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師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與實踐
本文關鍵詞:卓越教師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與實踐 出處:《中國大學教學》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卓越教師 教師教育 協(xié)同育人 課程資源 個性化培養(yǎng)
【摘要】:卓越教師的培養(yǎng)首先要有科學合理的目標定位,選擇可行的培養(yǎng)途徑,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本文結合陜西師范大學"卓越教師培養(yǎng)計劃"的改革與實踐經驗,闡明了品德結構、專業(yè)水平和發(fā)展?jié)摿Φ亩嗑S度卓越教師培養(yǎng)目標和規(guī)格;探討了立足學科優(yōu)勢,注重本科教育的基礎性和研究生教育的應用性,優(yōu)化教師教育類課程資源,建立模塊化課程體系的培養(yǎng)改革路徑;提出了以增強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開放性為培養(yǎng)模式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發(fā)力點,以構建高校、中小學和教育行政部門"三位一體"通力合作的協(xié)同育人新體系為突破口的培養(yǎng)改革舉措。
[Abstract]:Excellent teacher training must hav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target positioning, feasible training ways,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of reform. According to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excellent teacher training program "reform and practice experience, to clarify the moral structure, multi dimension and excellent teacher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specifications of the professional level and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subject; advantage,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basic research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ducation, optimizing the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path of cultivating resources, establish a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put forward to enhance the openness of the teaching faculty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reform and innovation force, to construct the culture medium, reform measures schools and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 three-in-one "co-operation of the new cooperative system of education as a breakthrough.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教師教育辦公室;
【分類號】:G652
【正文快照】: 大力提高教師培養(yǎng)質量是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發(fā)展最核心最緊迫的任務。但是,長期以來,我國教師的培養(yǎng)普遍存在著適應性和針對性不強、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相對陳舊、教育實踐質量不高、教師教育師資隊伍薄弱等突出問題。為推動教師教育綜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師培養(yǎng)質量,2014年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傅樹京;盧新迪;;中小學教師學歷層次提高的政策演變[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年04期
2 劉建清;胡中波;周義;;教師培養(yǎng)計劃的目標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5年09期
3 陳群;戴立益;;卓越教師的培養(yǎng)模式與實踐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4年20期
4 程光旭;;培養(yǎng)卓越教師的思考和實踐[J];中國高等教育;2014年17期
5 劉益春;;協(xié)同創(chuàng)新 培養(yǎng)卓越教師[J];中國高等教育;2012年2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光旭;石云;;卓越教師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7年01期
2 趙姝;白浩;張瑞敏;;基于大數(shù)據的卓越教師培養(yǎng)路徑探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3 崔媛媛;;基于卓越教師培養(yǎng)的專業(yè)課程設計探討[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年06期
4 劉淑梅;郭蓮榮;;卓越中學數(shù)學教師的特質及培養(yǎng)途徑[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06期
5 李遠平;黃潤;包訓成;王笑梅;;地方高校卓越地理教師培養(yǎng)“四維”模式創(chuàng)新與實踐——以皖西學院為例[J];皖西學院學報;2016年06期
6 傅玉琴;李曉冬;李冠峰;;基于就業(yè)導向的高師化學專業(yè)培養(yǎng)模式改革與實踐[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11期
7 嚴鐘連;李容香;;農村幼兒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特殊性及策略[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6期
8 張莉;劉金梅;;卓越教師培養(yǎng)研究的趨勢、內容、問題與對策——基于國內核心期刊文獻的分析[J];黃岡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05期
9 郝傳波;宋作忠;劉元林;李洪濤;;裝備制造業(yè)卓越工程師的培養(yǎng)模式與實踐路徑[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年28期
10 許燕紅;孫重陽;陳翩;;以競賽為抓手,提高化學師范生綜合素質[J];大學化學;2016年09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王穎華;;卓越教師專業(yè)標準的國際比較及其啟示[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2 金業(yè)文;;“卓越教師”培養(yǎng):目標、課程與模式[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3 趙玉成;;鐘啟泉:回到常識才能談點基礎教育[J];上海教育;2014年12期
4 劉建清;;創(chuàng)新教師教育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教師教育論壇;2013年07期
5 章樂;;人之卓越的喪失與制造平庸的教育[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年21期
6 王占寶;;論卓越教育的可能與策略[J];學術界;2007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序忠;;春風化雨——教育的寬恕與神圣[J];教育教學論壇;2010年33期
2 謝麗;;學院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建設新探索[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4年06期
3 郭勇;;美國臨床實踐型教師培養(yǎng)模式研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4 劉曉燕;遲明樂;;試論農村教師流動圖書站的創(chuàng)建[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5 鄭國慶;教師教育的課程設置問題探討[J];理論界;2004年05期
6 吳玉亮;;在物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價值工程;2010年25期
7 張長路;;當代教師教育視角下的心理學實驗室建設[J];才智;2012年03期
8 王雪霞;;計算機應用與軟件專業(yè)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研究[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9 戴雙翔;姜勇;;論教師的自由[J];教育發(fā)展研究;2008年01期
10 余保剛;;地方性師范大學教師教育改革現(xiàn)狀與發(fā)展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4年0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尹倩;香港教師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3859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38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