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留學生習得“是……的”句式的偏誤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11-22 17:48
語氣副詞“是”和語氣助詞“的”構(gòu)成起強調(diào)作用的“是……的”句式,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第二語言習得者在使用“是……的”句式時常常出現(xiàn)偏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對“是……的”句式進行探究,旨在總結(jié)出“是……的”句式的特點及使用規(guī)則。本文從句法、語義和語用三個層面出發(fā)分析“是……的”句式的特征。句法上,主要介紹了“是……的”句式的六種句法結(jié)構(gòu)及其特點。語義上,闡明了“是……的”句式義表強調(diào)!笆恰摹本(A)強調(diào)動作發(fā)生的時間、處所、施事等;“是……的”句(B)強調(diào)說話人對事件或情況所作的推測與評價,表明說話人對事件或情況持有的某種態(tài)度!笆恰摹本涫皆谝欢l件下會產(chǎn)生歧義,主要由于主語與賓語關(guān)系不明確以及指稱義與陳述義不明確兩方面的因素造成。語用上,研究發(fā)現(xiàn)“是……的”句(A)不能作為始發(fā)句,“是……的”句(B)則與事件或情況的完成與否無關(guān)。文中從語料庫方面著手,對韓國留學生使用“是……的”句式的偏誤類型進行了分析,主要有遺漏、誤加、誤用和錯序四種。文中從語言本體、學習者、教材和教學四個方面剖析了偏誤產(chǎn)生的原因,同時,又從促進學生學習、完善教材和提高教學水平三個方面入手,提出有關(guān)韓國留學生習得“是……的”句式的對外漢語教學建議。
【學位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H195.3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由及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范圍與方法
四、語料來源
第一章 “是..的”句式的本體研究
一、“是..的”句式的句法分析
(一)“是..的”句(A)的句法特點
(二)“是..的”句(B)的句法特點
二、“是..的”句式的歧義分析
(一)“是..的”句式歧義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二)分化“是..的”句式歧義的方法
三、“是..的”句式的語用分析
(一)“是..的”句(A)的語用分析
(二)“是..的”句(B)的語用分析
第二章 韓國留學生習得“是..的”句式的偏誤類型分析
一、S1“主語+是+狀語+動/動詞性詞組+的+(賓語)”的偏誤分析
二、S2“主語+是+主謂短語+的”的偏誤分析
三、S4“主語+是+能愿動詞+動+的”的偏誤分析
四、S5“主語+是+動/形+可能補語+的”的偏誤分析
五、S6“主語+是+狀+形+的”的偏誤分析
六、小結(jié)
第三章 韓國留學生習得“是..的”句式的偏誤原因及教學建議
一、韓國留學生習得“是..的”句式的偏誤原因
(一)語言本體因素
(二)學習者因素
(三)教材因素
(四)教學因素
二、針對“是..的”句式的對外漢語教學建議
(一)對促進學生學習的建議
(二)對完善教材的建議
(三)對提高教學水平的建議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94617
【學位單位】:河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H195.3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由及意義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范圍與方法
四、語料來源
第一章 “是..的”句式的本體研究
一、“是..的”句式的句法分析
(一)“是..的”句(A)的句法特點
(二)“是..的”句(B)的句法特點
二、“是..的”句式的歧義分析
(一)“是..的”句式歧義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
(二)分化“是..的”句式歧義的方法
三、“是..的”句式的語用分析
(一)“是..的”句(A)的語用分析
(二)“是..的”句(B)的語用分析
第二章 韓國留學生習得“是..的”句式的偏誤類型分析
一、S1“主語+是+狀語+動/動詞性詞組+的+(賓語)”的偏誤分析
二、S2“主語+是+主謂短語+的”的偏誤分析
三、S4“主語+是+能愿動詞+動+的”的偏誤分析
四、S5“主語+是+動/形+可能補語+的”的偏誤分析
五、S6“主語+是+狀+形+的”的偏誤分析
六、小結(jié)
第三章 韓國留學生習得“是..的”句式的偏誤原因及教學建議
一、韓國留學生習得“是..的”句式的偏誤原因
(一)語言本體因素
(二)學習者因素
(三)教材因素
(四)教學因素
二、針對“是..的”句式的對外漢語教學建議
(一)對促進學生學習的建議
(二)對完善教材的建議
(三)對提高教學水平的建議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冬梅;姜炫先;;從肯定和敘述的角度看副詞“就、才”和句末“了、的”的共現(xiàn)[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5年06期
2 杉村博文;;論兩類“的”字句與其中助詞“的”的句法性質(zhì)[J];世界漢語教學;2015年01期
3 李乾超;;日韓留學生“是……的”句式偏誤分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4 王冬梅;;從“是”和“的”、“有”和“了”看肯定和敘述[J];中國語文;2014年01期
5 謝福;;基于語料庫的留學生“是……的”句習得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0年02期
6 丁燁;;談焦點標記“是”的標記能力限制[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7 袁毓林;;從焦點理論看句尾“的”的句法語義功能[J];中國語文;2003年01期
8 李訥;安珊笛;張伯江;;從話語角度論證語氣詞“的”[J];中國語文;1998年02期
9 方梅;;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xiàn)手段[J];中國語文;1995年04期
10 呂必松;關(guān)于“是……的”結(jié)構(gòu)的幾個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2年04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田玉西;“是”與“的”的本體研究現(xiàn)狀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946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8946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