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生道德判斷和攻擊行為及其關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5 22:27
本文關鍵詞:聽障生道德判斷和攻擊行為及其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研究采用《小學生道德判斷量表》和《主動性和反應性攻擊問卷》做為研究工具,選取了海南省四年級至九年級的聽障生、海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诿郎釋W校七年級至九年級的學生,共計1255人做為被試,對被試的道德判斷、攻擊行為進行研究,分析聽障生道德判斷、攻擊行為在年級、性別等方面的特點,以及聽障生的道德判斷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系;并與正常學生進行比較,找出兩類學生之間的差異。研究結果表明:一、聽障生道德判斷的發(fā)展情況 在道德判斷總分上,六年級聽障生的得分顯著高于其它年級,八年級聽障生的得分顯著低于其它年級。在道德判斷的不同維度上,也有不同的年級特征。在性別上,男女聽障生的道德判斷總分存在顯著差異,女聽障生的得分顯著高于男聽障生。將聽障生與正常學生的道德判斷總分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二者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聽障生的得分顯著低于正常學生。二、聽障生攻擊行為的發(fā)展情況 在攻擊行為總分上,五年級、六年級、九年級聽障生的得分均顯著高于四、七、八年級,其它年級之間差異不顯著。在攻擊行為的不同維度上,也有不同的年級特征。在性別上,男女聽障生的攻擊行為總分差異不顯著。將聽障生與正常學生的攻擊行為總分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二者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聽障生的得分顯著高于正常學生。三、聽障生道德判斷與攻擊行為的關系 聽障生的道德判斷與攻擊行為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道德判斷各維度與攻擊行為各維度之間均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道德判斷對攻擊行為有較強的預測能力,其回歸方程可以描述為y=0.358+0.444x。 針對本研究的結果,我們認為應該根據(jù)聽障生道德判斷和攻擊行為發(fā)展的年齡特征以及相互關系,通過學校、家庭和社區(qū)三方面的通力合作,采用切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聽障生道德判斷發(fā)展水平,,減少他們的攻擊行為。
【關鍵詞】:聽障生 道德判斷 攻擊行為 德育
【學位授予單位】:海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76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研究綜述和問題提出11-25
- 一、 研究綜述11-22
- (一) 道德判斷的理論與研究11-17
- (二) 關于攻擊行為的研究17-21
- (三) 現(xiàn)有研究的不足21-22
- 二、 問題的提出22-25
- (一) 研究內容22
- (二) 研究假設22-23
- (三) 研究意義23-25
- 第二章 研究方法25-29
- 一、 研究對象25
- 二、 研究工具25-26
- (一) 道德判斷量表25-26
- (二) 攻擊行為問卷26
- 三、 研究程序26-27
- 四、 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27-29
- 第三章 研究結果29-39
- 一、 聽障生道德判斷的情況29-34
- (一) 聽障生道德判斷的總體情況29-30
- (二) 聽障生道德判斷的方差分析30-33
- (三) 聽障生與正常學生在道德判斷上的比較33-34
- 二、 聽障生攻擊行為的情況34-38
- (一) 聽障生攻擊行為的總體情況34-35
- (二) 聽障生攻擊行為的方差分析35-37
- (三) 聽障生與正常學生在攻擊行為上的比較37-38
- 三、 聽障生道德判斷與攻擊行為之間的關系38-39
- 第四章 討論39-53
- 一、 聽障生道德判斷的發(fā)展狀況與原因分析39-41
- (一) 聽障生道德判斷的年級特征39-40
- (二) 聽障生道德判斷的性別特征40-41
- 二、 聽障生攻擊行為的發(fā)展狀況及原因分析41-43
- (一) 聽障生攻擊行為的年級特征41-42
- (二) 聽障生攻擊行為的性別特征42-43
- 三、 聽障生道德判斷與攻擊行為之間關系的分析43-45
- 四、 聽障生與正常學生的對比分析45-47
- 五、 對聽障生道德教育的建議47-53
- (一) 學校方面47-49
- (二) 家庭方面49-50
- (三) 社區(qū)方面50-53
- 第五章 研究結論及研究不足與展望53-55
- 一、 研究結論53-54
- (一) 聽障生道德判斷的發(fā)展狀況53
- (二) 聽障生攻擊行為的發(fā)展狀況53
- (三) 聽障生道德判斷與攻擊行為的關系53
- (四) 聽障生與正常學生之間的比較53-54
- 二、 研究不足與展望54-55
- (一) 研究方法方面54
- (二) 研究內容方面54-55
- 參考文獻55-57
- 附錄57-65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65-66
- 致謝66-67
- 附件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水萍;透視“知行脫節(jié)” 探索德育新思路[J];基礎教育研究;2001年10期
2 耿希峰;;兒童侵犯行為發(fā)展研究綜述[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3 劉志軍;中學生的道德判斷推理水平、同伴關系和親社會行為關系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年04期
4 劉東莉;關于國外對侵犯行為控制的研究[J];理論界;2005年01期
5 周朝坤;;聾生道德品質的發(fā)展特點及教育策略[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陳建兵;黃富峰;;論道德判斷[J];齊魯學刊;2006年03期
7 張文新;兒童侵犯行為的發(fā)展與教育對策[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3期
8 丁芳;兒童道德判斷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及教育[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9 余建華;;西方侵犯行為研究述評[J];社會心理科學;2007年Z1期
10 李伯黍 ,顧海根;道德判斷能力測驗編制中的幾個問題[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05期
本文關鍵詞:聽障生道德判斷和攻擊行為及其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94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30940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