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語法教學:從“意義”到“形式”
本文關鍵詞:對外漢語語法教學:從“意義”到“形式”
更多相關文章: 語法教學 形式 意義 教學法 教材 習得難度
【摘要】:本文對"語法形式"與"語法意義"進行概念界定,從外語教學法理論、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研究、成年二語學習者特點的角度進行分析,認為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應遵從"意義"到"形式"的基本路徑,并從教材編寫的角度進一步論證說明。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
【關鍵詞】: 語法教學 形式 意義 教學法 教材 習得難度
【分類號】:H195.3
【正文快照】: 一、“形式”與“意義”的關系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語法是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之一,學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漢語語法結構,才能進行正確有效的交際。雖然交際型教學法的流行使得“有效而有缺陷的交際”盛行一時,但是,無視語法的語言教學與學習,終究難以使學生達到外語學習的真正目的。正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明;第二屆漢語語法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溫州召開[J];民族語文;2004年01期
2 王功龍;從單純描寫走向功能解釋——讀《漢語語法化的歷程》感言[J];博覽群書;2004年06期
3 王力;;淺議觀念文化對漢語語法的影響[J];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2006年12期
4 周娟;;漢語語法南粵論壇在韶關舉辦[J];語文研究;2006年04期
5 胡寧;;第六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漢語語法史研討會在我校舉行[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6 胡寧;;第六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漢語語法史研討會在陜西師范大學召開[J];中國語文;2007年06期
7 周娟;鄭娟曼;;第二屆漢語語法南粵論壇紀要[J];漢語學習;2008年06期
8 周娟;鄭娟曼;;第二屆漢語語法南粵論壇在肇慶學院舉辦[J];中國語文;2009年01期
9 張永哲;;第六屆漢語語法化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西安召開[J];中國語文;2011年06期
10 李臨定;漢語語法的若干特點[J];語文建設;1986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蔡紅錄;周靜;;古漢語語法和語序研究綜述[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古麗加米拉·沙依提;;淺談民族學生在學習漢語語法過程中所面對的難題[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3 段滿福;;從《漢語語法論》兩個版本看高名凱漢語語法理論的變化[A];高名凱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紀念高名凱先生誕辰100周年論文集[C];2011年
4 王定芳;;圖解法析句研討——兼論國內(nèi)流行的語法分析方法[A];福建省語言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姚莉;漢語語法化的前世今生[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朱俊玄;意義與形式內(nèi)外結合[N];中國出版?zhèn)髅缴虉?2014年
3 勝寒;從“斑鳩的故事”說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麗華;泰國高考漢語語法試題考察分析[D];天津師范大學;2016年
2 林莉;“廣義形態(tài)”說在漢語語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D];新疆大學;2008年
3 梁愛梅;在華印尼留學生漢語語法偏誤辨正能力的培養(yǎng)[D];河北大學;2014年
4 柏寒夕;20世紀初德國在華傳教士赫德明《漢語語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5 王艷敏;高師古代漢語語法教學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年
6 劉金源;麥都思《漢語語法札記》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7 董麗娟;德國傳教士羅存德《漢語語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8 張忠艷;《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匯編·宋代卷》—量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曉溪;《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匯編·宋代卷》受事主語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10 白麗娜;空間因素對漢語語法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6285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628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