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私有化回歸A股的資本運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10 21:39
在中概股私有化回歸浪潮的推動下,許多中概股企業(yè)選擇私有化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擁抱。絕大多數回歸A股市場后都有不俗的表現,參與其中的投資者也享受到了國內資本市場繁榮帶來的高溢價盛宴。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73家私有化企業(yè),其中只有12家成功回歸A股市場。在此背景下,文章選擇了藥明康德作為案例分析對象,研究其私有化回歸的資本運作模式,總結其成功經驗,希望能夠對擬私有化回歸的中概股企業(yè)有所啟發(fā),減少私有化回歸阻力。文章首先對相關概念進行了介紹。其次介紹三個理論,包括控制權理論、稅收籌劃理論和信號傳遞理論,為案例分析打下理論基礎,然后對國內外學者關于私有化的相關研究進行文獻綜述。接著通過對藥明康德私有化回歸的背景和動因分析,發(fā)現藥明康德的價值被低估、企業(yè)戰(zhàn)略發(fā)展的調整以及抑制控制權被稀釋,是促使其選擇私有化回歸的原因。再次將藥明康德私有化回歸的過程劃分為私有化和回歸兩個階段,分別以控制權、融資決策以及稅收籌劃三個創(chuàng)新性視角對這兩個階段進行深入剖析,總結其資本運作的成功經驗。最后文章通過對藥明康德私有化回歸前后的財務績效和資本市場反應的分析,驗證了藥明康德私有化回歸的效果。并對計劃...
【文章頁數】: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私有化的控制權研究
1.2.2 私有化的融資決策研究
1.2.3 私有化的稅收籌劃研究
1.2.4 文獻述評
1.3 研究內容與可能的創(chuàng)新
1.3.1 研究內容
1.3.2 可能的創(chuàng)新
第2章 私有化回歸的理論基礎與相關概念
2.1 理論基礎
2.1.1 控制權理論
2.1.2 稅收籌劃理論
2.1.3 信號傳遞理論
2.2 相關概念介紹
2.2.1 核準制與注冊制
2.2.2 中概股與私有化
2.2.3 紅籌架構
第3章 藥明康德私有化回歸背景與動因分析
3.1 藥明康德公司介紹
3.1.1 公司概況
3.1.2 公司的財務狀況
3.1.3 公司在所處行業(yè)的地位
3.2 藥明康德私有化回歸背景
3.2.1 藥明康德在美私有化前的問題
3.2.2 藥明康德回歸國內的政策利好
3.3 藥明康德私有化回歸的動因
3.3.1 實現企業(yè)市場價值最大化
3.3.2 調整企業(yè)戰(zhàn)略搶占國內市場
3.3.3 抑制企業(yè)控制權被稀釋
第4章 藥明康德私有化退市資本運作分析
4.1 私有化退市前后控制權方案
4.1.1 私有化前股權結構被稀釋
4.1.2 私有化退市后創(chuàng)始人持股比例提高
4.2 私有化退市融資決策方案分析
4.2.1 債務融資
4.2.2 股權融資
4.2.3 融資結構
4.3 私有化退市稅收籌劃方案分析
4.3.1 拆除紅籌架構的路徑
4.3.2 拆除紅籌架構稅收籌劃方案
4.4 私有化退市成功的經驗
4.4.1 重視控制權問題
4.4.2 充裕低成本的資金保障
4.4.3 巧妙的稅務方案設計
第5章 藥明康德IPO回歸A股資本運作分析
5.1 實現控制權方案分析
5.1.1 股權結構設計
5.1.2 三個層面實現控制權
5.2 IPO籌備階段的融資決策方案分析
5.2.1 合全藥業(yè)與藥明康德重組
5.2.2 減持藥明生物的股份
5.2.3 合理定價IPO發(fā)行價
5.3 IPO籌備階段的稅收籌劃方案分析
5.3.1 股權激勵的稅收籌劃分析
5.3.2 部分子公司認定高新技術企業(yè)
5.4 回歸A股的成功經驗
5.4.1 實際控制人全方面實現企業(yè)控制權
5.4.2 融資手段多元化
5.4.3 稅收籌劃效果明顯
第6章 藥明康德私有化回歸效果與啟示
6.1 私有化回歸前后的財務績效比較分析
6.1.1 償債能力略有提高
6.1.2 營運能力穩(wěn)中有升
6.1.3 盈利能力穩(wěn)步上升
6.1.4 發(fā)展能力逐步增強
6.2 私有化回歸前后的市場反應比較分析
6.2.1 私有化退市的資本市場反應
6.2.2 回歸后的資本市場反應
6.3 啟示
6.3.1 擬回歸企業(yè)要了解國內政策和設計好資本運作方案
6.3.2 機構投資者應適當把握私有化回歸企業(yè)的投資機會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58609
【文章頁數】: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私有化的控制權研究
1.2.2 私有化的融資決策研究
1.2.3 私有化的稅收籌劃研究
1.2.4 文獻述評
1.3 研究內容與可能的創(chuàng)新
1.3.1 研究內容
1.3.2 可能的創(chuàng)新
第2章 私有化回歸的理論基礎與相關概念
2.1 理論基礎
2.1.1 控制權理論
2.1.2 稅收籌劃理論
2.1.3 信號傳遞理論
2.2 相關概念介紹
2.2.1 核準制與注冊制
2.2.2 中概股與私有化
2.2.3 紅籌架構
第3章 藥明康德私有化回歸背景與動因分析
3.1 藥明康德公司介紹
3.1.1 公司概況
3.1.2 公司的財務狀況
3.1.3 公司在所處行業(yè)的地位
3.2 藥明康德私有化回歸背景
3.2.1 藥明康德在美私有化前的問題
3.2.2 藥明康德回歸國內的政策利好
3.3 藥明康德私有化回歸的動因
3.3.1 實現企業(yè)市場價值最大化
3.3.2 調整企業(yè)戰(zhàn)略搶占國內市場
3.3.3 抑制企業(yè)控制權被稀釋
第4章 藥明康德私有化退市資本運作分析
4.1 私有化退市前后控制權方案
4.1.1 私有化前股權結構被稀釋
4.1.2 私有化退市后創(chuàng)始人持股比例提高
4.2 私有化退市融資決策方案分析
4.2.1 債務融資
4.2.2 股權融資
4.2.3 融資結構
4.3 私有化退市稅收籌劃方案分析
4.3.1 拆除紅籌架構的路徑
4.3.2 拆除紅籌架構稅收籌劃方案
4.4 私有化退市成功的經驗
4.4.1 重視控制權問題
4.4.2 充裕低成本的資金保障
4.4.3 巧妙的稅務方案設計
第5章 藥明康德IPO回歸A股資本運作分析
5.1 實現控制權方案分析
5.1.1 股權結構設計
5.1.2 三個層面實現控制權
5.2 IPO籌備階段的融資決策方案分析
5.2.1 合全藥業(yè)與藥明康德重組
5.2.2 減持藥明生物的股份
5.2.3 合理定價IPO發(fā)行價
5.3 IPO籌備階段的稅收籌劃方案分析
5.3.1 股權激勵的稅收籌劃分析
5.3.2 部分子公司認定高新技術企業(yè)
5.4 回歸A股的成功經驗
5.4.1 實際控制人全方面實現企業(yè)控制權
5.4.2 融資手段多元化
5.4.3 稅收籌劃效果明顯
第6章 藥明康德私有化回歸效果與啟示
6.1 私有化回歸前后的財務績效比較分析
6.1.1 償債能力略有提高
6.1.2 營運能力穩(wěn)中有升
6.1.3 盈利能力穩(wěn)步上升
6.1.4 發(fā)展能力逐步增強
6.2 私有化回歸前后的市場反應比較分析
6.2.1 私有化退市的資本市場反應
6.2.2 回歸后的資本市場反應
6.3 啟示
6.3.1 擬回歸企業(yè)要了解國內政策和設計好資本運作方案
6.3.2 機構投資者應適當把握私有化回歸企業(yè)的投資機會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586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37586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