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副詞“必”、“必定”、“一定”的對比分析及對外漢語教學策略
發(fā)布時間:2017-05-28 07:10
本文關鍵詞:同義副詞“必”、“必定”、“一定”的對比分析及對外漢語教學策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從語義、句法及語用三方面對同義副詞“必”、“必定”、“一定”進行詳細的對比分析,同時通過對比教學實驗探尋一種辨析同義副詞的有效模式,并針對教學中發(fā)現的偏誤提出四點教學建議。 (1)語義 在語義方面,筆者首先運用語義特征分析考察了同義副詞“必”、“必定”及“一定”的基本意義。“必”、“必定”及“一定”均可表示語氣堅決和推測判斷兩種意義,其中“一定”因其常用性表意也最為多樣;同時也考察了三詞的否定形式,“必”的否定形式是“未必”,當“必定”表判斷時可用“未必”否定,“一定”的否定形式為“不一定”。 (2)句法 在句法方面,首先筆者考察副詞“必”、“必定”和“一定”與單雙音節(jié)詞匯共現的情況。 其次,通過對“必”、“必定”和“一定”與人稱代詞共現的考察,發(fā)現三詞與三種人稱代詞共現頻率不同,表意也有細微差別。 再次,通過三詞與“將”共現的考察發(fā)現,“必”與“將”共現頻率最高,“必定”和“一定”與“將”共現的情況則在語料中出現較少。 最后,“必”、“必定”及“一定”與“能”和“是”的考察中發(fā)現,“一定”與“能”和“是”共現頻率最高,,“必”次之,“必定”的共現頻率最低。 (3)語用 首先,考察了“必”、“必定”及“一定”單獨使用的能力,只有“一定”可單獨使用,否定式“未必”和“不一定”也可獨立使用。 其次,在語體色彩的考察中,“必”和“必定”的書面語色彩更為強烈,“一定”則是口語色彩最強,日常用語中出現頻率最高,應用最為廣泛。 最后,三者與語氣詞共現表意時,因為“必”、“必定”及“一定”都表示必然性,在沒有疑問詞引導的情況下通常不與“呢”、“吧”共現;“一定”與“吧”連用表疑問時,表達一種委婉的猜測。 (4)同義副詞的對外漢語教學策略 筆者通過對任教學校10A和10Б兩班學生的對比教學實驗發(fā)現了同義副詞教學的幾點不足,提出系統性講解同義副詞、復現式教學、結合語境進行造句訓練和偏誤例句講解四點教學策略。
【關鍵詞】:同義副詞 必 必定 一定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195.3
【目錄】:
- 論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緒論11-13
- 1.1 選題緣起及研究意義11-12
- 1.1.1 緣起11
- 1.1.2 意義11-12
- 1.2 研究的范圍12
- 1.3 語料來源12-13
- 第2章 研究綜述13-18
- 2.1 現代漢語同義詞研究成果13
- 2.2 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同義副詞教學研究13-14
- 2.3 同義副詞“必”、“必定”、“一定”的相關研究14-16
- 2.3.1 副詞“必”的詞典釋義及相關研究14
- 2.3.2 副詞“必定”的詞典釋義及相關研究14-15
- 2.3.3 副詞“一定”的詞典釋義及相關研究15
- 2.3.4 同義副詞“必”、“必定”、“一定”的對比研究15-16
- 2.4 現有成果中存在的問題16
- 2.5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16-18
- 第3章 同義副詞“必”、“必定”和“一定”的對比研究18-31
- 3.1 副詞“必”、“必定”和“一定”的語義對比18-21
- 3.1.1 “必”、“必定”和“一定”的共同點18-19
- 3.1.2 “必”、“必定”和“一定”的不同點19-21
- 3.1.2.1 語義特征不同19
- 3.1.2.2 否定式不同19-21
- 3.1.3 小結21
- 3.2 副詞“必”、“必定”和“一定”的句法功能對比21-27
- 3.2.1 所修飾成分的音節(jié)數目21-22
- 3.2.2 詞語搭配22-27
- 3.2.2.1 與人稱代詞共現22-24
- 3.2.2.2 與“將”的共現24-25
- 3.2.2.3 與“能”的共現25-26
- 3.2.2.4 與“是”的共現26-27
- 3.3 副詞“必”、“必定”和“一定”的語用功能對比27-31
- 3.3.1 “必”、“必定”、“一定”的獨立使用能力27-28
- 3.3.2 語體色彩28-30
- 3.3.3 語氣的適用性30-31
- 第4章 蒙古國學生同義副詞“必”、“必定”、“一定”的偏誤分析31-40
- 4.1 偏誤調查情況概述31-33
- 4.1.1 學校概況31
- 4.1.2 偏誤測試方法31
- 4.1.3 調查問卷及其結果分析31-33
- 4.2 偏誤類型及成因33-36
- 4.2.1 高級詞匯講解欠缺33
- 4.2.2 副詞“一定”的過度泛化33-35
- 4.2.3 否定式的混淆35
- 4.2.4 忽視高頻共現詞匯的講解35-36
- 4.2.5 小結36
- 4.3 同義副詞“必”、“必定”、“一定”的教學策略36-40
- 4.3.1 系統性講解36-37
- 4.3.2 復現式教學37-38
- 4.3.3 結合語境進行造句訓練38
- 4.3.4 偏誤例句講解38-40
- 第5章 結語40-42
- 5.1 對同義副詞“必”、“必定”、“一定”的總結及相關思考40-41
- 5.1.1 語義40
- 5.1.2 句法40
- 5.1.3 語用40-41
- 5.2 本文對同義副詞教學的啟示41-42
- 參考文獻42-45
- 附錄45-47
- 作者簡介47-48
- 致謝4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正考;古漢語同義詞研究的歷史與現狀述評[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2 張志毅;確定同義詞的幾個基本觀點[J];吉林師大學報;1965年01期
3 董性茂;同義詞的本質特征及比較方法[J];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1997年03期
4 劉作會;;同義副詞辨析淺談[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2期
5 劉叔新;略談現代漢語同義詞的特點[J];漢語學習;1984年03期
6 劉春梅;;現代漢語單雙音同義名詞的主要差異[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7 趙新,李英;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同義詞辨析[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8 陳杰;;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同義詞辨析[J];理論界;2005年12期
9 周玉琨;現代漢語近義詞研究述評[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10 李泉;;同義單雙音節(jié)形容詞對比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001年04期
本文關鍵詞:同義副詞“必”、“必定”、“一定”的對比分析及對外漢語教學策略,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21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402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