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官話系列課本的價值、特征及其歷史影響
本文關鍵詞:琉球官話系列課本的價值、特征及其歷史影響
【摘要】:清中葉的琉球官話系列課本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語言學、教科書價值,本文在分析其作為對外漢語教材基本特征的基礎上,探討琉球官話課本在漢語第二語言教材發(fā)展史上的意義及影響。
【作者單位】: 北京華文學院華僑華人與華文教育研究中心;
【關鍵詞】: 琉球官話系列課本 價值 特征 歷史影響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海外珍藏漢語文獻與南方明清漢語研究”(項目號:12&ZD178)、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清代琉球官話系列課本語法研究”(項目號:07BYY046) 暨南大學華文教育研究院“創(chuàng)新平臺”一般項目“華裔留學生漢語能性范疇的習得研究”(項目編號:CXPTYB201313)聯(lián)合資助
【分類號】:H195.3
【正文快照】: 一、引言琉球在15世紀以前的明代初期為中山、山南、山北三國,1429年中山統(tǒng)一三國,建立琉球王國,現(xiàn)在屬當今的日本沖繩縣,位于日本九州島與中國臺灣之間。明清時期曾是中國的藩屬國,接受過中國的冊封,并常年向中國朝貢,雙方的關系保持了五百年之久。在這期間,琉球人民為了與中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程相文;《老乞大》和《樸通事》在漢語第二語言教學發(fā)展史上的地位[J];漢語學習;2001年02期
2 李丹丹;李煒;;琉球官話課本的“官話”性質[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01期
3 李丹丹;;清代翻譯、改編的漢語口語課本類型[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2年01期
4 李無未;陳珊珊;;日本明治時期的北京官話“會話”課本[J];世界漢語教學;2006年04期
5 瀨戶口;律子;;日本琉球的中國語課本《廣應官話》[J];中國語文;1996年04期
6 瀨戶口律子;李煒;;琉球官話課本編寫年代考證[J];中國語文;2004年01期
7 程相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材發(fā)展的三種形態(tài)[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太扎姆;;試論四川方言區(qū)藏族學生學習普通話的學習策略[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2 陳倩;;從話輪轉換看中文電視談話節(jié)目權勢關系——以《面對面》節(jié)目為例[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孔杰;;會話對答結構歸納及其對聽力理解的影響因素[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4期
4 劉元滿;;高級口語教材的話題、情景和話輪[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5 董敏;;主持人話輪轉換分析——2007春晚主持人話語的個案研究[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王知津;謝麗娜;韓正彪;;當代情報學理論思潮:后結構主義[J];圖書與情報;2011年06期
7 張禮敏;;翻譯選擇適應理論下的公示語漢英翻譯[J];才智;2009年29期
8 趙耀;;跨文化交際中語境的順應[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9 秦石美;;日語學習者與日語母語者的邀請會話對比[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年08期
10 張全真;;《白姓官話》所記錄的南京方言及山東方言現(xiàn)象發(fā)微[J];長江學術;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許靜;辛亮;;新媒體環(huán)境下公共領域的建構——從“黑磚窯事件”談起[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諧社會與可選擇的現(xiàn)代性:新媒體與社會發(fā)展”新聞傳播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吳學輝;;說“好個N!”[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許娜;;電視訪談類節(jié)目中回聲陳述分析[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俊;對《紅樓夢》中稱呼語的所指和意圖的研究:認知語用視角[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楊石喬;基于語料庫的漢語醫(yī)患會話修正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李秉震;漢語話題標記的語義、語用功能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龍又珍;現(xiàn)代漢語寒暄系統(tǒng)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5 馮煒;《唐律疏議》問答體疏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崔智英;電視訪談的語體特征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宋桔;《語言自邇集》的文獻和語法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朱婭蓉;教師啟動的會話修正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9 陳麗霞;戲劇話語語用修辭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10 陳小兆;《賣花女》話語文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玉婷;漢語會話他啟自修型修正的互動性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田潔;現(xiàn)代漢語回聲拷貝式“A就A”結構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肖宏;話輪轉換中的話語標記在中央九臺《對話》欄目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余茜;中美電視訪談節(jié)目話語對比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5 唐卓;電視談話節(jié)目主持人話語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邱樂樂;言語交際中話語關系的建立和保持[D];吉林大學;2011年
7 孟穎;從會話含義理論的視角看漢語交際中的他人啟動修正現(xiàn)象[D];吉林大學;2011年
8 王艷霞;首話題引入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呂荔;品特《歸家》的語用文體學闡釋[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10 賈英華;初中語文課堂語言會話分析[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衛(wèi)東;論19世紀中外文化交往中的漢語教學[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2 鄭輝;;明清琉球來華留學生對琉球文教事業(yè)的貢獻[J];東疆學刊;2007年03期
3 李藍;現(xiàn)代漢語方言差比句的語序類型[J];方言;2003年03期
4 陳澤平;試論琉球官話課本的音系特點[J];方言;2004年01期
5 邵敬敏;;上海方言的話題疑問句與命題疑問句[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陳珊珊;;《亞細亞言語集》與十九世紀日本中國語教育[J];漢語學習;2005年06期
7 邢福義;南味“好”字句[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8 哈斯額爾敦;《華夷譯語》(漢蒙譯語)研究[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9 林彬暉;;日本江戶明治時期漢語教科書與中國古代小說關系述略[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10 張衛(wèi)東;試論近代南方官話的形成及其地位[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董明;明清時期琉球人的漢語漢文化學習[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2 于亞娟;;清代時期漢語在琉球的傳播[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S1期
3 瀨戶口;律子;;日本琉球的中國語課本《廣應官話》[J];中國語文;1996年04期
4 陳澤平;試論琉球官話課本的音系特點[J];方言;2004年01期
5 董明;;明清兩代漢語在琉球的傳播[J];世界漢語教學;1996年04期
6 朱端強;;明代航海家肖崇業(yè)[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1993年05期
7 吳麗君;;《琉球官話課本研究》評述[J];世界漢語教學;2003年03期
8 徐藝圃;新發(fā)現(xiàn)的研究中琉關系的重要史料——梅孫著《漢文》[J];歷史檔案;1996年03期
9 李煒;瀨戶口律子;;琉球官話課本中表使役、被動義的“給”[J];中國語文;2007年02期
10 李煒;李丹丹;;從版本、語言特點考察《人中畫》琉球寫本的來源和改寫年代[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本文編號:5352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53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