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書院官學化趨勢探析
本文選題:書院 + 官學化 ; 參考:《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5期
【摘要】:中國古代書院的官學化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從社會層面看,最高統(tǒng)治者利用至高無上的政治權威和強大的權力附加值,通過賜書和任命山長等舉措,既掌控了書院的發(fā)展動向,又促使書院走上了官學化的道路。從教育層面看,由于時代環(huán)境、儒家傳統(tǒng)以及書院學統(tǒng)等因素的影響,士人群體沒有形成真正獨立的學術傳統(tǒng),這導致了書院無法擺脫官方的控制。從經(jīng)濟層面看,官方通過學田制等一系列舉措,輕而易舉地掌握了書院的發(fā)展經(jīng)濟命脈,為書院官學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Abstract]: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e official educ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cademies. From the social point of view, the supreme ruler made use of the supreme political authority and the powerful power added value, through such measures as giving letters and appointing mountain leaders, not only controll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academy, but also promoted the academy to take the path of official learning. From the educational level,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 of the times,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and the academic system of the academies, the scholars did not form a truly independent academic tradition, which resulted in the academies being unable to get rid of the official control. From the economic point of view, the government has easily grasped the economic life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ademy through a series of measures, such as the system of study fields, which has laid a solid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cademies' official education.
【作者單位】: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中文系;西北大學教師發(fā)展中心;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CKA140128)
【分類號】:G649.29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才棟;唐代書院的創(chuàng)建與功能[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0年01期
2 粟品孝;《四川書院史》讀后[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01年03期
3 趙旗;宋代書院的興起及其意義[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4 侯宏業(yè);;宋代理學和書院教育在河南的發(fā)展及其影響[J];教育與職業(yè);2004年20期
5 李才棟;從早期江南三書院看書院教育、科舉制度的互動關系[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6 李才棟;訪臺書院紀行[J];江西教育科研;2004年09期
7 王偉康;揚州書院略論[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8 鄭萬祚;;韓國書院研究動向綜述[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9 肖永明;商人對書院發(fā)展的推動及其動機探析[J];大學教育科學;2005年01期
10 河邊;;漫談書院[J];中國考試;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程方平;;元代書院的歷史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丁鋼;;書院傳統(tǒng)及其現(xiàn)代精神[A];北京論壇(2011)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變革與轉型:“教育傳承與創(chuàng)新”教育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楊曉斌;黃新憲;;清代榕臺書院的歷史淵源[A];閩都教育與福州發(fā)展[C];2012年
4 楊龍;;江西的書院與書院研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丁鋼;;略論書院與鄉(xiāng)俗教化[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顧宏義;;王夫之論宋代書院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董茸;;試論致用書院的教育思想與當代啟示[A];閩都教育與福州發(fā)展[C];2012年
8 方彥壽;;黃iτ肽纖胃V菔樵航逃齕A];閩都教育與福州發(fā)展[C];2012年
9 徐心希;;試論閩都書院教育與乾嘉之后閩學轉型[A];閩都教育與福州發(fā)展[C];2012年
10 陳時龍;;明代的書院藏書樓[A];明史研究論叢(第九輯)[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朱文全;樂山書院的緣起與命名[N];樂山日報;2009年
2 朱文全;樂山書院的教學[N];樂山日報;2009年
3 周武現(xiàn);修水古書院 育人知多少[N];九江日報;2009年
4 魏明;明清時期北京書院研究取得新進展[N];人民日報;2012年
5 張保淑 陳玨帆;京城西山掩書院[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年
6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 程方平;東林書院和中國“大學”傳統(tǒng)[N];中國教育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羅敏;老傳統(tǒng),新書院[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王鳴琦 本報實習生 丁茜;書院制回到高校[N];陜西日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柯昌萬;書院成為本科生教育的“第二課堂”[N];中國教育報;2007年
10 朱文全;江山故宅空文藻[N];樂山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何麗波;湖南湘江流域傳統(tǒng)書院環(huán)境景觀研究[D];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2 李勁松;北宋書院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春榜;元代江西書院繁盛成因探析[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2 胡定鴻;明代江西書院與科舉互動關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年
3 陳吉良;清代湖南書院課程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4 葉其聲;福州地區(qū)書院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5 吳昊;閩北書院教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6 吳麗娟;書院精神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張曉婧;明代安徽書院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8 黃澤良;元代書院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9 王坤;清代蘇州書院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10 蔣紫云;清末湖南書院與學堂關系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9514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95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