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
本文關鍵詞:近十年來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系研究的梳理與反思,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2009年
試論西方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對象和意義(下)
王天一
【摘要】:正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視并深入開展對西方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對整個教育史學科的理論研究,它的發(fā)展和提高,有直接的作用和意義;對整個教育理論、教育科學的研究、發(fā)展和提高,也會起一定的推動作用。具體說來,其重大作用和意義在于:
【分類號】:G40
【正文快照】:
二.研究的盆要性和必要性重視并深入開展對西方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對整個教育史學科的理論研究,它的發(fā)展和提高,有直接的作用和意義;對整個教育理論、教育科學的研究、發(fā)展和提高,也會起一定的推動作用。具體說來,其重大作用和意義在于: (一)提示與揭示當代社會面臨的重
下載全文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數(shù)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約稿啟事[J];數(shù)理化學習(高中版);2011年11期
2 張雪松;;論大學生個性發(fā)展及其良好生態(tài)培育[J];才智;2011年19期
3 王娟;;談談陶行知教育理論在職業(yè)教育中的運用[J];才智;2011年19期
4 張聰;于偉;;近十年來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系研究的梳理與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09期
5 林成國;;國內(nèi)外科學教育及研究動態(tài)述評[J];江蘇教育研究;2011年22期
6 解軍強;張文孝;;心理契約理論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運城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7 紀大海;;教育中的“偽科學”現(xiàn)象例評[J];中國教育學刊;2011年09期
8 劉旭東;吳原;;教育研究的傳統(tǒng)與科學化[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9 羅永;;迪克和凱理的模型在職工業(yè)務培訓中的作用[J];內(nèi)蒙古煤炭經(jīng)濟;2011年04期
10 蔣媛;;陶行知教育理論在班主任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傳德;許華;;關于西方教育思想流派幾個問題的思考[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王天一;;試論西方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對象和意義(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3 王天一;;西方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對象和意義(上)[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4 楊寅平;薛曉明;;略論鄧小平的教育理論及其指導意義[A];論中國式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C];2002年
5 陳屏;;光輝的榜樣 學習的楷模[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首屆二次學術年會論文選集[C];1989年
6 張瑞璠;;《玄儒佛道教育理論比較研究》序[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張延昭;;教育史研究中的“教育缺失”現(xiàn)象淺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8 舒志定;;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礎與路徑[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9 霍云麗;;赫爾巴特教育理論在華的傳播與接受[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較研究(含比較教育等)[C];2009年
10 宋兵波;;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視角——試論“重新認識”教育思想史的價值[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定周;[N];天津教育報;2011年
2 王培峰 于炳霞;[N];中國教育報;2003年
3 ;[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王東;[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5 李人凡;[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6 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qū)大泗學校 時春玲;[N];中國教育報;2009年
7 陳寧;[N];中華讀書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蔣建華;[N];中國教育報;2000年
9 教育部部長 周濟;[N];中國教育報;2005年
10 記者 蘇軍;[N];文匯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姍姍;他者教育理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論創(chuàng)生機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易森林;教育理論對教育實踐的功能[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周霖;教育理論思維與教育理論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武云斐;合作 共生 共贏[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6 程亮;教育學的“實踐”關懷[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李穎;教育的人性追尋[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劉慶昌;論教育思維[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金永得;探索作為整體的教學藝術[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陳惠虹;論蒙臺梭利體系之感覺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莉;中學文言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主體性培養(yǎng)[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2年
2 孟紅;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本然統(tǒng)一[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黃麗衡;內(nèi)爾·諾丁斯關心教育理論及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愫;杜威教育理論的人性思想基礎[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5 高紅;高等醫(yī)學院校教師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能校本培訓現(xiàn)狀與干預策略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7年
6 趙東倩;社會本位教育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霍云麗;赫爾巴特學派教育理論在華傳播及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尹偉明;呂祖謙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9 林炎昌;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整合的新型教學模式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10 王俠;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論的闡釋[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本文關鍵詞:近十年來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關系研究的梳理與反思,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066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ilunlunwen/10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