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不公正下的退縮行為:程序公正和互動公正的影響
本文關(guān)鍵詞: 組織不公正 分配不公正 程序公正 互動公正 退縮行為 出處:《心理學報》2007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以160名中學教師為被試,采用2×2的完全隨機設(shè)計,以模擬故事(scenarios)的方法呈現(xiàn)刺激,研究了在職稱評定中分配不公正的前提下,程序公正/不公正,互動公正/不公正對教師的退縮行為(消極怠工、拒絕幫助、離職、對校長的消極態(tài)度)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在分配不公正條件下(1)程序公正、互動公正均影響教師的消極怠工程度;(2)程序公正、互動公正均影響教師的拒絕幫助行為程度,而且交互作用顯著;(3)互動公正影響教師對上司的消極態(tài)度,程序公正無顯著影響;(4)程序公正和互動公正對離職意愿影響均不顯著。
[Abstract]:Taking 160 middle school teachers as subjects, using 2 脳 2 complete random design, using the method of simulating story scenario to present stimulus, this paper studied the procedural justice / injustice in the premise of unfair distribu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professional title. The impact of interactive justice / injustice on teachers' withdrawal (negative work, refusal to help, resignation,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principals). Interactive justice affects teachers' negative degree of idleness (2) procedural justice, interactive justice affects teachers' refusal to help behavior, and interactive justice affects teachers'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ir superiors. Procedural justice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urnover intention.
【作者單位】: 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教外司[2005]383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號:70671046)。
【分類號】:B849;C93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周浩,龍立榮,王燕,王忠軍,吳怡,柯善玉;分配公正、程序公正、互動公正影響效果的差異[J];心理學報;2005年05期
2 趙海月,宋曉玉;中國“和平崛起”的民族傳統(tǒng)性格分析[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年03期
3 龍立榮;公正的啟發(fā)理論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4年03期
4 龍立榮,劉亞;組織不公正及其效果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4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財亮;朱偉;蘇東梅;;企業(yè)員工工作倦怠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調(diào)查[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6期
2 蘇文明;吳薇莉;;企業(yè)員工工作倦怠歸因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3 劉新榮;;基于組織支持理論的高校教師職業(yè)倦怠應(yīng)對研究[J];中國勞動關(guān)系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4 孫麗君;廣東民營企業(yè)組織氣氛研究[J];經(jīng)濟師;2004年09期
5 雷萬勝;張志明;姜莉;;中小學教師職業(yè)倦怠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年02期
6 商濤;王小桃;張曉輝;寧元元;;企業(yè)生產(chǎn)線員工工作倦怠的調(diào)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年06期
7 高冬東;李曉玉;高峰;;黨政干部工作倦怠與組織公民行為相關(guān)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年01期
8 戚先鋒;教師對教師評價態(tài)度的調(diào)查分析及應(yīng)對[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9 李小光;徐婭霞;;角色沖突和角色模糊對護士工作倦怠的影響[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張國慶;新時期教師職業(yè)倦怠探因[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春輝;馬世超;;大學生應(yīng)對方式問卷編制的驗證性因素分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蔣玉石;零售行業(yè)中顧客口碑傳播意愿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2 吳繼紅;基于社會交換理論的雙向視角員工—組織關(guān)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3 顏克權(quán);大型國有企業(yè)人力資源成本控制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4 張磊;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文化轉(zhuǎn)型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3年
5 朱偉;醫(yī)務(wù)人員工作倦怠與職業(yè)緊張的關(guān)系及其對職業(yè)生命質(zhì)量影響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曾慶軍;合作和協(xié)商的政治:中國民主黨派參政方略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6年
7 李訓(xùn);基于公平偏好的激勵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8 魏光興;公平偏好下的報酬契約設(shè)計及應(yīng)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9 皮永華;組織公正與組織公民行為、組織報復(fù)行為之間關(guān)系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凌川;物業(yè)經(jīng)理工作壓力源、組織支持感與工作倦怠關(guān)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2 高麗麗;以“和”的思想改進教師人際關(guān)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王亞東;交通警察工作倦怠狀況研究及其干預(yù)[D];四川大學;2007年
4 胡海濤;高校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的關(guān)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5 朱莉英;基于組織公平理論的高校人力資源激勵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6 黃濤;高校組織氣氛對教師職業(yè)倦怠的影響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劉友女;高校組織氣氛與教職工工作滿意度關(guān)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何振;替代公平的構(gòu)想及實證[D];四川大學;2007年
9 王椿陽;小學教師工作倦怠及其與成就動機、離職意向的關(guān)系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10 張海濤;知識型員工工作倦怠的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周浩,龍立榮,王燕,王忠軍,吳怡,柯善玉;分配公正、程序公正、互動公正影響效果的差異[J];心理學報;2005年05期
2 王燕;龍立榮;周浩;祖?zhèn)?;分配不公正下的退縮行為:程序公正和互動公正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7年02期
3 龍立榮,劉亞;組織不公正及其效果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4年04期
4 王燕;龍立榮;周浩;祖?zhèn)?;分配不公正下的退縮行為:程序公正和互動公正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7年02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黃光圣;組織公正感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385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1538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