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對外漢語論文 >

“預設”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

發(fā)布時間:2018-04-13 18:28

  本文選題:對外漢語教學 + 觸發(fā)語。 參考:《漢語學習》1993年04期


【摘要】:正本文試從“預設”理論的角度來分析留學生造出的一些病句,闡述“預設”理論在教學實踐中的意義,重點討論“預設”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下面是我在教課中,外國留學生造出的一些句子: (1)*哥哥倒比弟弟高。 (2)*他比我還起得不早 (3)*我好容易寫不好漢字。 (4)*明天我們先吃飯,后來去公園。 (5)*書有是有,可是很多。 (6)*對外國人來說,用筷子吃飯不太習慣。 (7)*我愛我男朋友,恨不得吃了他。 (8)*這件毛衣很大不很大? (9)*A:昨天下雨了,你鍛煉身體了沒有? B:既然昨天下雨了,我就不想去鍛煉身體了。 (10)*A:你衣服上的這個洞是怎么弄的? B:我是燒的。
[Abstract]: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some ill sentences made by foreign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supposition" theory, expound the significance of "presupposition" theory in teaching practice, and discuss emphatically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presupposition"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First, the question is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are some sentences that I made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by foreign students: my elder brother is taller than my younger brother. * he got up earlier than I did * I can't easily write Chinese characters well. * tomorrow we will have dinner first.Later I went to the park. There were many books, but a lot of them. For foreigners, eating with chopsticks is not a good habit. I love my boyfriend and I want to eat him.Have you exercised yet?B: since it rained yesterday, I don't want to exercise.B: I burned it.
【作者單位】: 北京語言學院來華留學生一系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S.C.Levinson;沈家煊;;語用學論題之一:預設[J];國外語言學;1986年01期

2 石安石;;句義的預設[J];語文研究;1986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春燕;上義詞與下義詞的選用[J];安徽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2 周明;稱呼語的語用特征及其語用翻譯[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3 胡健;試論模糊語義的特征[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6期

4 周方珠;論社交指示的翻譯[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5 劉國忠;隱喻與跨文化交際[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6 詹全旺;;新聞言語行為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徐宏亮;稱呼語的社交指示功能[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8 王惠敏;;大學英語交際性聽力測試中的語用預設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9 陳宏;;文化導向型外語教學模式探索[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10 秦冬梅;;論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介入[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婷玉;;原型理論在英語學習型詞典釋義中的應用——以《牛津高階英語學習詞典》(第八版)為例[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欒育青;;邀請語及應答語的跨文化比較[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二輯)[C];2008年

3 徐芳;;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English Humorous Utterance[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4 邱林林;;委婉語功能的語用學研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六輯)[C];2010年

5 游淑芬;;值得推薦的一本工具書——1995年新版《漢英詞典》[A];第二屆全國雙語詞典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1996年

6 向朝紅;;英漢詞典語用信息處理現(xiàn)狀的調查及分析[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7 于偉昌;;漢譯外來語言學術語標準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則[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8 李明;;詞典中的語用義及其局限[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9 楊文秀;;英語學習詞典中的語用信息——從LDOCE2到LDOCE4[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10 楊文秀;;學習詞典中的模糊限制語[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云才;文本意義的詮釋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馬騰;民族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語際語語用能力及其培養(yǎng)模式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龍翔;中國英語學習者言語交際中語用失誤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楊石喬;基于語料庫的漢語醫(yī)患會話修正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7 龍又珍;現(xiàn)代漢語寒暄系統(tǒng)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8 方清明;現(xiàn)代漢語名名復合形式的認知語義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9 龔娜;湘方言程度范疇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陳靜;語用認知視角下的指稱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潔;賽、沙《水滸傳》英譯本文化因素的翻譯策略對比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吳丹;語言學術語漢譯規(guī)范化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3 王明亮;人稱指示映射現(xiàn)象的認知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許丹;英語廣告語中語用預設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趙才華;會話含義及其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應用的實證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宋文平;現(xiàn)代漢語“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桂陽;現(xiàn)代漢語“不是X的X”結構考察[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瑩;語用對等理論視角下漢語商標詞英譯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9 陳建林;基于語料庫的國際英語學習者書面語中使用模糊限制語的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田潔;現(xiàn)代漢語回聲拷貝式“A就A”結構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程雨民;;格賴斯的“會話含義”與有關的討論[J];國外語言學;1983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暨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成立大會記要[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7年04期

2 漢交;;中國召開中高級階段對外漢語教學討論會[J];世界漢語教學;1990年04期

3 漢綜;;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會長呂必松教授赴菲律賓講學[J];世界漢語教學;1992年01期

4 ;第四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記要[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3年04期

5 魯俐;關于完善對外漢語教學兼聘制教師管理機制的幾點思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6 金幼華;淺談對外漢語教學的“因材施教”[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2期

7 丁啟陣;論漢語方言與對外漢語教學的關系[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3年06期

8 ;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潘文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6年02期

9 ;商務印書館最新推出商務館對外漢語教學專題研究書系(22冊)[J];民族語文;2006年05期

10 范媛媛;;由結構主義看對外漢語教學[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6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濤;;漢語拼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A];語文現(xiàn)代化論叢(第七輯)[C];2006年

2 趙延軍;;對外漢語教學與詞語辨析[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3 金敏;;短期對外漢語教學探討[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4 陸慶和;;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得體性問題[A];得體修辭學研究[C];1999年

5 江海漫;;論對外漢語教學中對偶辭格切入的可行性——讀王希杰《修辭學通論》有感[A];走向科學大道的修辭學[C];2010年

6 趙峰;;隱含義與對外漢語詞匯教學[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金美;;對外漢語教學中三種教學模式的設計[A];福建省“對外漢語教材建設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8 黃錦章;;從“把”的用法看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法問題[A];第二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9 陸儉明;;增強學科意識,發(fā)展對外漢語教學[A];第三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王希杰;鐘玖英;;語言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對話[A];語言學新思維[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施光亨;對外漢語教學的由來[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2 張普;現(xiàn)代遠程對外漢語教學[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3 本報記者 王萍;對外漢語教學圖書出版縱覽[N];中國圖書商報;2002年

4 吳文;對外漢語專業(yè)人才需求升溫[N];中國教育報;2007年

5 記者 蘇軍;對外漢語教學存在師資缺口[N];文匯報;2009年

6 吳雙;對外漢語教學重塑中國“軟實力”[N];中國國門時報;2006年

7 張若瑩;更新與提高[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8 凌德祥;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體系[N];語言文字周報;2005年

9 實習生 蘇瑞霞;“漢語熱”凸顯對外漢語人才緊缺[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李靜;對外漢語教學的喜與憂[N];中國文化報;2002年



本文編號:174568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74568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dae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