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理論的反思與重構(gòu)——基于西方現(xiàn)代老齡化理論視野
[Abstract]:Since the sixties and seven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aging in depth, many modern aging theories have emerged in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which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source of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the elderly education in China,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in our country lags behind the field of vision of the positively transformed theory of human aging. In other words, the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of the modern aging theory in the West has produced deviations and misunderstandings, which objectively leads to the ambiguity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and also restricts the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Therefore, based on the view of modern aging theory in the West, this paper reconsiders and reconstructs the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aim of changing from active participation to spiritual development, from old people to all, from knowledge to wisdom and skill, from old people to all, from knowledge to wisdom and skill. Methods: from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and other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for the elderly in China.
【作者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華東政法大學中美老齡問題研究中心;
【基金】:全國老齡辦2014年政策理論研究課題“老年人受教育權(quán)法制保障研究”(QL2014A995) 華東政法大學中美老齡問題研究中心2014年資助課題
【分類號】:G777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學書;;中外老年教育發(fā)展和研究的反思與借鑒[J];比較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2 穆光宗;喪失和超越:尋求老齡政策的理論支點[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9條
1 晏武俠;;淺析實現(xiàn)老年人“精神贍養(yǎng)”的法律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3年16期
2 楊華;歐陽靜;;階層分化、代際剝削與農(nóng)村老年人自殺——對近年中部地區(qū)農(nóng)村老年人自殺現(xiàn)象的分析[J];管理世界;2013年05期
3 李學書;;中外老年教育發(fā)展和研究的反思與借鑒[J];比較教育研究;2014年11期
4 穆光宗;吳金晶;常青松;;我國養(yǎng)老風險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5 景軍;張杰;吳學雅;;中國城市老人自殺問題分析[J];人口研究;2011年03期
6 胡艷華;;社會變遷視野下的民間儀式記憶與認同危機[J];天中學刊;2013年03期
7 李敏;;老年人社區(qū)護理服務的潛在需求研究——以北京為例[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4年02期
8 李國平;左小輝;謝文;張穎杰;段功香;;太極拳運動對社區(qū)老年人超越老化觀感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年07期
9 米峙;;喪偶事件對老年人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年10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仝利民;日本護理保險制度及其對上海的啟示[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陳建蘭;中國城市養(yǎng)老模式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3 陳浩彬;智慧德才兼?zhèn)淅碚摰膶嵶C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4 姜麗;東北農(nóng)村殘疾人社會保障供需矛盾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5 王仁_g;老年生活中的老年學習及其相關(guān)性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靜;我國養(yǎng)老服務社會化供給中政府角色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葉];老年志愿服務對老年人繼續(xù)社會化的功能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3 曾海雪;我國城鎮(zhèn)居家養(yǎng)老問題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4 王欣欣;山東省農(nóng)村地區(qū)老年人自殺危險因素探討[D];山東大學;2011年
5 劉明濤;長春市養(yǎng)老服務體系運行機制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6 遲寶策;英國老年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趙飛;我國人口老齡化與老年人力資源開發(fā)[D];吉林大學;2004年
8 李娟;云南省養(yǎng)老模式選擇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趙君偉;需求導向下我國養(yǎng)老保障體系的構(gòu)成、功能及支持因素[D];西北大學;2007年
10 馬毓;論社會資本對農(nóng)村老年群體精神支持的影響:義豐村個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穆光宗;中國老齡政策思考[J];人口研究;2002年01期
2 穆光宗;建立代際互助體系 走出傳統(tǒng)養(yǎng)老困境[J];市場與人口分析;1999年06期
3 王英;;中外老年教育比較研究[J];學術(shù)論壇;2009年01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穆光宗;[N];光明日報;2000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興芹;;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老年教育工作[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20期
2 陳珂;;從上海民眾的老年觀看老年教育的發(fā)展趨勢[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3 劉玉芝;;以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領(lǐng)老年教育發(fā)展[J];硅谷;2008年16期
4 沈丹;彭定一;劉明月;;老年教育發(fā)展略論[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素質(zhì)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5 王娟;;美國老年教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6 丁志宏;;發(fā)達國家的老年教育發(fā)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以英、美、日三國為例[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9期
7 王英;;中外老年教育比較研究[J];學術(shù)論壇;2009年01期
8 王彩琴;;愉悅、靈活、適應——芻議老年教育“三特點”[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年02期
9 董之鷹;;試析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老年教育的發(fā)展歷程[J];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09年01期
10 趙麗霞;;老年人迎來兩名新老師:電視、電腦[J];成才與就業(yè);2009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沈詒;;明媚的陽光 神往的天地——老年教育與我的晚年情緣[A];我與新中國60年[C];2010年
2 史推達;;老年教育及其途徑探討[A];上海市退休職工管理研究會2008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08年
3 史推達;;影響老年教育性別差異的因素分析[A];上海市退休職工管理研究會2009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09年
4 王舒婷;;多元視野下的國際老年教育政策比較[A];上海市退休職工管理研究會2009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09年
5 史推達;;老年教育之老年心理研究[A];上海市退休職工管理研究會2010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10年
6 康學斌;;關(guān)于對發(fā)展老年教育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點思考[A];陜西老年學通訊·2011年第2期(總第86期)[C];2011年
7 馮毅潔;程鴻輝;邱樹萱;楊韻輝;;加快發(fā)展老年教育事業(yè) 促進構(gòu)建學習型社會[A];江蘇老年學研究論文選集(2005-2006)[C];2007年
8 牛飚;;江蘇老年教育[A];世紀之交——江蘇老齡問題研究[C];2001年
9 韓品嵋;;開拓新型老年教育 促進身心活躍健康[A];新世紀江蘇老齡事業(yè)——“江蘇老齡事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02年
10 藍祝卉;;在省老年大學協(xié)會三屆二次理事會上的總結(jié)講話[A];貴州省老年大學協(xié)會三屆二次理事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于瑩 李立新;老年教育:在建設(shè)學習型社會中發(fā)展[N];中國老年報;2005年
2 艾青春;統(tǒng)一思想,,狠抓落實 推動老年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N];中國文化報;2000年
3 記者 趙麗娜;發(fā)展老年教育 構(gòu)建和諧社會[N];蚌埠日報;2007年
4 記者 李勇;長春老年教育中心成立[N];長春日報;2007年
5 王戰(zhàn)宏;行政力推老年教育快速發(fā)展[N];中國老年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藍青 王前進;天津:老年教育蓬蓬勃勃[N];中國老年報;2006年
7 邵景元;當前老年教育的發(fā)展態(tài)勢[N];中國老年報;2007年
8 謝平;老齡社會需要遠程老年教育[N];中國老年報;2007年
9 記者 關(guān)媛媛;辦好老年大學 推動老年教育 促進社會和諧[N];重慶日報;2006年
10 曲阜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 韓樹杰;美國老年教育的經(jīng)驗[N];中國人口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周德榮;老年教育的理論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英;中國社區(qū)老年教育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瀾;我國老年教育社區(qū)推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孔丹丹;合肥市老年教育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3 張一曉;美國老年教育之演進[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4 盧明;城鎮(zhèn)老年教育模式問題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5 梅蕾;我國城市社區(qū)老年教育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6 簡單;江西省城市老年教育發(fā)展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7 羅悅庭;積極老齡化下老年教育發(fā)展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8 崔娟娟;我國“非正規(guī)”老年教育發(fā)展策略研究[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1年
9 郭楠;中日老年教育狀況調(diào)查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段迎超;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老年教育推進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3082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rjy/230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