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滬揚: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語法應該研究什么
本文選題:第二語言 + 漢語語法研究; 參考:《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Abstract]:......
【分類號】:H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書訊[J];語言文字應用;2011年03期
2 趙海蓮;;淺析文化與第二語言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年06期
3 郭粲;;香港少數(shù)族裔學生中文教學狀況及建議[J];語文知識;2011年02期
4 周有光;;中文在世界上的真實地位[J];視野;2011年14期
5 周有光;;中文在世界上的真實地位[J];讀者(原創(chuàng)版);2011年06期
6 周有光;;中文在世界上的真實地位[J];金融博覽;2011年09期
7 I.Kecskes;L.Albertazzi;王勤玲;;《雙語的認知面面觀》介紹[J];當代語言學;2011年03期
8 蔡彬;;配價語法與漢語研究[J];才智;2011年20期
9 ;邵敬敏著《新時期漢語語法學史(1978-2008)》出版[J];語文研究;2011年03期
10 匡倩;;基于雙語動態(tài)心理詞匯表征模式的二語詞匯習得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永欣;;西方語法流派和現(xiàn)代漢語語法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2 豐國欣;;第二語言心理表征的認知網(wǎng)絡結(jié)構分析[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張旺熹;崔永華;;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問題研究的基本態(tài)勢[A];世紀之交的中國應用語言學研究——第二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4 楊琴;常云;杜醒;董奇;;音樂能力和音樂訓練經(jīng)驗對漢語兒童第二語言語音習得的影響[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王珂;;龔千炎語法思想研究[A];2007年福建省辭書學會第18屆年會論文提要集[C];2007年
6 胡明揚;;第二語言的學習和教學[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7 魏志成;;漢語句型系統(tǒng)的解構與重構提要[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周靜;;從三結(jié)合角度看對外漢語句式教學——以“被”字句為例[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張俊萍;馮志偉;;CTT在漢語語法研究和教學中的應用[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楊自儉;;我們?yōu)槭裁闯珜W習字本位理論(提綱)[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屈哨兵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一樹新花,四面觀勝[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2 胡明揚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集現(xiàn)代漢語語法研究之大成[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王旭;“媽媽腔”教學程序或可幫成人輕松學外語[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4 居延安邋宋懷強 吳洪林;跨語溝通:一個極具現(xiàn)實意義的跨世紀話題[N];文匯報;2007年
5 楊曦;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國俗詞語”研究[N];貴州政協(xié)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劉禹兵提供;新加坡人有機會到法國擔任漢語助教[N];今日信息報;2009年
7 朱俊玄 商務印書館;《語法分析講稿》:方法與問題并重[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8 李瓊;上課講外語就是雙語教學?[N];貴陽日報;2007年
9 ;漢語國際推廣應從“洋娃娃”抓起[N];光明日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王慧峰;“中國機會”升溫漢語熱[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紅;語義提。夯诘诙Z言詞匯能力角度的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4年
2 楊海明;生命度與漢語句法的若干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3 蕭國政;漢語語法研究的指向與選擇[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4 陳亞鳳;中港新三地的語言規(guī)劃與新加坡本位小學語文課程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5 何靜;第二語言伴隨性詞匯習得中任務含量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6 吳曉芳;張斌語法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7 陳俊和;現(xiàn)代漢語“X+們”的語義功能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8 蘇劍;語言演化與語言保護:語言經(jīng)濟學的分析框架[D];山東大學;2011年
9 溫振興;《祖堂集》助詞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10 趙建梅;培養(yǎng)雙語雙文化人:新疆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的人類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永康;第二語言詞匯難度及難度因素分級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王曉麗;第二語言詞匯習得深度和廣度的頻率效應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7年
3 辛敏裕;關于學習第二語言的心理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03年
4 王茜;第二語言為漢語的漢字學習的遺忘進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5 趙亮;作為第二語言的漢語寫作能力測驗方式的實驗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6 許旭;第二語言詞匯習得的心理過程[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7 徐暉;(漢英)雙語教學語境中的母語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8 王秀芳;《搜神記》疑問句判斷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9 孫曉明;第二語言學習者句法能力與閱讀能力的關系以及其閱讀加工過程中的制約因素[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2年
10 馬新芳;對第二語言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關系的實證分析[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9097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909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