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不該有掌聲——課堂氛圍的營造應(yīng)與文本情感基調(diào)相和諧
發(fā)布時間:2018-05-20 01:28
本文選題:馬克思墓 + 于漪老師。 參考:《語文建設(shè)》2017年02期
【摘要】:正前幾天,筆者聽一位骨干教師執(zhí)教高一課文《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位老師在學(xué)生對課文有一定了解之后,指定一名學(xué)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前兩段。因為這位學(xué)生對文章的感情把握得比較好,讀得也比較到位,所以全班學(xué)生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教室里靜悄悄的,給人一種莊嚴(yán)肅穆的感覺。就在這時,執(zhí)教老師卻提議說:“此處應(yīng)該有掌聲,請為這位同學(xué)來一點掌聲!庇谑,教室里響起了一陣“啪啪
[Abstract]:Just a few days ago, the author listened to a key teacher teaching the first text in front of Marx's Tomb. After the students had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the teacher appointed a student to read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of the text emotionally. Because the student had a good grasp of the article and read it in place, the whole class was immersed in grief, and the classroom was quiet and solemn. At this time, the teacher proposed: "there should be applause here, please give this student a little applause." Then there was a clap in the classroom
【作者單位】: 福建省廈門實驗中學(xué);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陶行知;;馬克思墓[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xué)術(shù)年會會刊[C];1987年
2 陶行知;;馬克思墓[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87年
3 杜蕾;;在馬克思墓前的留影[A];江蘇省陶行知研究會成立30周年慶祝大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本報駐英國記者 史宗星;拜謁馬克思墓[N];人民日報;2001年
2 法學(xué)博士、現(xiàn)為英國牛津大學(xué)訪問學(xué)者 劉練軍;在馬克思墓前的思索[N];東方早報;2013年
3 ;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學(xué)習(xí)導(dǎo)讀[N];人民日報;2011年
4 徐覺哉;馬克思之墓[N];社會科學(xué)報;2003年
5 記者 黃興偉;探訪馬克思倫敦足跡[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6 本報駐英國記者 施曉慧;鮮花獻(xiàn)給馬克思[N];人民日報;2006年
,本文編號:19125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9125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