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西方國家學生漢字教學的理論性思考
[Abstract]: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link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but also a weak link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for students in western countries is a new subject to be deeply studied because of its many characteristics, great difficulty and heavy task.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in foreign countries, this paper makes 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this subject in theory.
【作者單位】: 西安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H195.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麗;關于當前國內(nèi)華文教育漢字教學的幾點思考[J];八桂僑刊;2001年01期
2 鄭繼娥;漢字的理據(jù)性與漢字教學[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6期
3 徐子亮;漢字背景與漢語認知[J];漢語學習;2003年06期
4 肖奚強;外國學生漢字偏誤分析[J];世界漢語教學;2002年02期
5 江新,柳燕梅;拼音文字背景的外國學生漢字書寫錯誤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2004年01期
6 郭勝春;漢語語素義在留學生詞義獲得中的作用[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4年06期
7 李香平;;對外漢字教學中的“新說文解字”評述[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年02期
8 吳門吉;高定國;肖曉云;章睿健;;歐美韓日學生漢字認讀與書寫習得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年06期
9 湯勤;對外漢語教學之管見[J];語言研究;2002年S1期
10 趙果;初級階段歐美留學生識字量與字的構詞數(shù)[J];語言文字應用;2003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彭俊;華文教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2 陶健敏;漢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體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韓秀娟;基于動態(tài)流通語料庫的通用詞語用字研究及字詞語關系考察[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樸點熙;七種漢語教材選詞分析[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2 安藤亮大;《留學生漢字書寫錯誤的綜合考察與成因分析》[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0年
3 尤浩杰;非漢字文化圈學習者掌握漢字情況分析[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1年
4 王瑞烽;對外漢字教學研究——基礎漢語教材的漢字教學內(nèi)容分析[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年
5 韓秀娟;現(xiàn)代漢字部件規(guī)范和HSK漢字等級大綱部件的屬性調(diào)查[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6 郭勝春;漢語語素義在留學生詞義獲得中作用的實驗研究[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7 郭楚江;華文教材漢字研究[D];暨南大學;2004年
8 李金蘭;泰國學生漢字習得途徑和方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榮榮;印尼學生形聲字聲旁、形旁意識發(fā)展進程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10 蒲徐波;中高級階段留學生詞匯習得偏誤分析與教學策略[D];四川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講義)(續(xù)十二)[J];世界漢語教學;1995年02期
2 廖新玲;;針對外國留學生進行漢字教學的方法[J];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3 祝敏申;;英語母語者漢字教學瑣談[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03期
4 王淑華;資中勇;;重視意義在對外漢語漢字教學中的作用[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7年02期
5 朱曉紅;;分析漢字文化信息 改進漢字教學運用策略初探[J];大眾科技;2010年06期
6 劉居紅;;對外國學生漢字書寫偏誤的分析——兼談漢字教學[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張劍;;漢字三維文化結構分析教學法初探[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8年08期
8 夏迪婭·伊布拉音;;維吾爾族學生漢字習得偏誤分析[J];漢語學習;2007年04期
9 吳紅松;;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古文字知識的運用[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10 劉慶俄;研制漢字教學軟件的幾點體會[J];漢字文化;199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越;;對外漢語教材520高頻用字部件淺析[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李春曉;;執(zhí)簡御繁——六書疏證派漢字教學觀之闡釋[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漢字應用水平測試研究"課題組 ;張一清;;《漢字應用水平等級標準》研制報告[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4 吳文文;;漢碑中一些異體字所反映出來的兩類漢字形體演變規(guī)律——以《隸韻》為材料[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5 江新;;針對西方學習者的漢字教學:認寫分流、多認少寫[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6 楊昆;;宋代文化對漢字發(fā)展的影響[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劉榮;劉婭莉;;歐美中高級漢語學習者漢字學習與漢語水平的提高[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呂必松;;漢語教學為什么要從漢字入手?(發(fā)言提綱)[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9 周有光;;文字發(fā)展規(guī)律的新探索[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10 曹石珠;;王希杰對漢字修辭的探索[A];王希杰修辭思想研究續(xù)輯——暨王希杰修辭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國家漢辦赴印尼漢語教師志愿者 王革英;應重視海外漢字教學[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2 鄧興軍;專家呼吁強化漢字教學[N];無錫日報;2008年
3 任玉敏;漢字的“拆分”與“說解”[N];語言文字周報;2005年
4 ;篆隸研究的標志性成果[N];中華讀書報;2008年
5 南開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學會會長 馬慶株;簡體字古已有之[N];中國教育報;2009年
6 錢誠;保持漢字形體穩(wěn)定 尊重民族文化心理[N];江蘇教育報;2009年
7 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教授 王寧;從漢字改革史看“簡繁之爭”[N];北京日報;2009年
8 施保國;構建古代漢字的廣義譜系[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9 衛(wèi)煒;淺論《說文解字》的意義與局限[N];中國社會報;2008年
10 天津水泥工業(y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劉春華;關于統(tǒng)一漢字編碼和輸入法的建議[N];光明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光創(chuàng);利用漢源語素提高對越漢字教學效率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劉翔;漢字生成系統(tǒng)構建探索[D];西南大學;2011年
3 夏迪婭·伊布拉音;維吾爾民族漢語教學歷史與現(xiàn)狀研究[D];新疆大學;2006年
4 劉靖年;漢字結構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陳黎明;漢語基本字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美娘;印度尼西亞小學1-3年級漢字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笑怡;對印尼人的漢字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吳煥寶;非漢字文化圈留學生漢字教學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賴智勤;馬中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漢字教學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任柳穎;論漢字文化因素與漢字教學[D];黑龍江大學;2011年
6 絲偉達;俄羅斯學生初級階段漢字教學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黃艷;韓國學生漢字教學調(diào)查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蔡宗豈;面向印尼漢語學習者的漢字教學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9 李攀;支架式漢字教學模式[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馬捷飛;針對拼音文字背景留學生的漢字教學[D];浙江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1678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216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