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語境中品牌場域的建構邏輯與發(fā)展策略
本文選題:場域 + 品牌場域 ; 參考:《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5年08期
【摘要】:目前品牌研究主要是從消費者角度研究品牌定位、品牌資產、品牌提升,或者從企業(yè)角度研究品牌營銷策略等。相對于前兩者的研究模式,場域理論側重于消費者和企業(yè)兩者的關聯(lián)性和實踐性,開辟了中觀層面的品牌研究新范式。品牌場域可以理解為處在不同位置的主體生產者在消費者慣習的指引下,借助媒體平臺為傳播橋梁,依靠各自的資本,進行競爭合作的實踐空間。在新媒體語境中,品牌需要以受眾的慣習為中心,利用其各種場域資本,實行差異化傳播,才能構建其獨特的品牌場域。
[Abstract]:Brand field theor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and practicality of both consumers and enterprises , and opens up a new paradigm for brand research at the level of meso - view .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廣告系;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青年項目“多市場接觸視角下企業(yè)間公關非倫理行為的互動機理與治理對策”(項目編號:11CGL010)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2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余明陽,舒詠平;論“品牌傳播”[J];國際新聞界;2002年03期
2 劉海龍;當代媒介場研究導論[J];國際新聞界;2005年02期
3 馬滕;;新媒體在品牌傳播中的應用價值、問題及出路[J];山東社會科學;2009年08期
4 黃時進;;論科學傳播受眾的網絡時代特征——基于布爾迪厄場域理論的視角[J];學術界;2008年02期
5 羅德尼·本森,韓綱;比較語境中的場域理論:媒介研究的新范式[J];新聞與傳播研究;2003年01期
6 倪寧;金韶;;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精準廣告及其傳播策略——基于場域理論視角[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艷;;對手機媒體的傳播學思考[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2 齊二娜;;手機二維碼廣告的“廣告場”研究[J];今傳媒;2011年01期
3 張莉;整合營銷傳播及出版社品牌形象建設[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3年12期
4 王行麗;;丹尼斯集團品牌傳播系統(tǒng)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5 陰志科;;當代文藝理論研究的媒介轉向[J];重慶社會科學;2010年05期
6 吳飛;程怡;姚曉玉;盧艷;周明露;吳湄;;2005—2006年新聞學研究綜述(上)[J];當代傳播;2007年03期
7 董小玉;秦紅雨;;中國議程的世界影響力——以國家形象塑造為例[J];當代傳播;2010年05期
8 張文鋒;;解析名人廣告的意義構建[J];東南傳播;2009年06期
9 李榮;;微博作為企業(yè)品牌傳播媒介探究[J];東南傳播;2012年01期
10 楊麗萍;;談話節(jié)目場域中的符號暴力[J];電視研究;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劉海龍;;傳播游戲理論再思考[A];新聞學論集(第20輯)[C];2008年
2 章清;;“歷史研究的單位”:“專門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A];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3 楊靜;;略論“輿論倒逼”傳播機制與路徑[A];媒介化社會的社會文明建構——第四屆“華中地區(qū)研究生新聞傳播學術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13年
4 章清;;“歷史研究的單位”:“專門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A];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海軍;廣告輿論傳播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陳紅梅;電視場對學術場的介越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3 李德立;中國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的品牌戰(zhàn)略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6年
4 邱戈;大眾傳播的文化斷裂論當代中國媒介的身份危機[D];浙江大學;2006年
5 潘虹;傳播學視野下中小學學校品牌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秦紅雨;“興源鋪”初探:媒體時代的鄉(xiāng)村戲曲及其社會意義[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徐鵬;基于消費者認知的品牌定位模式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8 王林;健身氣功推廣策略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年
9 李海霞;商業(yè)品牌參照下的少林文化品牌化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10 余秀才;網絡輿論傳播的行為與動因[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璐;解讀中國電視場域下的新型真人秀娛樂[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張同;從布迪厄的慣習、場域理論看網絡論壇中網民話語權[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翔;泛娛樂化·草根晉級·符號擴張[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鄧曉芳;互聯(lián)網時代科學傳播的受眾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5 佟靜;媒介社會學視野下的電視訪談節(jié)目生產[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1年
6 李毅;都勻毛尖的品牌發(fā)展思路調查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張U,
本文編號:19941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yingxiaoguanlilunwen/199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