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的理論比較
本文選題:公共服務 + 理論��; 參考:《學習論壇》2012年03期
【摘要】:公共服務的理論研究既是公共行政學的熱點問題,也是指導公共服務實踐的重要內容。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公共行政學理論發(fā)展過程中,新公共管理理論和新公共服務理論居于重要地位,兩大理論不但對公共服務理論的演進和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而且對實踐的指導意義也不容忽視。應當從深化理論研究、加強現(xiàn)實指導兩個目的出發(fā),對兩大理論的主要觀點和主張進行回顧、梳理和比較。
[Abstract]: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public service is not only a hot issu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but also an important content to guide the practice of public service. Since the 1970s,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and the new public service theor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e two theories not only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service theory, but also can not be ignored for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practice. From the two purposes of deepen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guidance, this paper reviews, combs and compares the main viewpoints and opinions of the two theories.
【作者單位】: 中共河南省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
【分類號】:D63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瑞昌;;“新公共管理”的合法性與公共性危機[J];東南學術;2002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榮科;艱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澤東領導全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再回顧[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2 范逢春;我國地方政府建設服務型政府述論[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3 侯保疆;市場化視角下的政府公共服務職能運作[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4 黃元龍;;我國政府社會管理的現(xiàn)狀及其完善[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5 李伯華;曾菊新;;農村公共物品供給多元化研究——以江漢平原農村飲水安全為例[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6 方青;農村社會保障的國家責任[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吳寧;當代中國行政倫理價值取向的基礎與特征[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8 方曉利;政策失效與政府經(jīng)濟職能界定[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9 劉力;論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與政治文明建設[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10 史際春,肖竹;公用事業(yè)民營化及其相關法律問題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李彬;;論西方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及其對我國的啟示[A];公共管理研究(1)“公共管理研究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2 龍獻忠;;論高等教育治理視野下的政府角色轉變[A];慶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大會暨2003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3年
3 陸亨伯;謝萍萍;陳棟;;我國公共體育場館民營化經(jīng)營模式的選擇——基于浙江省典型模式的分析[A];第18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體育產業(yè)與體育用品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06年
4 李海龍;陸亨伯;蔣健保;;委托型體育場館年限交接的程序化設計及程序化設計操作模式——以寧波游泳健身中心為例[A];第22屆中國國際體育用品博覽會體育產業(yè)與體育用品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向波;;“新公共服務”浪潮與我國政府職能的新定位[A];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吳次芳;;中國土地政策評價與改革展望[A];“中國城市理性增長與土地政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磊;建設有中國特色黨政關系的理論思考[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2 王傳濤;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黨的領導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3 劉學軍;超越傳統(tǒng)——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4 高融昆;中國海關管理:一個管理學的個案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江龍;政府經(jīng)濟的監(jiān)督理論分析與制度安排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6 尹晨;中國證券市場信息監(jiān)管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7 陳朝龍;中國國企低效率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8 王玉霞;現(xiàn)代企業(yè)兼并理論--研究與探索[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2年
9 周建平;新時期中國文藝管理體制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10 祁型雨;利益表達與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漢杰;證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學;2000年
2 謝春龍;行政合同與我國政府職能轉變[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3 王再祥;知識經(jīng)濟與當代中國共產黨的建設[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4 蘭喜陽;關于新世紀黨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理論思考[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5 段堯清;城市信息水平測評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張珉;政府在企業(yè)并購中的行為分析及其定位[D];湘潭大學;2001年
7 韓瑩瑩;當代中國行政文化變革研究[D];湘潭大學;2001年
8 岳秀紅;轉型期政府利益分析[D];鄭州大學;2001年
9 鄭江濤;論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政府的行政職能[D];鄭州大學;2001年
10 李偉;全球化背景下政府權力的整合[D];鄭州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樂夫;陳干全;;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與社會性之異同析[J];中國行政管理;2002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蕾;;論公共服務型政府構建與公民參與[J];學理論;2011年18期
2 井西曉;;拓展政府網(wǎng)站公共服務的路徑——以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為視角[J];理論探索;2011年04期
3 王成東;;公益類事業(yè)單位改革的路徑選擇——基于西方國家公共服務部門的改革實踐經(jīng)驗[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4 陳茜;;新公共服務理論與服務型政府建設[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5 王菲;;武漢市政府門戶網(wǎng)站研究[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11年09期
6 馬俊飛;;關于事業(yè)單位績效工資改革的思考[J];西安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7 ;成都市全面推進統(tǒng)籌城鄉(xiāng)公共服務體制改革[J];中國機構改革與管理;2011年03期
8 鄭椿;;社會組織理論研究優(yōu)秀成果薈萃——《2010年中國社會組織研究文集》推介[J];社團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9 王立清;;關于政府網(wǎng)站場景式服務的探討[J];電子政務;2011年06期
10 周家明;和志華;;“禮貌的倫理”之生成及消解[J];行政與法;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馮雷鳴;;堅持科學的發(fā)展觀,促進政府公共服務理念創(chuàng)新[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2 白城市行政學院課題組;包忠明;;強化政府服務能力的主要途徑和對策建議[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提高政府執(zhí)行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9·理論�?C];2009年
3 張世賢;;傳統(tǒng)中國的行政管理——孔孟公共服務的觀點[A];北京大學海峽兩岸第二屆公共管理論壇——傳統(tǒng)文化與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王鋒;陶學榮;;政府公共職能的界定與問題分析及對策[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5 謝來位;;公共服務機制的完善思路[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6 肖飛;;略談當前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中的主要問題及改進[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7 ;社區(qū)公共服務:政府社會管理的新載體[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8 周瑞麟;;政府公共服務與政府公共責任之相關性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9 謝菊;;非政府公共組織提供公共服務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10 吳春華;溫志強;;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政府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魏武;公共服務事業(yè)不能適應形勢要求需加強公共服務理論研究[N];中華合作時報;2004年
2 ;扎實完成地名公共服務工程[N];中國社會報;2005年
3 國家行政學院 金竹青;當前我國公共服務中心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8年
4 電腦商報記者 張戈;公共服務商機涌動[N];電腦商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蔡佩瓊;把服務做得更細致更便民[N];深圳特區(qū)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秦小艷;讓公共服務惠及更多市民[N];深圳特區(qū)報;2008年
7 記者 鄭英;市民政局 1970萬福彩公益金購買公共服務[N];深圳商報;2009年
8 任強;積極財政政策與公共服務“減貧”[N];中國財經(jīng)報;2009年
9 劉曉;市領導調研公共服務呼叫中心[N];江陰日報;2009年
10 喻光碧 溫新 記者 李娟;基層公共服務打破社區(qū)界限[N];成都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正巖;中國縣級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嚴明明;論公共服務公平性[D];吉林大學;2012年
3 賈旭東;基于扎根理論的中國城市基層政府公共服務外包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4 袁建輝;政府公共服務中的倫理關系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5 林潔;轉型期我國縣域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6 王昭平;我國二元經(jīng)濟結構轉換中的公共服務改革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7 趙聚軍;中國行政區(qū)劃改革的理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呂中軍;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務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9 杜曉溪;城鄉(xiāng)協(xié)調發(fā)展背景下政府職能轉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備;城市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職能與公眾期望契合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金金;我國鄉(xiāng)鎮(zhèn)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實現(xiàn)途徑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孫曉慧;以電子化公共服務為導向的政務流程再造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3 霍麗姣;基于政府、企業(yè)、社會合作的公共服務提供-PPP模式及其拓展[D];浙江大學;2011年
4 郭軍華;我國政府電子化公共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5 李海燕;我國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服務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0年
6 聶元軍;論我國政府公共服務職能模式的轉變[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7 方蔚瓊;電子政府與公共服務的改善[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8 王會會;非營利組織參與公共服務[D];浙江大學;2010年
9 栗麗;論公共服務視角下的基層行政審批制度改革[D];吉林大學;2011年
10 曾保根;當代中國公共服務市場化論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0699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gongguanlilunwen/206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