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對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溝通行為的干預研究
本文關鍵詞:情境教學對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溝通行為的干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研究顯示,溝通問題是重度及多重障礙兒童適應周圍環(huán)境的一大障礙及困擾,甚至會對兒童其他能力的繼續(xù)發(fā)展產生很大影響。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作為多重障礙之一,其溝通能力的發(fā)展是遲緩的,對其適應社會產生很大影響,迫切需要溝通能夠得到有效改善,以便更好的適應周圍社會環(huán)境。本研究旨在于探討情境教學對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溝通行為介入的成效,并在此過程中,分析總結采用情境教學針對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溝通行為進行干預訓練時,可能促進或干擾其成效的因素,為更有效開展相關訓練積累參考信息。為此,研究者選用單一被試研究中的撤回實驗設計(A-B-A’),針對兩名伴有其他障礙視障,且有簡單語言表達及理解能力的學生開展了相關研究工作。研究以情境教學為自變量,研究對象溝通行為情況為因變量,通過情境教學的介入與否,考察研究對象在因變量上的變化情況。實驗設計方案(A-B-A’)中,A為基線期,此期僅對研究對象的溝通行為做觀察記錄;B為介入期,此期觀察記錄情境教學介入后研究對象溝通行為的變化情況;A’為追蹤期,該階段于介入期結束兩周后開始,評量情境教學介入效果在干預撤出后的維持效果。自變量為情境教學,因變量為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溝通行為的變化;期、介入期及追蹤期的數(shù)據(jù)資料收集后,采用視覺分析以及C統(tǒng)計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處理分析,從而了解情境教學之后,2名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恰當溝通行為(“表達要求”、“尋求幫助”、“引起注意”)的變化及其不當溝通行為的變化。同時利用實驗過程中觀察所得的其他資料和以教師及家長訪談內容為根據(jù)的社會效度對前面量的分析做質的補充,實現(xiàn)結果分析中量與質的結合。經過分析討論,研究得出如下結論:1、情境教學對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恰當溝通行為(“表達要求”、“尋求幫助”、“引起注意”)的增加及不當溝通行為的減少有即時成效。2、情境教學介入結束兩周后,對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恰當溝通行為(“表達要求”、“尋求幫助”、“引起注意”)的增加及不當溝通行為的減少仍有較好的保持效果。但對于超出兩周后的維持效果仍有待進一步考證。3、家長自身態(tài)度、個體自身特點、情境教學自身特點等都可能會影響到情境教學對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溝通行為的干預成效。
【關鍵詞】:多重殘疾 視覺障礙 情境教學 溝通干預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761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13-25
- 1 問題提出13-15
- 2 文獻探討15-25
- 2.1 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的界定15
- 2.2 溝通及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的溝通特點15-17
- 2.3 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溝通行為的干預訓練17-19
- 2.4 情境教學法的相關理論及其相關實證研究19-25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案25-46
- 1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25-26
- 1.1 研究目標25-26
- 1.2 研究問題26
- 2 研究對象26-34
- 2.1 個案基本信息26-31
- 2.2 研究對象現(xiàn)有的溝通狀況31-33
- 2.3 強化物調查33-34
- 3 研究方法34-46
- 3.1 研究變量35-39
- 3.2 研究工具39-40
- 3.3 研究程序40-42
- 3.4 資料處理與分析42-46
- 第三部分 研究結果分析46-78
- 1 情境教學對整體溝通行為之介入成效46-51
- 1.1 個案甲整體溝通行為變化之分析48-49
- 1.2 個案乙整體溝通行為變化之分析49-51
- 2 情境教學介入前后個案目標溝通行為變化之分析51-68
- 2.1 個案甲目標溝通行為變化之分析51-59
- 2.2 個案乙目標溝通行為變化之分析59-68
- 3 情境教學介入前后個案不當溝通行為變化之分析68-73
- 3.1 個案甲不當溝通行為變化之分析70-71
- 3.2 個案乙不當溝通行為變化之分析71-73
- 4 其他觀察資料的分析73-75
- 4.1 個案甲73-74
- 4.2 個案乙74-75
- 5 社會效度的分析75-78
- 5.1 個案甲76-77
- 5.2 個案乙77-78
- 第四部分 討論78-85
- 1 情境教學對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溝通行為干預的有效性分析78-81
- 1.1 情境教學對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恰當溝通行為的增加有明顯的即時效果78-79
- 1.2 情境教學對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恰當溝通行為的增加有維持效果79-80
- 1.3 情境教學降低了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不當溝通行為的出現(xiàn)頻率并且具有維持效果80
- 1.4 情境教學可能帶來研究對象其他方面的積極變化80
- 1.5 研究對象溝通行為的泛化80-81
- 2 活動類型與活動時長對情境教學介入效果的影響81
- 3 不可控因素對于預成效的影響81-82
- 4 情境教學策略間切換銜接對溝通行為訓練成效的影響82
- 5 兒童個體因素與情境教學介入成效之間的關系82-84
- 5.1 視力損失程度可能會對介入成效產生一定的影響82-83
- 5.2 兒童個體性格特點可能會對訓練效果產生一定影響83-84
- 6 強化物對個案學習的影響84-85
- 第五部分 總結與建議85-90
- 1 研究結論85-86
- 1.1 情境教學能夠增加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溝通行為并且具有維持效果85
- 1.2 情境教學能夠減少不當溝通行為出現(xiàn)的頻次并且具有維持效果85
- 1.3 強化物等因素可能影響情境教學干的預成效85-86
- 1.4 情境教學的干預成效獲得了家長及教師的肯定86
- 1.5 其他積極變化86
- 2 研究建議86-88
- 2.1 重視并加強在教學實踐中對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溝通行為的訓練86-87
- 2.2 在日常生活情境中,鼓勵及引導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發(fā)起溝通87
- 2.3 鼓勵家長參與到溝通行為干預訓練的陣營中87
- 2.4 對伴有其他障礙視障兒童家長使用情景教學進行指導87-88
- 3 研究的反思88-90
- 3.1 研究對象的選取88-89
- 3.2 實驗情境之局限89
- 3.3 時間設置的局限89-90
- 參考文獻90-94
- 附錄94-107
- 附錄一:學生基本信息表94-95
- 附錄二:溝通行為模式表95-96
- 附錄三:生態(tài)評量信息表96-100
- 附錄四:學生溝通行為觀察表100-101
- 附錄五:強化物調查表101-102
- 附錄六:家長同意書102-103
- 附錄七:訪談大綱103-104
- 附錄八:訓練方案104-107
- 后記10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紅霞;;語文教學應重視情境的創(chuàng)設[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1期
2 李迎久;;談語文情境教學的實施[J];中國成人教育;2008年24期
3 金曉英;;情境交融 畫趣橫生——幼兒園美術情境教學的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年11期
4 張繼俠;;淺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中的情境教學[J];硅谷;2009年12期
5 趙亞寧;;語文教學中的情境教學[J];科技信息;2009年17期
6 徐雅娟;;中職語文情境教學及其基本途徑[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5期
7 王寶琴;;淺析中學英語情境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25期
8 李吉林;情境教學特點淺說[J];課程.教材.教法;1987年04期
9 武艷秋;;淺談情境教學[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1993年04期
10 李晶;以情激情 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J];黑龍江教育;1998年Z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文來;;淺談物理情境的設置[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2 吳玉梅;;盲生數(shù)學課堂上的光明——情境教學[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 楊榮敏;;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C];2010年
4 劉俊濤;;在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中如何進行情境教學[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5 元U喞,
本文編號:3285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328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