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方法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本文關鍵詞:科學方法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河南師范大學》 2012年
科學方法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杜夢捷
【摘要】:建國至今,在經(jīng)濟建設與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下,教育不斷的發(fā)生變革,生物教育更是由于世界生物學的快速發(fā)展而承受著各方面的挑戰(zhàn)。這種趨勢下,生物課堂改革已刻不容緩,而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作為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我國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曾明確指出要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但科學方法教育作為其主要途徑,卻缺少系統(tǒng)的研究。本文從四個方面初步嘗試構建適合于初中生物教學的科學方法體系,并將其進行實踐運用。 1.我國生物科學方法體系構建情況分析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結果表明,目前生物科學方法的研究報道較少,比較有代表性的為趙占良教授關于高中生物科學方法體系的研究,李建會教授對于生物科學方法的分類和廣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凌云對于初中生物教材中所運用的科學方法的比較。迄今為止,我國尚無完全與初中生物學教學所適應的科學方法體系,這就必然會使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無參考與借鑒,從而很少或基本放棄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訓練。 2.初中生物科學方法體系的構建基于教育學、哲學、心理學和生物學等的理論研究,結合對部分中學教師與學生的問卷調查,在參閱大量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初步提出適合于初中生物教學的科學方法體系,包括觀察法,科學實驗法,模擬類別法,比較法,數(shù)學方法,假說方法,,想象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歷史歸納法,分析綜合與總結等。 3.該體系的各種科學方法與七年級生物學教學的具體內容建立初步對應關系,并由部分一線教師進行實踐與評價。根據(jù)評價意見進行多次反復修改,經(jīng)過統(tǒng)計與檢驗,信度達到0.89,超過90%的效度(CVR)大于0.5,即具有較高的信度與效度。 4.科學方法教育的顯化實施本文以模擬類比法、假說法和歷史歸納法三個典型案例的具體分析,說明科學方法教育培養(yǎng)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建立對于陌生事物與熟悉事物之間聯(lián)想與類比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任何一個生物學科學結論都在觀察與科學實驗的基礎上得來的,以及提高從整體上重新審視生物學整個發(fā)展過程的能力等。 根據(jù)對科學方法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結果,建議《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應倡導把科學方法作為完成教學內容的重要措施與手段加以實施,但在科學方法教育的過程中要考慮科學方法的邏輯性與科學性。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33.9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俊明;;對科學方法和科學方法教育的再認識——祝賀《化學教育》30周年刊慶[J];化學教育;2010年02期
2 陸慧;;談生物教學中假說演繹法的應用[J];才智;2008年06期
3 鄭寅穎;葉寶生;;科學方法、科學教學方法之比較及啟示[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05期
4 梅首文;王德法;;淺談中學生物學教學中科學方法教育的策略[J];科學教育;2003年01期
5 劉在臣;;淺談初中生物學教學[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樊曉麗;在生物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假說方法的培養(yǎng)[J];中學生物教學;2004年10期
7 邢紅軍;陳清梅;;從知識中心到方法中心:科學教育理論的重要轉變[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8 喬新虹;日本《初中學習指導要領》生物學部分簡介[J];生物學教學;2003年09期
9 傅海香;;通過生物科學史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方法[J];生物學教學;2006年07期
10 馬迎紅;;利用觀察法進行概念教學[J];生物學通報;2009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吳振金;高中英語后進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付洪艷;初中物理科學方法教育內容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3 楊育紅;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yǎng)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怡;淺說中學思想政治系統(tǒng)化教育[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李力;;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年11期
3 耿曉菊;劉大永;馮炎青;;高校實驗課與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J];才智;2009年02期
4 馮明海;耿曉菊;;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與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才智;2009年22期
5 楊丹;;淺談如何有效開展輔導員談心工作[J];才智;2010年35期
6 梁剛;;淺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策略[J];才智;2011年19期
7 韓益鳳;;論“90后”大學生教育管理之加強班主任德育影響[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8 戰(zhàn)德勝;張英波;馬永雙;;科學規(guī)律教學的有效策略初探[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12期
9 楊立峰;;心理統(tǒng)計學教學模式的改革嘗試[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10 馮小雨;;健美操教練員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J];成都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劉子揚;;國際關系學院教材使用及管理工作回顧與展望[A];探索的腳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論文集[C];2010年
2 史傳文;張宇華;吳保生;;沖積河流河型成因的邏輯推理[A];水力學與水利信息學進展 2009[C];2009年
3 李志強;尤會杰;趙守艷;;基于技術創(chuàng)新與制度創(chuàng)新的低碳發(fā)展動力模型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4 張瑞賢;黃璐琦;;中醫(yī)藥方法中的人文因素[A];1999中藥研究論文集[C];2000年
5 賀娟;;科學方法論視野下的取象比類思維方式[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二屆全國內經(jīng)學術研討會學術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平;壓抑與超越:高校管理異化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孟獻華;基于化學史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杜建明;論當代中國法學研究中的階級分析方法[D];吉林大學;2011年
4 金美福;教師自主發(fā)展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姚美玲;唐代墓誌詞匯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6 高靜娟;中國商業(yè)銀行競爭戰(zhàn)略研究[D];遼寧大學;2004年
7 李艷玲;量刑方法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杜志強;領悟課程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9 金玉梅;社會批判課程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10 武麗志;遠程教育服務論綱[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藏欣偉;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案創(chuàng)新[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志兵;我國當代科普中的幾個難點問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3 李培萌;高校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D];中原工學院;2011年
4 陳芳芳;初中化學教科書中科學方法的編制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5 蔡紅英;應用生物學史開展高中生物科學方法教育的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6 米佳琳;中學化學課程中科學態(tài)度的內容及其培養(yǎng)的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呂曉瑞;教育研究中的人文主義方法論述評[D];西南大學;2011年
8 王法敏;“兩為主”政策對公辦學校管理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張志艷;美國的國家科學教師專業(yè)標準解析及啟示[D];西南大學;2011年
10 王新明;藏區(qū)中小學愛國主義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實踐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祖仁;吳江濱;張增常;;行商概念的科學背景及其意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2 吳俊明;中學化學中的科學方法教育與課程教材改革[J];化學教育;2002年06期
3 吳俊明;;對科學方法和科學方法教育的再認識——祝賀《化學教育》30周年刊慶[J];化學教育;2010年02期
4 王新弘;劉鑫;;用愛心為后進生插上騰飛的翅膀[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06期
5 韓冬梅;;淺談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09期
6 石麗梅;;用情感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年12期
7 馬本和;;高校課堂教學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年06期
8 張長江;運用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科學方法教育的思考[J];化學教學;2000年08期
9 夏華嬌;;根據(jù)關鍵期假說理論及學生認知特點激發(fā)和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5年12期
10 郭桂英;;學習的價值[J];江蘇高教;1990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任仲平;[N];人民日報;200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孫紅;重點高中英語學習后進生成因調查及其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許金才;高中后進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春艷;后進生外語學習興趣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4 徐紅;中職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侯鴻兵;師生關系與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相關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王飛;對課程“三維目標”整合的探討—中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發(fā)展的初步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9年
7 楊育紅;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yǎng)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遠相;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為農(nóng)服務[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4年24期
2 劉麗艷;;淺議初中生物教學中優(yōu)秀學生的行為養(yǎng)成教育[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年16期
3 張麗;初中生物教學新思路[J];黑河教育;1995年04期
4 李榮方;創(chuàng)新農(nóng)村初中生物教學新時空[J];中學生物學;2003年04期
5 郭瓊姬,肖蘭芬;新課程 新標準 新評價——初中生物教學中過程式多元化評價初探[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4年12期
6 謝錦培;;淺談社會熱點中的生物教學啟示[J];新課程(教師);2010年01期
7 張俊;;初中生物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的四種能力[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11年05期
8 王工超;初中生物與小學自然的聯(lián)系[J];生物學教學;1992年01期
9 董茂輝;;初中生物教學的導入藝術[J];新教育;2010年Z1期
10 蔡炫斌;;實施初中生物有效性教學的幾點思考[J];數(shù)理化學習;2010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醒民;;談談科學方法[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10: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上升到科學理論的條件和過程[C];2007年
2 周昌云;劉娟;王書兵;蔡孌卉;肖霽;;用科學方法寫好地方志氣象段[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勞在今日,利在永遠”——氣象史志的積累與挖掘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3 陳道德;;胡適的科學方法簡析[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4 歐建平;;領導之道——統(tǒng)籌兼顧[A];研究領導科學 實現(xiàn)科學領導[C];2008年
5 楊惠仙;宋振東;;普及科學教育 樹立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 改善國民素質[A];科學發(fā)展與農(nóng)村教育——云南省農(nóng)業(yè)教育研究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6 齊清文;;地理信息科學方法論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程國清;;淺談高考試題中科學方法考查[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三)[C];2004年
8 汪和君;;物理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的嘗試[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9 羅翀;;物理探究性學習的教學實踐與探討[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歷史責任——中國科協(xié)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3年
10 何炳文;;用科學發(fā)展觀指導監(jiān)督檢查工作[A];湖南省科學社會主義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河南省南陽市二十四中 張瑞光;[N];學知報;2010年
2 安順市開發(fā)區(qū)小屯中學 潘莉;[N];貴州民族報;2010年
3 銅仁黔東中學 肖齊江;[N];銅仁日報;2011年
4 李玉珍 應縣二中;[N];朔州日報;2009年
5 柏果鎮(zhèn)中心校 鮑安瓊;[N];六盤水日報;2010年
6 徐家鵬 海豐縣梅峰中學;[N];汕尾日報;2010年
7 江蘇省大豐市第三中學 張敏;[N];學知報;2010年
8 河南許昌 高宏杰;[N];學知報;2010年
9 楊景焜;[N];黔西南日報;2010年
10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五十四中學 韓鵬;[N];學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寧莉娜;中國近代文化革新視域中的邏輯方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8年
2 邱建偉;走向“天人合一”[D];天津大學;2006年
3 關鋒;論馬克思的實踐理性[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4 錢之佳;科學與理性[D];吉林大學;2006年
5 董貴成;近代科學與戊戌維新[D];北京師范大學;2001年
6 秦元海;論科學精神[D];復旦大學;2006年
7 汪秀麗;胡克自由觀探要[D];復旦大學;2007年
8 楊軍;論鄧小平社會主義觀的理論基石[D];武漢大學;2006年
9 蔡其勇;小學科學課程的科學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10 王晶瑩;中美理科教師對科學探究及其教學的認識[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夢捷;科學方法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2年
2 何霞;美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蔣海濤;初中生物教學問題及對策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2年
4 雷學航;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邵倩;初中生物教學中開發(fā)右腦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林泰文;研究性學習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實踐[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7 馬守興;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營養(yǎng)教育的研究與實踐[D];蘇州大學;2011年
8 嚴德穩(wěn);運用思維導圖策略優(yōu)化初中生物教學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9 李慧;混合式學習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10 蘇暢;初中生物教學中提高學生健康素養(yǎng)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科學方法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715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7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