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視野下的離合詞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對外漢語教學視野下的離合詞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離合詞 對外漢語教學 偏誤分析 教學設(shè)計
【摘要】:離合詞是現(xiàn)代漢語中一類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關(guān)于它的一些理論迄今為止都存在很大的爭議,前人很多方面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討,理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然而對外漢語教學領(lǐng)域離合詞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全面。本文主要針對這一問題,立足于對外漢語教學實際,對現(xiàn)代漢語離合詞進行粗略的研究,旨在推動對外漢語離合詞教學實際。 本文首先梳理了前人研究的理論成果,對離合詞的研究歷史、定名、定性、判定方法結(jié)構(gòu)和擴展方式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詳盡的介紹。其次,本文分類統(tǒng)計了《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甲、乙、丙、丁四個階段的離合詞,并以此作為材料,設(shè)計了外國學生離合詞使用情況調(diào)查問卷。再次,通過統(tǒng)計并整理調(diào)查問卷的數(shù)據(jù),分析外國學生在學習離合詞時常見的偏誤類型以及偏誤出現(xiàn)的原因。最后,本論文還從提出教學策略的角度出發(fā),設(shè)計了初、中、高三個階段的教學設(shè)計實例,旨在為離合詞教學提供詳細的參考資料。
【關(guān)鍵詞】:離合詞 對外漢語教學 偏誤分析 教學設(shè)計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195.3
【目錄】:
- 中文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第一章 引言11-17
- 1.1 選題的意義與價值11-12
- 1.1.1 離合詞的特殊性與重要性11
- 1.1.2 離合詞教學的現(xiàn)狀及不足11-12
- 1.2 離合詞先行研究綜述12-16
- 1.2.1 關(guān)于先行研究的階段12
- 1.2.2 關(guān)于名稱研究12-13
- 1.2.3 關(guān)于性質(zhì)研究13-14
- 1.2.4 關(guān)于判定標準研究14-16
- 1.3 研究方法16-17
- 第二章 本文對離合詞的界定與分析17-22
- 2.1 離合詞的界定方法研究17
- 2.2 離合詞的結(jié)構(gòu)類型研究17-20
- 2.2.1 按語素類型分類17-18
- 2.2.2 按句法功能分類18-19
- 2.2.3 按結(jié)構(gòu)擴展方式分類19-20
- 2.3 離合詞的擴展成分研究20-22
- 2.3.1 動賓式離合詞的擴展20-21
- 2.3.2 動補式離合詞的擴展21
- 2.3.3 主謂式離合詞的擴展21-22
- 第三章 《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中離合詞分析22-26
- 3.1 《大綱》中各等級離合詞的統(tǒng)計22-23
- 3.2 《大綱》中離合詞的分類分析23-26
- 第四章 留學生離合詞習得調(diào)查分析26-31
- 4.1 調(diào)查問卷設(shè)計的原則和方法26
- 4.1.1 抽樣分析26
- 4.1.2 調(diào)查對象26
- 4.1.3 題型設(shè)計26
- 4.2 調(diào)查問卷結(jié)果分析26-31
- 4.2.1 判斷題27-28
- 4.2.2 單項選擇題28-30
- 4.2.3 連詞成句30-31
- 第五章 問卷中離合詞的使用偏誤分析31-33
- 5.1 偏誤的類型31
- 5.1.1 當離未離31
- 5.1.2 插入位置不當31
- 5.1.3 重疊失誤31
- 5.2 離合詞使用偏誤原因分析31-33
- 5.2.1 學生離合詞知識理解模糊31-32
- 5.2.2 學生離合詞固定化的概念不清32-33
- 第六章 對外漢語離合詞教學策略33-40
- 6.1 初級階段離合詞教學設(shè)計實例33-35
- 6.1.1 初級階段離合詞的選定33
- 6.1.2 初級階段離合詞的語法教學33-35
- 6.2 中級階段離合詞教學設(shè)計實例35-37
- 6.2.1 中級階段離合詞的選定35-36
- 6.2.2 中級階段離合詞的語法教學36-37
- 6.3 高級階段離合詞教學設(shè)計實例37-40
- 6.3.1 高級階段離合詞的選定37-38
- 6.3.2 高級階段離合詞的語法教學38-40
- 第七章 結(jié)語40-41
- 參考文獻41-43
- 附錄43-45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45-46
- 致謝46-47
-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47-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饒勤;離合詞的結(jié)構(gòu)特點和語用分析──兼論中高級對外漢語離合詞的教學[J];漢語學習;1997年01期
2 周上之;離合詞是不是詞?[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3 魏偉;;漢語離合詞研究綜述[J];錦州醫(y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 段業(yè)輝;論離合詞[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02期
5 余維欽;戴為華;;離合詞的特點及其辨認[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6 李春玲;;離合詞研究綜述[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7 吳道勤,李忠初;“離合詞”的語法性質(zhì)及其界定原則[J];湘潭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8 黃曉琴;;“離合詞”研究綜述[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9 郭銳;;語文詞典的詞性標注問題[J];中國語文;1999年02期
10 趙金銘;能擴展的“動+名”格式的討論[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俊;現(xiàn)代漢語離合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林美淑;對韓漢語教學離合詞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劉蘭杰;HSK《大綱》里的離合詞[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王小寧;對外漢語離合詞教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3 高思欣;留學生漢語動賓式離合詞偏誤分析[D];暨南大學;2002年
4 吳氏流海;越南學生漢語動賓式離合詞習得研究與教學對策[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5 林丹丹;離合詞的特點和對外漢語離合詞教學[D];廈門大學;2008年
6 陳靖石;離合詞研究述評[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麗捚;初級漢語離合詞使用情況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胡華麗;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離合詞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9 劉茜;《漢語教程》中的離合詞研究及留學生習得偏誤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620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62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