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文化混融語境中的交際與漢語教學
本文選題:文化混融 + 跨文化交際。 參考:《漢語學習》2000年04期
【摘要】:在跨文化交際的研究中,對目的語文化觀念缺乏了解可能會導致語用失誤和交際失敗, 對交際符號系統(tǒng)的理解程度往往取決于對文化符號系統(tǒng)的理解程度。本文試圖指出問題的另外一個方 面,即在使用第二語言的跨文化交際中起制約作用的不僅僅是目的語文化,實際上母語文化也參與了交 際,并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本文討論了跨文化交際語境中的文化混融現(xiàn)象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以及對外 漢語教學的若干對策。
[Abstract]:In the stud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oncept of the target language may lead to pragmatic failure and communication failure, and the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unication symbol system often depend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symbol syste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oint out another aspect of the problem, that is, it is not only the cultur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hat restricts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second language, but also the mother tongue culture is involved in the intercommunication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blending in the contex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ts causes, as well as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廣東廣州510610
【分類號】:H19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施家煒;;外國留學生22類現(xiàn)代漢語句式的習得順序研究[J];世界漢語教學;1998年04期
2 郭金鼓;語言能力相差懸殊的雙方實現(xiàn)交際的可能性[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3年01期
3 盛炎;跨文化交際中的語體學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正翠;交際口語中的文化因素[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2 七一初;非言語交際簡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3 羅明燕,邸愛英,陳韻;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一項對外籍教師與中國學生的調(diào)查[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4 蔡文君;蔡明杰;;羌族兒童漢語學習策略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2期
5 楊正翠;王軍;;略論外語學習者目的語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2期
6 楊華;英漢身勢語文化內(nèi)涵對比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6期
7 方瑞芬;;漢語語境中恭維語和恭維應答年齡差異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8 楊茜;外來詞:異質(zhì)文化傳播和融匯的一面鏡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9 侍中;中西思維方式差異說辯難[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10 欒曉虹;文化詞語及其翻譯[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常悅珠;陳慧;;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階段研究[A];北京高校來華留學生教育研究[C];2008年
2 馬修地;孫慧琦;;本科新生英語基礎(chǔ)知識和聽說能力調(diào)查與分析[A];都市型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C];2007年
3 孫靜波;;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狀況的調(diào)查與研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4 張娜;;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5 胡雪喬;張瑞花;;語言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相結(jié)合的大學英語教學探索[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六輯)[C];2010年
6 陳東東;;論跨文化語用能力與口譯[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7 李泉;;面向?qū)ν鉂h語教學的語體研究的范圍和內(nèi)容[A];漢語口語與書面語教學——2002年國際漢語教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杜瑾;;論跨文化交際中信息編解碼沖撞的不同類別[A];重慶工程圖學學會第十四屆圖學研討會交流暨第二屆CAD應用、CAI軟件演示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4年
9 張后塵;;關(guān)于雙語詞典的特色[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10 游淑芬;;值得推薦的一本工具書——1995年新版《漢英詞典》[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shù)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芹芹;漢語恭維回應語的社會語言學變異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張靜;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倫理溝通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高玉蘭;解構(gòu)主義視閾下的文化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王厚平;美學視角下的文學翻譯藝術(shù)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黃芳;跨語際文學實踐中的多元文化認同[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吳越民;中美報紙新聞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8 楊先明;0-5歲漢語兒童語言發(fā)展的認知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9 牛保義;相信和懷疑:附加疑問句認知研究[D];河南大學;2002年
10 阿不力米提·優(yōu)努斯;維吾爾象征詞及其文化含義[D];新疆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玲玲;英語教師課堂非語言行為對學生情緒的調(diào)節(jié)作用[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2 江玉娟;論中文企業(yè)簡介的英譯[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陳丹;英漢遠近指示語的對比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溫雅琴;目的論在中英廣告跨文化翻譯中的應用[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魏瀟;英國人的文化定勢[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趙才華;會話含義及其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應用的實證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7 宋秋蓮;會話策略視角下的贊美語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薛明珠;文化模擬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呂夢甜;漢英稱謂語對比研究與翻譯策略[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張靜;《紅樓夢》中的禮貌現(xiàn)象及其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袁博平;;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世界漢語教學;1995年04期
2 蔣祖康;語法習得次序與語法教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年02期
3 劉s,
本文編號:18580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858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