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大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現(xiàn)狀及培養(yǎng)策略:基于實證研究分析
本文關鍵詞:理科大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現(xiàn)狀及培養(yǎng)策略:基于實證研究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大學生 科學素養(yǎng) 中國文化 教育目標 教育內容
【摘要】:通過問卷調查445名理科大學生對科學知識與非科學知識的區(qū)別、科學證據與經驗及權威的區(qū)別以及科學與迷信的區(qū)別,同時對部分理科大學生進行了追蹤訪談,發(fā)現(xiàn)理科大學生在理解科學本質時折射出注重和諧、整體和功利結果 "天人合一"的思想,且他們對科學認知還處于科學與非科學未分化的階段。因此,我國高等理科教育在提升大學生科學素養(yǎng)方面的目標應該優(yōu)先注重大學生理解"客體"和"客觀",將大學生對"主體"和"人心"的關注轉移到對"客體"的關注,突破"天人合一"思想。其教育內容應該以經典實證主義科學觀為重點,而非后現(xiàn)代主義科學觀。
【作者單位】: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大學生 科學素養(yǎng) 中國文化 教育目標 教育內容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文化影響機制與教育路徑研究”(項目編號:15YJCZH157)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中國文化與科學教育的相關性研究”(項目編號:2014SJB260)
【分類號】:G642
【正文快照】: 科學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代表著人類認知能力進入了一個新的巔峰。從經濟競爭力和國家需要來看,世界各國越來越依賴于公民的技術和科學能力。世界經濟與合作組織(OECD)認為,解決21世紀人類面臨的食品、能源、疾病等問題,需要公民具備較高的科學素養(yǎng),它是未來公民必備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榮;;試論理科大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教育科學;1990年01期
2 唐銀;;理科大學生就業(yè)能力的實證研究——基于對廣西某本科院校的調查[J];科技視界;2014年07期
3 喬婷婷;段莉敏;;理科大學生焦慮現(xiàn)狀、成因及干預策略[J];前沿;2009年11期
4 呂健,周成民,田怡,董慶彥;理科大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方法之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S1期
5 謝利民;談我國理科大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J];松遼學刊(自然科學版);1987年01期
6 王永川;;理科大學生就業(yè)競爭力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2年04期
7 孫克輝,曾旭日,盛利元,李長庚,劉雄飛;理科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01期
8 錢宗霞;;理科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教育需求調查與分析——基于南通大學理學院的問卷[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3年12期
9 曾慧;;理科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年07期
10 田仲富;王也;劉曉義;;如何提高理科大學生就業(yè)能力[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宋廣文;;文理科大學生閱讀特點實驗研究[A];山東心理學會第十屆學術會議論文提要匯編[C];2002年
2 劉瑞s,
本文編號:10927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09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