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震與人工爆破記錄的時頻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30 02:26
本文關鍵詞:小地震與人工爆破記錄的時頻分析
【摘要】:基于Matlab軟件,編制了對近震記錄進行時-頻分析試驗研究的程序,搜集2006—2008年間首都圈地區(qū)震級介于ML2.4~2.7的5次天然地震和5次人工爆破的27個臺站的寬頻帶記錄,根據(jù)震中距離的相似性挑選5組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地震,分析其時頻特征。對于所有的數(shù)據(jù)都給出其三分向的時頻圖、原始波形圖和頻譜圖,以及水平向和三分向的疊加圖。分析結果表明,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的記錄具有明顯不同的時頻特征,天然地震的時頻呈現(xiàn)出"多峰"特征,而人工爆破的時頻分布則相對"少峰";天然地震的時頻峰值分布在較寬的頻率范圍內(nèi),人工爆破的峰值則分布在頻率較低的相對狹窄的范圍內(nèi)。通過以上實踐,發(fā)現(xiàn)時頻分析在分析不同時間點的頻譜信息以及整個數(shù)據(jù)的時頻分布特點時比傅里葉變換具有優(yōu)勢。
【作者單位】: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山東省地震局;
【關鍵詞】: 時頻分析 天然地震 人工爆破
【基金】:地球所核查項目(072403) 中國地震局三結合課題(161504)
【分類號】:P315;TB41
【正文快照】: 0引言時頻分析是為了對非平穩(wěn)信號進行分析而引入的。如果信號中某些統(tǒng)計量(如頻率)隨時間變化,則稱其為非平穩(wěn)信號。對于此類信號的分析,傅里葉變換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因為傅里葉變換是從整個時域到整個頻域的變換,雖然可以看到詳細的頻率譜,但無法對某一時間段內(nèi)的頻譜進行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夏愛國,劉賢倫;利用烏魯木齊遙測地震臺記錄識別人工爆破與地震[J];內(nèi)陸地震;2002年04期
2 ;利用人工爆破探索山西地殼結構[J];山西地震通訊;1974年01期
3 甘遐榮;;人工爆破觀測點勘選的討論——以會東—蘭坪測線為例[J];四川地震;1984年01期
4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崔鑫;許力生;許忠淮;;低震級地震與人工爆破記錄的時頻分析[A];中國地震學會第14次學術大會專題[C];2012年
,本文編號:7567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7567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