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生態(tài)位理論視野下的地方開放大學定位
[Abstract]:Niche is a general term for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a species resides and its own living habits. Each species has its own niche to distinguish it from other species. Based on the niche theory in ecology, local open universities should adapt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select the niche to adapt,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optimize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gr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open university. The introduction of niche theory into the field of open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undoubtedly a pioneering and innovative work, and it also injects new vitality into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application.
【作者單位】: 四川廣播電視大學;
【基金】:四川省教育廳2013年度科研項目“生態(tài)學視野下開放大學的特色研究”(項目編號:13SB0406)
【分類號】:G724.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紀秋穎,林健;基于生態(tài)位原理的高等學校特色建設[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年03期
2 田楠;;教育生態(tài)學視角的省級開放大學發(fā)展定位研究——以天津為例[J];職教論壇;2012年3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軍;基于生態(tài)位原理的中國高等學校生態(tài)競爭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文君;彭軍;禹亞男;;生態(tài)學視域下的羌族教育及其發(fā)展[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2 肖海平;鄧銀城;;新時期我國農村教育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2期
3 岳君;謝冬娣;;以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審視高校體育生態(tài)化[J];安徽體育科技;2008年04期
4 程云;;高校體育教學環(huán)境的生態(tài)學思考[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5 郭樹東;趙新剛;關忠良;肖永青;;我國研究型大學的學科發(fā)展戰(zhàn)略定位模式與生態(tài)位對策[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王冬梅;唐名淑;;對高等師范院校教師素質的生態(tài)學思考[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年11期
7 李潔;;構建互動的生態(tài)化大學英語課堂[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9年10期
8 薛金祥;;教育生態(tài)學視角下的商務英語專業(yè)課程體系構建[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年12期
9 徐國輝;;生態(tài)學對成人英語教學的啟示[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10 姚蕾;體育教學環(huán)境的構成要素、功能與設計[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王玲;胡涌;粟俊紅;張仕固;柳曉玲;;教育生態(tài)學的研究進展概述[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2 粟俊紅;胡涌;王玲;柳曉玲;張仕固;;高等教育中的生態(tài)問題探討[A];著力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增強高校創(chuàng)新與服務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3 馬佳宏;蔣關軍;;生態(tài)經濟學視野中教育經濟學研究的新課題[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成榮敏;周偉紅;王寶珍;;本科新生中學化學實驗水平的實證調查與分析[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5 梁永霞;李正風;;知識生態(tài)學研究的幾種進路[A];第六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薛詠戈;陳琳;;開放學習中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研究[A];科學發(fā)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C];2012年
7 楊慧琳;;生態(tài)理念的覺醒與教育環(huán)境的重生[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8 陸趙華;;旨在培養(yǎng)學生全面科技素養(yǎng)的學校“大實驗室”開發(fā)與實踐研究[A];創(chuàng)新科學教育內容的實踐探索[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志剛;語文教育文化傳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楊道麟;美學視野下的語文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羅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學;2011年
4 王新剛;思想政治教育物質環(huán)境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鄧樺;云南文山藍靛瑤“度戒”儀式教育過程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曲新藝;學校體育教學問題的教育生態(tài)學診斷[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7 洪志忠;教師績效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洪華;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中的利益博弈[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洪明;從“管理”到“輔導”:班級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鄧紅;鄉(xiāng)村少數民族兒童的學校生活:甘肅民族地區(qū)農村學校教育的田野考察[D];蘭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珍資;基于生態(tài)學的大學生自主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蘆杰;基于生態(tài)足跡的黑龍江省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張發(fā)軍;農村學業(yè)不良初中生學業(yè)成敗歸因現狀及特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宏卓;小學教室物理環(huán)境的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蘭云貴;碩士研究生學術生態(tài)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姜銳;教師應對幼兒違紀行為的現狀分析及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蔡琳萍;三級家長委員會參與現代學校管理的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王麗麗;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班級管理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陳玉駒;中學作文課堂生態(tài)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杜召鳳;生態(tài)課堂的構建[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玲;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若干趨勢[J];北京廣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年03期
2 李文華;韓福榮;;企業(yè)生態(tài)位參數計測方法研究[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3 王英杰;大學校長與大學的改革和發(fā)展——哈佛大學的經驗[J];比較教育研究;1993年05期
4 何志方;高等教育規(guī)模與城市化聯(lián)動發(fā)展的國際經驗[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5 施曉光;西方高等教育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及對我國的啟示[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6 劉貴華;論大學發(fā)展型學術生態(tài)模式[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李鉎,朱金兆,朱清科;生態(tài)位理論及其測度研究進展[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8 馬陸亭;;高等教育發(fā)展趨勢與政策分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3期
9 周丹,叢沛桐,于濤,劉興華;羊草種群生態(tài)位的計算方法[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10 顏廷芬,叢沛桐,劉興華,祖元剛;環(huán)境因子對植物生態(tài)位寬度影響程度分析[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軍;基于生態(tài)位原理的中國高等學校生態(tài)競爭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崔麗敏;生態(tài)位視域下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定位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選;;建設開放大學:西部電大的路徑選擇——第八屆西部電大校長論壇綜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2 趙宇紅;;“綱要”背景下關于開放大學構建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0年21期
3 余善云;;關于建設國家開放大學的構想[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4 單從凱;;開放大學之路——從廣播電視大學到開放大學的歷史嬗變[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0年06期
5 江穎;;開放大學與大學開放中“開放”之理念辨析[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6 楊晨;顧鳳佳;;中國如何辦好開放大學?[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7 王衛(wèi)東;殷炳芳;;關于組建山東開放大學的思考[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8 武喜春;;論開放大學的功能定位[J];中國成人教育;2011年01期
9 張亞斌;;省級開放大學建設的行動方略[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1年01期
10 季海菊;;開放大學:應對學習型社會需求的高等教育平臺[J];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龔志武;遠程開放大學的演變和發(fā)展趨勢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俞穎;英國開放大學發(fā)展模式對我國建立開放大學的啟示[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2 朱曉青;開放大學學生學習發(fā)展性評價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3 劉敏;省級開放大學管理運行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
4 趙亞靜;大數據和媒介融合環(huán)境下廣播電視大學向開放大學戰(zhàn)略轉型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15年
5 鄭印樂;英國開放大學發(fā)展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6 孫暉;我國網絡化遠程開放大學教育質量監(jiān)控體系的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吳茵;微課程在開放大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8 薛偉;開放大學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比較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厲琳;廣東開放大學教務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10 王力洪;開放大學課程在線考核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4258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242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