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寒地區(qū)被動房居民開窗行為與熱舒適研究
【圖文】: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工程碩士學位論文感覺、濕感覺、吹風感、期望溫度、人員在室率、開關窗頻率。提出嚴寒地區(qū)被動房自然通風策略和新風策略,改善人體熱舒適。1.3.4 嚴寒地區(qū)居民開窗行為影響因素分析及建模研究利用單變量分析、共線性診斷、歸一化處理等統計方法,確定開窗行為的影響因素,建立開窗概率模型。根據相關性分析原理,,對實測開窗概率值與理論開窗概率值進行相關性分析,檢驗開窗概率模型的準確性。論文主要結構如圖 1-1 所示。
2.1 現場測試2.1.1 調查背景我國嚴寒地區(qū)冬季室外氣溫低,采暖時間長;诘聡粍臃考夹g的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國嚴寒地區(qū)的應用效果如何?哈爾濱屬于我國嚴寒氣候區(qū),過渡季節(jié)時間較短,氣溫升降幅度大、變化快。夏季短暫且涼爽多雨。冬季漫長寒冷。本文選取哈爾濱作為嚴寒地區(qū)代表性城市開展研究。哈爾濱市某被動房(見圖 2-1)為中德合作基于德國被動房技術、在嚴寒地區(qū)建設的第一項被動房示范工程[36]。該項目采用高效復合外墻保溫系統及高效被動房門窗系統,極大限度地減少圍護結構的傳熱損失。同時采用提高建筑物氣密性的構造減少通風熱損失。冬夏季采用天棚和地板輻射供暖(供冷)設施使室內溫濕度處于熱舒適范圍內,全年應用高效熱回收的全置換新風系統以滿足室內居民新風需求。采用地源熱泵系統,夏季輔助供冷,冬季地下車庫供熱,從而保持地源熱泵的冷熱平衡。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U1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朱耀鑫;錢曉倩;錢匡亮;阮方;;基于問卷與模擬探討杭州市辦公建筑人行為模式對能耗的影響[J];建筑科學;2015年10期
2 潘嵩;許傳奇;魏紳;Tarek MHassan;謝浪;熊櫻子;Pieterde Wilde;;北京某高校辦公建筑人員開窗行為研究[J];建筑科學;2015年10期
3 張時聰;徐偉;姜益強;馮威;孫德宇;劉志堅;;“零能耗建筑”定義發(fā)展歷程及內涵研究[J];建筑科學;2013年10期
4 裴智超;曾宇;侯毓;劉兆新;姜瑩;;嚴寒地區(qū)三星級綠色建筑住宅項目——哈爾濱辰能·溪樹庭院綠色建筑實踐[J];建設科技;2012年20期
5 龔旎;張華玲;;醫(yī)院冬季空調工況熱濕舒適需求分析[J];制冷與空調(四川);2012年05期
6 張劍;;建筑朝向和高度對辦公室使用者開窗通風行為的影響研究[J];華中建筑;2011年08期
7 陶然;;Logistic模型多重共線性問題的診斷及改進[J];統計與決策;2008年15期
8 王昭俊;關于“熱感覺”與“熱舒適”的討論[J];建筑熱能通風空調;2005年02期
9 范立新;回歸分析中多重共線性診斷方法[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1994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任曉欣;建筑中人行為動作模型研究與分析[D];清華大學;2015年
2 李蕓;重慶地區(qū)過渡季節(jié)高校學生公寓人員門窗開關行為研究[D];重慶大學;2014年
3 繩曉會;嚴寒地區(qū)農村和城市住宅熱舒適現場測試與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4 范瑞娟;基于蒙特卡羅方法的重慶地區(qū)過渡季節(jié)辦公建筑人員開窗行為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5 李哲;中國住宅中人的用能行為與能耗關系的調查與研究[D];清華大學;2012年
6 于曉牧;logistic回歸多重共線性診斷方法的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陳偉煌;夏熱冬冷地區(qū)夏季熱舒適狀況及居民開窗行為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6214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62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