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缺失與對策
[Abstract]:How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oretical logic analysis shows that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is an organic unity of professional sentiment and attitud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ability, subject teaching knowledge and teaching practical knowledg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niversity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such as backward idea, lack of quality structure, emphasis o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emphasi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the stage of doctoral graduate education, we should add the modules of teacher education specialty and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perfect the entry system of university teachers with certificates,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and arrange through the project, relying on the teacher development cent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ommunity, focusing on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 strengthening teaching academic research and self-reflection, promoting college teachers to generate practical teaching knowledge is the fundamental path of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江蘇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基金】: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2015JSJG141) 江蘇大學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2015JGZZ003)
【分類號】:G645.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利民;推進教師教育課程改革 培養(yǎng)新世紀一流教師[J];中國高等教育;2004年19期
2 馬曉燕;;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初探[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5年06期
3 連翠娥;;我國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的構(gòu)建[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05期
4 聶志成;;教師專業(yè)化與教師教育課程的重構(gòu)[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5 陳菊;;論高師教師教育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J];教育與職業(yè);2008年03期
6 王安平;刁永鋒;李勇;;基于教師專業(yè)化的教師教育課程改革——西華師范大學“平臺+模塊”課程模式探索[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8年10期
7 劉潔;;論教師教育課程整合保障體系的構(gòu)建[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12期
8 陳磊;黃照翠;;我國教師教育課程建設(shè)的問題與對策[J];軟件導(dǎo)刊(教育技術(shù));2008年03期
9 姜勇;龐麗娟;;論教師教育課程的精神關(guān)注:文化·倫理·智慧[J];教育科學;2008年03期
10 倪文錦;;略論高師教師教育課程結(jié)構(gòu)改革——兼談高師中文專業(yè)的教師教育課程[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改革教師教育模式 培養(yǎng)專業(yè)化教師教育人才[A];河北省教育廳教師繼續(xù)教育與教師培養(yǎng)模式改革研討會暨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10年年會交流材料匯編[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安徽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吳良仁;地方高校教師教育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對策[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游海;推進教育創(chuàng)新 發(fā)展教師教育[N];江西日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趙秀紅 重慶師范大學校長 周澤揚 山西師范大學校長 武海順 浙江師范大學校長 吳鋒民;38所師范大學校長共話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N];中國教育報;2009年
4 華中師范大學 付義朝;構(gòu)建新型教師教育課程體系[N];中國教育報;2008年
5 李曜明;整合資源 體現(xiàn)特色 服務(wù)基層[N];中國教育報;2007年
6 記者 陳帆波;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平臺計劃啟動[N];中國教育報;2009年
7 記者 沖碑忠;甘肅成立高校教師教育聯(lián)盟[N];中國教育報;2012年
8 華東師范大學校長 王建磐;改革進程要關(guān)注四個方向性問題[N];光明日報;2002年
9 本報記者 蘇婷;培養(yǎng)社會“搶手”的師范生[N];中國教育報;2003年
10 本報記者 沈祖蕓 金志明;以“特色牌”鍛造“國家隊”[N];中國教育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娜達莎(Tyuryukhanova Natalia);中俄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比較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年
2 王立國;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素質(zhì)標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楊榮昌;教師繼續(xù)教育課程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張守波;數(shù)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統(tǒng)整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艷玲;培養(yǎng)“反思性實踐者”的教師教育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紀方;跨文化視角觀照下的印度教師教育課程制度[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2 張秀麗;我國教師教育課程一體化研究[D];山西大學;2008年
3 陳振隆;澳大利亞教師教育課程的歷史發(fā)展與改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4 闞敏;我國教師教育課程的歷史變遷與改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5 馬欣研;教師教育課程一體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6 林靜雅;澳大利亞教師教育課程鑒定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7 陳敏;我國教師教育課程現(xiàn)狀及發(fā)展之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06年
8 王麗麗;高等院校教師教育課程評價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9 羅曉娟;西部地方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發(fā)展策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10 周玉梅;俄羅斯教師教育發(fā)展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3770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377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