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學(xué)之杜甫詩歌教學(xué)探索
本文關(guān)鍵詞:對外漢語教學(xué)之杜甫詩歌教學(xué)探索 出處:《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xué)位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杜甫 詩歌 對外漢語教學(xué) 教案設(shè)計(jì)
【摘要】:在以往的對外漢語教學(xué)中,主要是側(cè)重對留學(xué)生語言交際能力的教學(xué),對于中國文化的教學(xué)很少提及,沒有過多詳盡的教學(xué),而對于中國古典詩歌的教學(xué)更是很少講解。中國的古典詩歌是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文化瑰寶,凝聚了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杜甫是中國的“詩圣”,是銜接詩歌從盛唐到中唐轉(zhuǎn)變的偉大詩人。他的詩歌形象真實(shí)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的社會動亂,是時代的一面鏡子。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xué)中講解杜甫的詩歌是具有代表性的。在具體的教學(xué)過程中,不僅要讓學(xué)生了解古詩這種體裁,還需要讓留學(xué)生學(xué)習(xí)字詞、體味詩歌語言、體會作者情感、了解杜甫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通過閱讀杜甫的詩歌,可以看出杜甫是一位心系國家命運(yùn)與百姓疾苦的詩人,他的感情是深沉闊大的,他的詩歌蘊(yùn)含著一種強(qiáng)大的感情力量。他的仁者之心以及中和處世的心態(tài),對留學(xué)生來講也是具有教育意義的。對于具體的教案設(shè)計(jì),主要是以課時的形式呈現(xiàn),以具體的詩作分析杜甫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以及藝術(shù)特色,通過幾節(jié)課的教學(xué),教會留學(xué)生多方面賞析詩歌。
[Abstract]:In the past,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there is little mention of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re is no too much detailed teaching.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is seldom explained.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is the cultural treasure handed down by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condenses the wisdom of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i. Du Fu is the "poem saint" of China. His poetic image truly reflects the social turmoil before and after the Anshi Rebellion. Is a mirror of the times. So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 explain du Fu's poetry is representative. In the specific teaching process, we should not only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genre of ancient poetry. It is also necessary for foreign students to learn words, appreciate the language of poetry, understand the feelings of the author and understand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du Fu's poems. It can be seen that du Fu is a poet whose heart concerns the fat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s suffering, his feelings are deep and broad, his poetry contains a powerful emotional force, his benevolent heart and the mentality of neutralizing the world. It is also of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to foreign students. For the specific design of teaching plan, it is mainly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class hours, and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du Fu's poems are analyzed with specific poems.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several classes, foreign students are taught to appreciate poetry in many ways.
【學(xué)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H195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段海蓉;建國以來,對杜甫研究的回顧、反思與展望[J];杜甫研究學(xué)刊;2000年03期
2 ;杜甫研究第十一屆年會學(xué)術(shù)論文綜述[J];杜甫研究學(xué)刊;2000年03期
3 劉文剛;論杜甫的賦──兼及杜甫賦與詩的比較[J];杜甫研究學(xué)刊;2000年04期
4 易光;從重慶文學(xué)史角度研究杜甫[J];涪陵師專學(xué)報;2000年03期
5 傅光;杜甫研究應(yīng)講求謹(jǐn)嚴(yán)治學(xué)──為紀(jì)念杜甫逝世1230周年而作[J];西安電子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0年02期
6 吳明賢;試論杜甫詩歌的憂患意識[J];杜甫研究學(xué)刊;2001年01期
7 于林立;杜甫詩歌四聯(lián)的構(gòu)圖解析[J];淄博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1年03期
8 王學(xué)泰;;大儒杜甫(下)[J];博覽群書;2001年05期
9 于光榮;孔子思想在杜甫詩歌中的反映[J];船山學(xué)刊;2003年01期
10 鄧紹秋;水流心不競 云在意俱遲——論杜甫晚年詩的禪宗意趣[J];杜甫研究學(xué)刊;2003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劉曼春;;杜甫史詩研究[A];歷史文獻(xiàn)研究(總第28輯)[C];2009年
2 畢寶魁;;遼海講壇第十六講 杜甫為何被稱為“詩圣”和“詩史”[A];遼寧省社會科學(xué)普及系列叢書4——遼海講壇·第二輯(文學(xué)卷)[C];2008年
3 吳儀鳳;;杜甫與《詩經(jīng)》——一個文學(xué)典律形成的考察[A];詩經(jīng)研究叢刊(第三輯)[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謝汝平;“惡搞”杜甫總比遺忘好[N];中國藝術(shù)報;2012年
2 柏樺;杜甫新形象:爛醉是生涯[N];深圳特區(qū)報;2012年
3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xué)中醫(y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 章原;舌尖上的杜甫[N];東方早報;2012年
4 貴州安順西秀區(qū)楊武中學(xué) 朱光遠(yuǎn);杜甫作品的文學(xué)藝術(shù)[N];學(xué)知報;2011年
5 泰州智堡中學(xué) 李曉春;嘗試對比教學(xué) 構(gòu)建賞析平臺[N];江蘇教育報;2010年
6 早報記者 田波瀾;百年歌自苦,“萬代”有知音[N];東方早報;2012年
7 衡陽師范學(xué)院 陽建雄;論王船山對杜甫詩歌的批評[N];光明日報;2008年
8 彭建平;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部分)第十四次業(yè)務(wù)研討會在蓉舉行[N];成都日報;2004年
9 早報記者 石劍峰;“他的詩是人生經(jīng)歷的一個心靈史”[N];東方早報;2012年
10 中國杜甫研究學(xué)會副會長、河北大學(xué)教授、博導(dǎo) 韓成武;詩圣光輝照后人[N];深圳特區(qū)報;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朋星;杜甫與先秦文化[D];山東大學(xué);2005年
2 李霜琴;杜甫兩川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4年
3 梁桂芳;杜甫與宋代文化[D];山東大學(xué);2005年
4 姜玉芳;我詩故我在——杜甫與唐代文化[D];山東大學(xué);2005年
5 周非非;杜甫排律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3年
6 魯克兵;杜甫與佛教關(guān)系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07年
7 賈卉;符號意義再現(xiàn):杜甫詩英譯比讀[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09年
8 孫玉霞;丁茶山與杜甫詩歌創(chuàng)作的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0年
9 張倩;杜詩與長安文化[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1年
10 安末淑;杜甫詩和韓國朝鮮時代詩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崔燕南;杜甫詩歌用典初探[D];山東大學(xué);2008年
2 薛淑芳;杜甫詩歌隱喻研究[D];河南大學(xué);2010年
3 王芳;杜甫詩歌中飛禽走獸意象淺析及其教學(xué)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5年
4 李定;津阪東陽《杜律詳解》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5年
5 段相如;杜甫近體詩中的對句藝術(shù)[D];河南師范大學(xué);2015年
6 李丹丹;杜詩日常生活描寫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5年
7 戴濤;布萊希特間離效果視域下杜甫詩歌英譯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xué);2015年
8 林楨;杜甫戲謔詩論[D];喀什大學(xué);2015年
9 李淑娟;王夫之詩歌理論中的杜甫接受研究[D];河南大學(xué);2015年
10 李雪;王夫之貶杜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5年
,本文編號:14244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1424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