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科技進步對經(jīng)濟增長貢獻率的實證研究
【圖文】:
α表示為資金投入量K的函數(shù),α 是資金投入量K的函數(shù),即 α = (fK)。其函數(shù)圖形如圖3-1所示:圖3-1 資金的彈性系數(shù)α 的圖形由圖1不難看出, α = (fK)的圖像是一條不規(guī)則的曲線,在實際中無法判定其變化規(guī)律,因此很顯然不能在實際測算當中將彈性系數(shù)設定為某一固定的常數(shù)。由于曲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較為復雜,且α的值隨著資金投入量的增長而遞減,因此可以選定曲線上的兩點1M 和2M ,將 α = (fK)表達為直線形式。其中1M 和2M 的坐標分別為1 1( x , y )和2 2( x , y ),將α表示為通過點1M 和2M 的直線
20圖4-2 輸入界面對話框Coefficients(a)ModelUnstandardizedCoefficientsStandardizedCoefficients t Sig.B Std. Error Beta2 (Constant) 17.150 14.617 1.173 0.306aK 0.008 0.003 2.106 2.373 0.077rT 0.078 0.043 0.460 1.805 0.145bln(K) -3.108 1.712 -1.511 1.816 0.144dln(L) 1.145 3.806 0.308 0.301 0.279cL -.029 0.073 -0.401 0.394 0.214圖 4-3 數(shù)據(jù)顯著性分析結果圖Model Summary(c)Change StatisticsModel RRSquare R Square ChangeFChangedf1 df2Sig. FChangeDurbin-Watson1 0.991 0.982 0.032 1.744 4 4 0.302 2.692圖 4-4 數(shù)據(jù)相關性分析結果圖根據(jù)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的參數(shù)檢驗,表明變量通過了相關性和顯著性方分析,且模型的系數(shù)均通過了 T 檢驗,因而模型的擬合效果較好,根據(jù)回歸分析結果得到合肥市及各產業(yè) C-D 生產函數(shù)對數(shù)方程如表 4-2 ?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F224;F127;G322.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宏,錢士茹;度量技術進步作用的生產函數(shù)模型的修正及新估算[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6期
2 張繼軍,鄭遠強;海南省政策與技術進步貢獻率的測度分析[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3 高春亮;滬蘇浙經(jīng)濟增長中技術進步的比較分析[J];上海經(jīng)濟研究;2004年05期
4 王元地,潘雄峰,劉鳳朝;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及預測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5年05期
5 王榮;楊曉明;;科技進步對我國經(jīng)濟增長貢獻的實證研究[J];價格月刊;2007年02期
6 吳小玲,王錦功;科技進步作用的測算方法與實證分析[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02期
7 吳強;簡評科技進步貢獻率的兩種主要算法在我國的應用[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0年03期
8 王倩,胡日東;福建省科技進步貢獻率的測算和結果分析[J];三明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2期
9 張道海;何有世;;江蘇省技術進步貢獻率的測算[J];統(tǒng)計與決策;2006年04期
10 程躍秋;溫州技術進步對經(jīng)濟發(fā)展貢獻的測度[J];統(tǒng)計與決策;2005年1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巖芬;科技進步對武漢經(jīng)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2 呂婷婷;科技進步對山東省經(jīng)濟發(fā)展推動作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6849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2684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