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抗戰(zhàn)時期大學先修班的創(chuàng)立
[Abstract]:After the full outbreak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high school graduates who were forced to discontinue their studies for the relief and benefit of the war and to provide professional preparatory training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pecially established the University preemannances.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have shown some originality, and the university first class and the process of Anti Japanese war have always been remediing young students' studies, promoting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interest,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ir deep academic research, and promot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high education in the region.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Y101742);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項目(NCET-0450)
【分類號】:G649.2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小林;略論民初至抗戰(zhàn)前夕國立大學教師的聘任問題[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2 謝泳;1949年前中國國立大學校長與政府的關(guān)系[J];社會科學論壇;2004年10期
3 何逢春,張會蘭;日本國立大學改革背景及特點分析[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年03期
4 高軍;袁飛;;美國為什么沒有國立大學?——基于美國建國初期嘗試創(chuàng)辦國立大學的分析[J];教育學術(shù)月刊;2008年05期
5 肖衛(wèi)兵;;近代國立大學發(fā)展分析[J];教育評論;2012年01期
6 肖衛(wèi)兵;周川;;中國近代國立大學校長的法律地位探析[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2年03期
7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2011年博士學位獲得者27.4%仍待業(yè)[J];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13期
8 ;俄羅斯南烏拉爾國立大學簡介[J];黑河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9 金子元久;;日本國立大學法人治理結(jié)構(gòu)改革實踐[J];中國機構(gòu)改革與管理;2013年Z1期
10 袁韶瑩;日本國立大學的改革方向[J];遼寧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竇心浩;;淺議日本國立大學法人的中期評估[A];2009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金子元久;;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設(shè)計、實施、影響(英文)[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社會變革與大學發(fā)展”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駐大阪總領(lǐng)館原教育參贊 袁自煌;內(nèi)部監(jiān)察:日本國立大學法人自律的“法寶”[N];中國教育報;2013年
2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金永明;日本國立大學開始法人化[N];社會科學報;2004年
3 中國駐日本福岡總領(lǐng)事館 魏能濤 高靚 輯;日本對86所國立大學開出獎懲單[N];中國教育報;2010年
4 中國海洋大學教育系講師 胡樂樂;“國立大學”不應(yīng)納入地方私囊[N];經(jīng)濟觀察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張小溪;深刻理解東方文化 與西方平等有效對話[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6 臺灣中興大學教授 林富士;何謂國立大學[N];南方周末;2010年
7 史朝;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8 江燕;俄羅斯民辦高校迅猛發(fā)展[N];人民日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劉麗麗;上海交大 問鼎國際大學生程序設(shè)計大賽[N];計算機世界;2010年
10 中國駐大阪總領(lǐng)事館教育組;日本出臺大學改革新方針[N];中國教育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嵐;國立大學的角色與職能分析[D];蘇州大學;2008年
2 田愛麗;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制度研究及啟示[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肖衛(wèi)兵;中國近代國立大學校長結(jié)構(gòu)及其角色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鄧小林;民國時期國立大學教師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5 丁建洋;日本大學創(chuàng)新能力的歷史建構(gòu)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也譽;日本《國立大學法人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2 朱江婷;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國立大學興起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3 樸鐘鶴;日本國立大學內(nèi)部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4 申樹欣;民國時期國立大學與中央政府的關(guān)系[D];山東大學;2012年
5 劉夏;日本國立大學法人的財務(wù)狀況考察[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6 王茜;日本國立大學法人評價研究[D];廈門大學;2014年
7 劉清潔;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國立大學教師薪俸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8 安若松;試論老撾國立大學教學質(zhì)量保障體系[D];廣西民族大學;2015年
9 余輝;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改革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10 王莎;民國時期國立大學校長專業(yè)化水平研究[D];山東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1203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12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