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素“
本文關(guān)鍵詞:共素“稀”組同義形容詞釋義研究
【摘要】:以"稀薄""、稀少""、稀疏"這組詞在朱景松主編的《現(xiàn)代漢語同義詞詞典》的釋義為參照,從詞義個案和詞義關(guān)聯(lián)兩方面,對其釋義加以細化和補充,以更加突顯詞語的個性和詞群的共性內(nèi)容,以便更好地指導運用祖國語言及進行對外漢語教學。
【作者單位】: 河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guān)鍵詞】: 同義詞 釋義 稀薄 稀少 稀疏
【分類號】:H136
【正文快照】: 《說文·禾部》:“稀,疏也!绷x為“稀疏”、“不多”。唐·杜甫《倦夜》:“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由其構(gòu)成的詞多表示分布上的不稠密狀,如“稀薄”、“稀少”、“稀疏”等。由其構(gòu)成的雙音節(jié)詞數(shù)量不多,如“稀罕”、“稀松”、“稀拉”等口語詞;形容詞性的書面語詞只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梅家駒;竺一鳴;高蘊琦;殷鴻翔;;編纂漢語類義詞典的嘗試——《同義詞詞林》簡介[J];辭書研究;1983年01期
2 仲崇山;;表名物的同義詞的詞義分析[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周玉琨;;談談同義詞的概念對應性[J];漢字文化;2006年02期
4 許曉華;;從對外漢語教學的視角看同義詞的替換問題[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7年04期
5 劉叔新;釋義中的區(qū)別性特點問題[J];語言文字應用;1994年01期
6 高莉琴;《現(xiàn)代漢語特殊同義詞詞典》評介[J];新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7 李爾鋼;定義釋義問題——答趙彥春、黃建華(之一)[J];辭書研究;2004年05期
8 王素平;量詞“雙”與“對”的辨析[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5年04期
9 劉春梅;;現(xiàn)代漢語單雙音同義名詞的主要差異[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10 劉春梅;;HSK表人同義名詞的辨析角度[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匡倩;;詞語的表達色彩和釋義[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胡中文;;漢語詞語的表達色彩與語文辭書的釋義規(guī)范[A];中國辭書學文集[C];1998年
3 李力;;釋義另解[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李爾鋼;;論語文詞典的?圃~條及其釋義[A];中國辭書論集1999[C];1999年
5 巢峰;;專科詞典釋義十法[A];辭書編纂經(jīng)驗薈萃[C];1992年
6 關(guān)瑞明;陳力;;泉州官式大厝的詞源及其讀音釋義辨析[A];首屆海峽兩岸土木建筑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陳巖;;收詞圖新 釋義求精——《最新中國新語詞典》編纂一得[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8 姜建紅;;《漢語大詞典》釋義以今律古現(xiàn)象札記二則[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白云;蘇新春;;《現(xiàn)代漢語詞典》(增補本)對新詞語的釋義問題初探——對“附錄新語新義”計量研究之一[A];福建省語言學會2002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2年
10 鄧小玲;;編纂積極型雙語詞典的必要性及幾點設想[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斌;漢字釋義[N];吉林日報;2000年
2 劉斌;漢字釋義 道[N];吉林日報;2000年
3 劉斌;漢字釋義水[N];吉林日報;2000年
4 鄒忠民;《中國書名釋義大辭典》:有特色的辭書[N];協(xié)商新報;2008年
5 許正元;“成語規(guī)范詞典”不規(guī)范[N];中華讀書報;2004年
6 鄒忠民;一部有特色的辭書[N];光明日報;2008年
7 引甫;頗具特色的語文工具書[N];光明日報;2007年
8 楊乃喬;關(guān)于“poetics”的意義及其誤讀[N];中華讀書報;2004年
9 劉德謙;休閑探索(一):漢語中的“休閑”語義辨析[N];中國旅游報;2006年
10 董琨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所長 研究員 博導);瑕不掩瑜的優(yōu)秀辭書[N];中華讀書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會永;《佛本行集經(jīng)》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2 王建莉;《爾雅》同義詞考論[D];浙江大學;2005年
3 周文德;《孟子》單音節(jié)實詞同義詞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4 雷莉;《國語》單音節(jié)實詞同義詞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5 李艷紅;《漢書》單音節(jié)形容詞同義關(guān)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6 朱習文;古天文詞匯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7 郭穎;《諸病源候論》詞語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8 魯六;《荀子》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9 王寶紅;清代筆記小說俗語詞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10 于屏方;動作義位釋義的框架模式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熊靚;王夫之《說文廣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2 陳志國;同義詞中核心詞的提取[D];新疆師范大學;2006年
3 趙W,
本文編號:8294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829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