傳身教,更重要的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引導,幫助他們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特別是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論分析歷史和現實問題。當今的大學校園文化的多元化與現代通訊技術的介入使得大學生信仰的形成環(huán)境更加復雜。通過問卷調查與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對大理大學部分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進行調查發(fā)現:馬克思主義信仰在大學生群體中是主流的,總體上還是比較樂觀的,多數大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支持馬克思主義課程的開設,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當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方式和內容認可度不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流于形式,遠...
【文章來源】:大理大學云南省
【文章頁數】: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的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
(二)國外研究現狀
四、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理論內涵與“互聯(lián)網+”相關概念
一、信仰、信念的理論概述
(一)信仰的內涵
(二)信仰與信念、理想的關系
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內涵及特征
(一)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涵義
(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基本特征
三、“互聯(lián)網+”概念界定
(一)“互聯(lián)網+”的涵義
(二)“互聯(lián)網+”的特征
第三章 “互聯(lián)網+”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影響
一、“互聯(lián)網+”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面臨的機遇
(一)“互聯(lián)網+”時代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傳播
(二)“互聯(lián)網+”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渠道
二、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面臨的挑戰(zhàn)
(一)“互聯(lián)網+”削弱了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宣傳導向能力
(二)“互聯(lián)網+”沖擊了現有的教師教育模式
第四章 “互聯(lián)網+”背景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現狀問題及原因
一、“互聯(lián)網+”背景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現狀
(一)調研情況
(二)調研結果與分析
二、“互聯(lián)網+”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面臨的問題
(一)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二)社會環(huán)境給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造成的影響
(三)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方面存在的問題
三、“互聯(lián)網+”給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帶來挑戰(zhàn)的原因
(一)高校的信仰教育模式較為單一
(二)少部分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工作者能力不足
(三)網絡信息監(jiān)管技術不成熟
(四)大學生的理性認識不夠
第五章 “互聯(lián)網+”背景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路徑選擇
一、完善高校在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方面的體制建設
(一)加強高校的智慧校園建設
(二)完善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三)增進高校與其他機構的合作
二、促進“智慧教育”云平臺的開發(fā)及應用
(一)建立信息交流服務平臺
(二)建立教育服務平臺
(三)建立增值服務平臺
三、利用外部環(huán)境,拓展網絡教育環(huán)境
(一)充分利用移動場景
(二)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交流合作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
四、充分挖掘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資源
(一)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
(二)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資源
五、增強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一)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
(二)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踐行馬克思主義信仰
(三)學會分析和鑒別各種錯誤思想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互聯(lián)網+”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路徑創(chuàng)新研究[J]. 文潔賢. 安康學院學報. 2018(01)
[2]多元文化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困境解析與路徑選擇[J]. 張靜. 河南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 2014(04)
[3]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狀況調查分析——以重慶市6所高校為例[J]. 張梅,黃蓉生. 探索. 2014(04)
[4]民族地區(qū)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以內蒙古自治區(qū)幾所高校的調查為例[J]. 王瑞霞.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4(05)
[5]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心態(tài)成因及對策研究[J]. 鄭敏. 湖北社會科學. 2014(05)
[6]新形勢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途徑研究[J]. 姚成元.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 2014(04)
[7]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困境與對策[J]. 鐘利紅.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4(02)
[8]貴州少數民族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探究——以安順學院為例[J]. 楊志軍,陳碧妹. 安順學院學報. 2013(03)
[9]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及其原因探析——以重慶市“信仰問題研究”課題調查數據為據[J]. 賴怡佳.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3(01)
[10]探析社會轉型期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危機的對策[J]. 李玉琳. 重慶與世界(學術版). 2012(12)
博士論文
[1]網絡時代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研究[D]. 唐文艷.湖南大學 2017
[2]互聯(lián)網時代我國意識形態(tài)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研究[D]. 高建華.南開大學 2012
[3]當代中國人信仰問題研究[D]. 馬曉燕.東北師范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互聯(lián)網+”時代背景下馬克思交往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D]. 唐雪薇.河北師范大學 2017
[2]“互聯(lián)網+”視域下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機遇與挑戰(zhàn)[D]. 石娟.四川師范大學 2017
[3]大學生網絡公共參與的教育引導研究[D]. 徐曉燕.浙江理工大學 2017
[4]互聯(lián)網時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引領多元化社會思潮研究[D]. 龍登杰.西南政法大學 2016
[5]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現狀與策略研究[D]. 羅萌.華東交通大學 2015
[6]當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D]. 張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013
[7]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研究[D]. 王凡.山東輕工業(yè)學院 2012
[8]后現代主義思潮對大學生政治信仰的影響及其對策[D]. 熊林婕.華中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00442
【文章來源】:大理大學云南省
【文章頁數】: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義
三、研究的現狀
(一)國內研究現狀
(二)國外研究現狀
四、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理論內涵與“互聯(lián)網+”相關概念
一、信仰、信念的理論概述
(一)信仰的內涵
(二)信仰與信念、理想的關系
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內涵及特征
(一)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涵義
(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基本特征
三、“互聯(lián)網+”概念界定
(一)“互聯(lián)網+”的涵義
(二)“互聯(lián)網+”的特征
第三章 “互聯(lián)網+”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影響
一、“互聯(lián)網+”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面臨的機遇
(一)“互聯(lián)網+”時代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傳播
(二)“互聯(lián)網+”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渠道
二、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面臨的挑戰(zhàn)
(一)“互聯(lián)網+”削弱了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宣傳導向能力
(二)“互聯(lián)網+”沖擊了現有的教師教育模式
第四章 “互聯(lián)網+”背景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現狀問題及原因
一、“互聯(lián)網+”背景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現狀
(一)調研情況
(二)調研結果與分析
二、“互聯(lián)網+”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面臨的問題
(一)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二)社會環(huán)境給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造成的影響
(三)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方面存在的問題
三、“互聯(lián)網+”給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帶來挑戰(zhàn)的原因
(一)高校的信仰教育模式較為單一
(二)少部分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工作者能力不足
(三)網絡信息監(jiān)管技術不成熟
(四)大學生的理性認識不夠
第五章 “互聯(lián)網+”背景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路徑選擇
一、完善高校在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方面的體制建設
(一)加強高校的智慧校園建設
(二)完善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三)增進高校與其他機構的合作
二、促進“智慧教育”云平臺的開發(fā)及應用
(一)建立信息交流服務平臺
(二)建立教育服務平臺
(三)建立增值服務平臺
三、利用外部環(huán)境,拓展網絡教育環(huán)境
(一)充分利用移動場景
(二)加強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交流合作
(三)創(chuàng)設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
四、充分挖掘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資源
(一)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
(二)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資源
五、增強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一)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
(二)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踐行馬克思主義信仰
(三)學會分析和鑒別各種錯誤思想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互聯(lián)網+”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路徑創(chuàng)新研究[J]. 文潔賢. 安康學院學報. 2018(01)
[2]多元文化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困境解析與路徑選擇[J]. 張靜. 河南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 2014(04)
[3]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狀況調查分析——以重慶市6所高校為例[J]. 張梅,黃蓉生. 探索. 2014(04)
[4]民族地區(qū)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以內蒙古自治區(qū)幾所高校的調查為例[J]. 王瑞霞. 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4(05)
[5]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心態(tài)成因及對策研究[J]. 鄭敏. 湖北社會科學. 2014(05)
[6]新形勢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途徑研究[J]. 姚成元.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 2014(04)
[7]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困境與對策[J]. 鐘利紅.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4(02)
[8]貴州少數民族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培育探究——以安順學院為例[J]. 楊志軍,陳碧妹. 安順學院學報. 2013(03)
[9]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及其原因探析——以重慶市“信仰問題研究”課題調查數據為據[J]. 賴怡佳.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3(01)
[10]探析社會轉型期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危機的對策[J]. 李玉琳. 重慶與世界(學術版). 2012(12)
博士論文
[1]網絡時代高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研究[D]. 唐文艷.湖南大學 2017
[2]互聯(lián)網時代我國意識形態(tài)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研究[D]. 高建華.南開大學 2012
[3]當代中國人信仰問題研究[D]. 馬曉燕.東北師范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互聯(lián)網+”時代背景下馬克思交往理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D]. 唐雪薇.河北師范大學 2017
[2]“互聯(lián)網+”視域下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機遇與挑戰(zhàn)[D]. 石娟.四川師范大學 2017
[3]大學生網絡公共參與的教育引導研究[D]. 徐曉燕.浙江理工大學 2017
[4]互聯(lián)網時代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引領多元化社會思潮研究[D]. 龍登杰.西南政法大學 2016
[5]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現狀與策略研究[D]. 羅萌.華東交通大學 2015
[6]當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D]. 張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013
[7]馬克思主義信仰問題研究[D]. 王凡.山東輕工業(yè)學院 2012
[8]后現代主義思潮對大學生政治信仰的影響及其對策[D]. 熊林婕.華中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29004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9004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