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獲取類動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31 06:13
【摘要】:本文選取漢語獲取類動詞中使用率和留學生偏誤率較高的“得到”“獲得”“取得”“獲取”“收獲”“接收”“收到”七個獲取類動詞作為考察對象,研究其用法和語義方面的異同。并且,以留學生偏誤語料庫為基礎,我們對獲取類動詞偏誤情況進行分類分析,為漢語教學提供有益參考。在用法層面,我們考察了獲取類動詞的高頻搭配詞和類聯(lián)接情況。通過對高頻共現(xiàn)詞的統(tǒng)計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獲取類動詞的賓語以抽象名詞為主,做狀語的修飾詞以副詞為主。不同獲取類動詞在賓語的抽象性和具體性、積極性和消極性上都具有一定差異。在類聯(lián)接的考察上,我們將獲取類動詞左聯(lián)接和右聯(lián)接情況分別進行對比,考察獲取類動詞句法形式的不同。其中,“得到”的類聯(lián)接形式最豐富,且獲取類動詞在“動詞+修飾性成分+名詞”這一類聯(lián)接中表現(xiàn)出一致性,其他類聯(lián)接情況各具異同。在語義層面,我們以BCC語料庫為基礎,依據(jù)第一章總結的高頻搭配詞及類聯(lián)接情況,詳細地描述獲取類動詞及其賓語的語義特征。我們發(fā)現(xiàn),本文所考察的獲取類動詞都具有[+有意識]、[+抽象性]、[+積極性]、[+主動性]、[+程度中等或較淺]、[+非延續(xù)性]、[+可計量]的語義特征;在[+無意識]、[+具體性]等語義特征上存在較大差別,賓語的語義類別也各不相同。最后一章中,我們先是對獲取類動詞的詞典釋義進行考察,結合前兩章分析的結果,對詞語釋義做出適當?shù)难a充。然后,我們對獲取類動詞偏誤的類別及成因進行了簡單分析。獲取類動詞偏誤的主要原因是動詞誤代和賓語錯漏,其中,因用法相近而語義不同的動詞誤代最為常見。在此基礎上,我們對相關教材以及獲取類動詞的教學提出了改進建議。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195.3
本文編號:2608689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195.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家煊;;漢語詞類的主觀性[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年05期
2 桂紅梅;;現(xiàn)代漢語“取得”類雙賓語結構探析[J];考試周刊;2013年13期
3 鄭紅燕;;漢英“獲取”類動詞語義對句法的預測性——以“買-buy”“偷-steal”“拉-pull”為例的語料庫研究[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2年04期
4 沈家煊;;“名動詞”的反思:問題和對策[J];世界漢語教學;2012年01期
5 秦添嬰;;英漢“笑”類動詞對比分析[J];考試周刊;2011年19期
6 王靜豐;;現(xiàn)代漢語取得類雙賓語句探討[J];銅仁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7 劉丹青;;漢語是一種動詞型語言——試說動詞型語言和名詞型語言的類型差異[J];世界漢語教學;2010年01期
8 董正存;;詞義演變中手部動作到口部動作的轉移[J];中國語文;2009年02期
9 沈家煊;;我看漢語的詞類[J];語言科學;2009年01期
10 陶文好;;論認知語言學的定義和理論框架[J];中國外語;2007年05期
,本文編號:26086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6086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