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學習法教學模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
本文選題:掌握學習法 + 教學模式 ; 參考:《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5期
【摘要】:掌握學習法教學模式是目前世界上非常流行的一種學校教學方案。它由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一、給“掌握”下定義;二、制定掌握的計劃;三、為實現(xiàn)掌握而教;四、為實現(xiàn)掌握而評分。實踐證明,應(yīng)用這一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學習和學校的教學。由于對外漢語教學具有跨學科的特點,具有特殊的發(fā)展規(guī)律,這就為應(yīng)用掌握學習法解決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些關(guān)鍵問題開拓了前景。本文結(jié)合掌握學習法教學模式的理論以及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實踐經(jīng)驗,對掌握學習法教學模式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作了一個大膽的理論探討。
[Abstract]:Master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learning method is a very popular school teaching program in the world at present. It consists of four links: first, to define "mastery"; second, to make plans for mastery; third, to teach for mastering; fourth, to score for master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schem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nd school teaching. Because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has inter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al development rules, it opens up a prospec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astering learning method to solve some key problem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aster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learning method and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is paper makes a bold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mastering learning method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中文系!510631
【分類號】:H1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周思源;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方法論思考[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年02期
2 萬藝玲;對外漢語詞義教學中的兩個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7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春新;《說字解詞》讀后[J];辭書研究;2004年03期
2 祁玲;;哈薩克族學生漢語方位詞學習中的偏誤類型及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 吳琳;;對外漢語教材詞語英語譯釋研究概覽[J];國際漢語學報;2010年00期
4 陳桂德;關(guān)于詞語教學的思考[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03期
5 李蘭英;;外語教學要高度重視語言理解[J];懷化學院學報;2007年11期
6 金貞子,金桂月;影響對外漢語教學效率的因素[J];漢語學習;1998年05期
7 李紹林;;《等級大綱》與漢語教材生詞的確定[J];漢語學習;2006年05期
8 袁雨華;談漢語在作為第二語言教學中閱讀理解技能的訓練[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1998年02期
9 馬新軍;高校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學中近義詞辨析的幾個問題[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10 張城護;母語為英語的外國人學習漢語詞語過程中的偏誤規(guī)律研究[J];婁底師專學報;2002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春新;;芻議漢外雙語學習詞典的釋義[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張春新;;對外漢語教學詞典——單語抑或雙語[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3 劉頌浩;;閱讀課上的詞匯學習[A];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春新;《漢俄教學字典》:理論構(gòu)建與編纂實踐總結(jié)[D];黑龍江大學;2004年
2 吳平;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3 周新玲;詞語搭配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樸祉泳;韓國學生漢語反義詞學習情況考察[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1年
2 蔡建豐;以英語為母語者對漢語疑問句的習得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3 郭勝春;漢語語素義在留學生詞義獲得中作用的實驗研究[D];北京語言文化大學;2003年
4 陳文慧;HSK名詞的圖片可表達性和表達方法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5 陳萍;漢語語素義對留學生詞義獲得的影響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6 樸京淑;《漢語水平詞匯與漢字等級大綱》甲乙級復合式動詞詞義與語素義關(guān)系類型考察[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7 劉靜;對外漢語雙音名詞的詞義研究與教學[D];廣西大學;2006年
8 蒲徐波;中高級階段留學生詞匯習得偏誤分析與教學策略[D];四川大學;2006年
9 沈冬娜;中級漢語課程設(shè)置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袁博;對外漢語教材動詞選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泉;對外漢語教學釋詞的幾個問題[J];漢語學習;1991年03期
2 魯健驥;外國人學漢語的語法偏誤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4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莉敏;;中文電影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J];電影文學;2011年15期
2 者林;羅晨;;對外漢語詞匯復習課的任務(wù)型教學模式[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0年08期
3 陳楠;許小周;;淺論影視劇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J];電影文學;2011年14期
4 付江;;關(guān)于對外漢語教學網(wǎng)絡(luò)課程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設(shè)計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1年25期
5 徐品香;;關(guān)于創(chuàng)建中級漢語視聽說學習網(wǎng)站的構(gòu)想[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年07期
6 楊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文化融入策略研究[J];科技致富向?qū)?2011年27期
7 楊燕;;交際文化與對外漢語教學——以中英交際文化為例[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8 王曉輝;;對外漢語聽力教學技法略論[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4期
9 李霞;;淺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語本體研究問題[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2期
10 唐琳;“任務(wù)型教學模式”的認識與實踐[J];中學教育;2003年1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金美;;對外漢語教學中三種教學模式的設(shè)計[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shè)問題”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梁曄;周海燕;葛艷;李健;;以實踐為驅(qū)動,培養(yǎng)應(yīng)用技術(shù)型IT人才[A];2009年中國高校通信類院系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王天芳;薛曉琳;方廷鈺;李洪娟;李峰;趙精一;吳秀艷;;中醫(yī)診斷學(雙語)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診斷學分會第十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陳豪;陳紅風;程亦勤;;BPL模式在乳腺疾病教學中的運用體會[A];第十一屆全國中醫(yī)及中西醫(yī)結(jié)合乳腺病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5 蔡章樹;;淺談高中數(shù)學教學模式的實施與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重慶卷)[C];2010年
6 田麗;;普通高等院校經(jīng)濟管理類課程雙語教學的探討[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7 游巖平;;以陶為師 構(gòu)建小學語文 “自學——研討”教學模式[A];福建省陶研會2001年工作會議專輯[C];2001年
8 陳小梅;;基于專題學習網(wǎng)站的品德活動課教學模式的探索[A];中國教育技術(shù)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鐘淑珍;;信息技術(shù)與課程整合的理論思考[A];中國教育技術(shù)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王琳玲;;信息技術(shù)與課程整合教學模式的運用[A];中國教育技術(shù)協(xié)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語言大學 吳竟紅;對外漢語教學對教師文化素質(zhì)的要求[N];光明日報;2005年
2 北京語言大學黨委書記 王路江;以科學發(fā)展觀指導漢語國際推廣工作[N];光明日報;2007年
3 ;中國第一套對外漢語教學論著總目出版[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殷泓 整理;大力支持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漢語教學[N];光明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雷新;俞敏洪:讓民間力量參與對外漢語教學[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6 記者 章紅雨;兩岸學術(shù)機構(gòu)合作出版對外漢語教學指導書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7 居峰 北京語言大學;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長征之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8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校長 曲德林;面向網(wǎng)絡(luò)時代的對外漢語教學[N];光明日報;2001年
9 文漢;北京語言大學與對外漢語教學[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10 記者 郭曉虹;讓漢語教學走向全球[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平;文化模式與對外漢語詞語教學[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2 陶健敏;漢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法體系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郭瑜潔;護理人文關(guān)懷教學模式的理論構(gòu)建與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4 芮茵;扶助式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D];廈門大學;2008年
5 甘瑞瑗;國別化“對外漢語教學用詞表”制定的研究:以韓國為例[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6 高愛國;醫(yī)學教育信息化的理論研究與探討[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7 王駿;字本位與認知法的對外漢語教學[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孟素;漢英成語對比及其跨文化對話之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米廣春;科學思維培養(yǎng)的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段玉山;GIS基礎(chǔ)教育理論與實踐及BISPGIS開發(f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自然;HBA的教學模式探析[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2 張妮;對外漢語教育游戲的設(shè)計與開發(f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范文苑;任務(wù)型語言教學理論的研究以及在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4 王燕;任務(wù)型教學法在初級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初探[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5 焦燕;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6 徐波;合作學習理論背景下博客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彭嵐;通過課堂提問培養(yǎng)學生成段表達能力的中級階段語段教學模式初探[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8 郝佳麗;短期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模式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9 章岑;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教學方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許宏鑒;網(wǎng)絡(luò)對外漢語教師的評價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8565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85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