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師行業(yè)專長、品牌聲譽與分析師盈余預測
本文選題:審計師行業(yè)專長 + 審計師品牌聲譽; 參考:《預測》2017年01期
【摘要】:結合事務所"做強做大"和"品牌建設"的背景,本文以2007~2015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實證檢驗了作為資本市場中信息處理專家的證券分析師在進行盈余預測時,是否會受到由審計師行業(yè)專長和品牌聲譽帶來的高質量審計(會計)信息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審計師具有行業(yè)專長或品牌聲譽時,受其審計的公司,分析師盈余預測的準確度更高、分歧度更低。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的作用路徑存在一定差異。
[Abstract]:In combination with the background of firm "strengthening and becoming bigger" and "Brand Building", this paper takes China's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as a sample from 2007 to 2015, and empirically tests the stock analysts, who are experts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the capital market, in forecasting earnings. Whether or not it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high-quality audi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rought by the auditor's industry expertise and brand reputa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when auditors had industry expertise or brand reputations, companies audited by them had higher accuracy and less divergence in earnings forecasts under other conditions. Further study shows tha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action path between them.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127215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4BGL038)
【分類號】:F239.2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昌南;;西方品牌聲譽形成機理比較及啟示[J];生產力研究;2008年08期
2 付建坤;侯倫;方佳明;;考慮品牌聲譽影響下的在線評論有用性研究[J];軟科學;2014年03期
3 馮岡平;張辰;黃晴;;企業(yè)品牌聲譽危機理論綜述[J];市場營銷導刊;2009年04期
4 金煥民;;增長的秘密[J];中國商貿;2006年05期
5 徐愛軍;陳海波;;保障品牌聲譽 建立完善服務體系——訪廣州陸歐實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夠江[J];新聞天地;2008年09期
6 宋天和;楊威;;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和企業(yè)社會責任[J];企業(yè)研究;2008年03期
7 ;企業(yè)如何有效應用微博展開營銷[J];汽車觀察;2011年07期
8 景奉杰;崔聰;涂銘;;產品傷害危機群發(fā)屬性負面溢出效應研究[J];珞珈管理評論;2012年02期
9 杞人;;樂古浪集團 新業(yè)務的挖掘之道[J];商學院;2005年08期
10 余明陽;劉春章;;基于索洛模型的品牌聲譽形成機制研究[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江曉東;劉晶;;服務承諾和品牌聲譽對消費者購前評價的影響研究[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7年
2 王杏芬;;審計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路徑研究——會計師事務所品牌聲譽視角[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煒;品牌聲譽決定一切[N];經濟日報;2004年
2 東莞理工學院教育培訓中心項目主任 許旭;品牌聲譽經營的“三大軍規(guī)”[N];東莞日報;2012年
3 文言;大品牌聲譽還要自戕到幾時[N];現(xiàn)代物流報;2006年
4 記者 王小萱;激發(fā)全社會參與的活力 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N];中國食品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朱紹云;透視“招生中介”[N];云南日報;2009年
6 記者 鎬豐 肖輝;捍衛(wèi)品牌聲譽[N];消費日報;2005年
7 藍谷酒店管理公司 胡建偉;跨國飯店擴張理論與案例(一)[N];中國旅游報;2009年
8 高福生;頻爆質量丑聞自毀品牌聲譽[N];中國企業(yè)報;2009年
9 PaulBeelen;廣告2.0時代的溝通轉型[N];中國經營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曾峰 孫立新;東海海潮逐浪高[N];中華合作時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雪召;商業(yè)銀行品牌聲譽風險管理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2 盛婷;品牌敏感在品牌聲譽對消費者感知風險關系影響中的調節(jié)效應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5年
3 付建坤;品牌聲譽影響下的在線評論有用性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4 高偉;企業(yè)社會責任與品牌資產之間的關系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5年
5 代立武;高科技品牌聲譽評價與管理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6 韓冰;品牌聲譽對消費者感知面子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戴洪萍;企業(yè)消費者責任、品牌聲譽與企業(yè)的品牌資產關系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8 吳曉惠;企業(yè)社會責任與品牌聲譽、品牌資產關系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年
9 劉帥;品牌犯錯情境下品牌聲譽對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影響[D];重慶工商大學;2013年
10 亓亮;基于事務所合并視角的會計師事務所品牌聲譽溢價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388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838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