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管理觀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7-07-31 12:32
本文關鍵詞:《呂氏春秋》管理觀探析
【摘要】:《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全書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共計一百六十篇,它的形成是在春秋后期至戰(zhàn)國前期。該時期諸家原始學說大致形成,至戰(zhàn)國后期雖各個學說還存在紛爭,但是各家思想的融通已成風氣,戰(zhàn)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集體編纂,成一家之思想,與當時社會統(tǒng)一的大勢相應和。它的思想主要是儒、道、法、墨等的結晶,廣泛采納諸子的思想成果,班固:《漢書·藝文志》有載:“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見王治之無不貫,此其所長也。”保留了先秦以前重要的文獻資料,是一部重要的先秦文化典籍,享有一字值千金的美譽,一向被列入“雜家”,即集合聚合之意,具有綜合特征,是一部重要的先秦文化典籍。 本文依據中國傳統(tǒng)管理哲學的理論背景,對《呂氏春秋》從管理主體的道德修養(yǎng)到管理手段、管理境界等進行了較為縝密的梳理和研究,大致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系統(tǒng)、全面的認識《呂氏春秋》中管理觀的形成,對其中管理觀的形成背景、思想淵源、理論基礎等方面進行闡述,指出這些管理思想對諸子各家的繼承和批判,正確認識管理觀的內涵,為研究《呂氏春秋》管理觀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前提。本部分主要從儒家及其道家、墨家、法家等其他諸子學說入手,闡述諸家思想對《呂氏春秋》的影響,并探討了《呂氏春秋》從國家管理的視閾,關于“復雜性”人性假設的相關問題,做好了理論上的鋪墊。 第二部分:這是全篇的重點部分。集中從管理主體、管理客體和管理境界三個方面展開的。管理主體:中國傳統(tǒng)管理哲學對最大特色就是對管理者相當重視,而區(qū)別于西方管理漠視對管理主體的約束;這從某種意義上說,對管理主體的重視主要是來自儒家思想的影響;大致是從管理主體的修養(yǎng)身心、至公無私、仁愛民眾等三個方面闡發(fā)的。管理客體:更多是來自墨家、法家思想的影響較多;主要從因時順勢、任人唯賢、德法兼施三個方面論說的。管理境界:就是達到無為而治的最高境界;恐怕來自道家思想影響較多。 第三部分:主要探討了《呂氏春秋》管理觀的價值,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將我國古代傳統(tǒng)管理智慧與現實社會相結合己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本論文分別從當代管理中的實踐觀、人本觀及其用人觀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本文在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礎上,以中國管理哲學的理路為切入點,全面地審視《呂氏春秋》管理思想,以《呂氏春秋》為基本史料,在此基礎上系統(tǒng)地梳理了其中的管理思想,試圖突破以往對《呂氏春秋》研究的局限。在史料運用上,對《呂氏春秋》原始資料進行了認真地挖掘,盡力把握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并加以比較等手段進行多層次、多方面、有序、系統(tǒng)的總結和提煉其管理思想,汲取其精華,領悟其底蘊,更好地服務于當代社會。 《呂氏春秋》一書思想博大精深,本人下力不小,但依然感覺功夫不夠、能力有限,文章除了寫得粗糙外,恐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還望學界專家、前輩和同行刀批斧正。
【關鍵詞】:《呂氏春秋》 管理觀 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C93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錄6-7
- 引言7-10
- 一、《呂氏春秋》研究現狀述評7-8
- 二、《呂氏春秋》管理觀與中國管理哲學8-9
- 三、本選題宗旨、方法和新意9-10
- 第一章 《呂氏春秋》管理觀的形成10-17
- 一、社會背景10-11
- 二、思想淵源11-14
- 三、理論基礎14-17
- 第二章 《呂氏春秋》管理觀的意蘊17-33
- 一、管理主體17-20
- (一) 修養(yǎng)身心的生活態(tài)度17-18
- (二) 至公無私的品格修養(yǎng)18-19
- (三) 仁愛民眾的道德素質19-20
- 二、管理客體20-29
- (一) 因時順勢的認知管理21-23
- (二) 任人唯賢的用人管理23-27
- (三) 德法兼施的手段管理27-29
- 三、管理境界29-33
- (一) 君臣各守其責29-30
- (二) 避免滋事勞眾30-31
- (三) 政令簡約穩(wěn)定31-32
- (四) 因而不為行事32-33
- 第三章 《呂氏春秋》管理觀的價值33-39
- 一、"因時達變"的實踐觀33-35
- 二、"以民為本"的人本觀35-37
- 三、"知人善任"的用人觀37-39
- 結語39-40
- 主要參考文獻40-44
- 后記44-45
- 個人簡歷45
【引證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俞林波;《呂氏春秋》學術思想體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991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5991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