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有效學習評價體系建構(gòu)及實踐
本文關(guān)鍵詞:課堂有效學習評價體系建構(gòu)及實踐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義務教育階段 課堂教學評價 有效學習
【摘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狀況是社會狀況的全景反映,有不同于其他類別教育的學生特點,開展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課堂學習評價必須從這一階段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建構(gòu)體現(xiàn)現(xiàn)代教學"學為中心"的課堂要求,具有五個本質(zhì)特征:學習心理積極主動投入;學習行為廣泛深入?yún)⑴c;學習效果較少時間達標;學習過程自主合作探究;師生交流平等民主科學。根據(jù)這五個特征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實踐表現(xiàn)制作出二十六個評價指標結(jié)構(gòu)表,較好體現(xiàn)"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核心理念,科學把握師生活動要素規(guī)律性要求,充分考慮可操作性評價原則,全面貫徹"輕負高質(zhì)"綜合評價現(xiàn)實要求。
【作者單位】: 浙江省嘉興教育學院;
【關(guān)鍵詞】: 義務教育階段 課堂教學評價 有效學習
【基金】:2014年浙江省教育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關(guān)于確定中小學教育質(zhì)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省級試點項目(浙教改辦【2014】1號)“嘉興市促進學生有效學習與健康成長的綜合評價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632.4
【正文快照】: 針對中小學生在中高考及傳統(tǒng)觀念壓力下仍然“負擔過重”的頑癥,如何建構(gòu)“以學定教”,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課堂評價體系是一項現(xiàn)實而緊迫的任務。進行課堂評價是一件常見而又十分具有爭議的事。課堂教學的復雜性決定了評價不能用簡單的、單向的、固定的方式,需要在面對現(xiàn)實課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志軍;課堂教學評價實施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2年09期
2 劉志軍;課堂教學評價實施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2年05期
3 蔡世祿;對課堂教學評價的一點看法[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3年12期
4 姚斌;以學論教——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方式[J];教育導刊;2003年12期
5 孔祥發(fā);課程改革中的課堂教學評價[J];黑龍江教育(中學版);2003年17期
6 潘小明;對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價的若干思考[J];當代教育科學;2004年21期
7 顏海龍;課堂教學評價改革初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5年07期
8 夏妮;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課堂教學評價[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9 邵丹瑋;加強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的反思[J];教育科學研究;2005年04期
10 賈曉靜;;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課堂教學評價[J];成人高教學刊;200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雪妙;;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A];中國教育學會基礎教育評價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選集[C];2012年
2 張濱橋;由沙丘;張朝霞;;促進教師發(fā)展的課堂教學評價研究[A];來自教育一線的報告——黑龍江省教育學會“十一五”優(yōu)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3 孫翠香;;論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課堂教學評價模式的轉(zhuǎn)變[A];山東省師范教育學會2002年度師范教育研究優(yōu)秀成果論文集[C];2002年
4 孫河川;魯良;劉文釗;郝妍;;芬蘭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指標對遼寧省教師評價的啟示[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嚴平;;利用課堂教學評價引導教師接受新課程理念改革課堂教學,重建課堂教學文化[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6 周燕;;讓每塊金子都閃光——新課程背景下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體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音樂專輯)[C];2006年
7 陳慎瑜;;改革課堂教學評價,促進師生共同成長[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8 劉玉平;;如何運用課堂教學評價語言[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4卷)[C];2010年
9 林秀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的思考[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10 章凱;陳鳳羚;譚爽;王文麗;田斌;;基于大學生喜好的本科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新沂市第十中學 劉召生;從有效教學的角度淺談課堂教學評價[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8年
2 華南師范大學課程教材研究所所長 高凌飚;課堂教學評價從只看單向傳授到看師生是否成長[N];中國教育報;2009年
3 郝應春 平川區(qū)黃嶠鄉(xiāng)教管中心;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評價的誤區(qū)[N];白銀日報;2009年
4 河南省新安縣城關(guān)鎮(zhèn)第二初級中學 夏建勛;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評價[N];學知報;2010年
5 王朝莊;堅持五項原則,科學推進生命課堂教學評價[N];鶴壁日報;2011年
6 盛建軍 譚臻;課堂教學評價方式[N];伊犁日報(漢);2008年
7 哈爾濱市新陽路小學校 肖月明;發(fā)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的思深[N];今日信息報;2003年
8 滕澤斌 白銀區(qū)王峴學區(qū);對小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粗淺看法[N];白銀日報;2009年
9 洪澤縣第二中學 貝學問;語文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實踐與思考[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10 浙江湖州市弁南小學 沈錦良;如何讓小學美術(shù)課堂教學評價“增效”[N];美術(shù)報;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丙云;適合素質(zhì)教育需要的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巧紅;本科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3 周莉;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5年
4 劉超;普通高中課堂教學評價的現(xiàn)狀與反思[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5 呂素梅;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6 張瑩;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7 許寧寧;電子書包環(huán)境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6年
8 付克娜;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9 李雙飛;初中課堂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10 李得方;呼和浩特市初中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0778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077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