礫石土層中注漿擴散參數(shù)的研究
本文選題:礫石土 + 注漿模擬試驗; 參考:《巖土力學》2015年S1期
【摘要】:采用注漿模擬試驗與數(shù)值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討了礫石土層中注漿的注漿量、漿液擴散半徑及注漿形成的結(jié)石體抗壓強度等參數(shù)預測計算模型,并設計試驗對其進行了驗證。試驗結(jié)果表明,礫石土層中注漿的注漿量、漿液擴散半徑及結(jié)石體的抗壓強度等參數(shù)預測計算模型計算的注漿量、漿液擴散半徑與注漿結(jié)石體抗壓強度的理論值與試驗實測值間雖分別有10%、5%、10%左右的差異,但均相差不大,因此,可用來預測礫石土層實際注漿工程中的注漿量、漿液擴散半徑及注漿形成的結(jié)石體的抗壓強度等參數(shù)。研究成果不僅可為礫石土層實際注漿工程實踐提供理論支撐,還可為礫石土誘發(fā)的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防災減災提供技術參考。
[Abstract]:By means of grouting simulation tes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the prediction models of grouting quantity, slurry diffusion radius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tone formed by grouting in gravel soil are discussed and verified by design tes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outing amount calculated by the model can be predicted by the parameters such as grouting quantity in gravel soil, slurry diffusion radius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tone body. Although there is a difference of about 10%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the diffusion radius of the slurry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grouting stone body and the measured value of the test, the dif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Therefore, i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grouting quantity in the actual grouting project of the gravel soil. The diffusion radius of the slurry and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stone formed by grout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not only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actual grout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gravel soil, but also provide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gravel soil induced landslides, debris flow and other disasters.
【作者單位】: 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云南亞融礦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51064012,No.l51264018,No.41402272) 云南省省級人培項目(No.KKSY201421016,KKSY201421061) 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重點項目(No.2014Z031)
【分類號】:TU47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姜志偉;對皖南山區(qū)第四紀沖積相礫(卵)石層的工程地質(zhì)性質(zhì)的認識[J];安徽建筑;2002年06期
2 周秉根,李典友;黃山不同類型礫石特性及成因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1期
3 饒錫保,何曉民,劉鳴;粗粒含量對礫質(zhì)土工程性質(zhì)影響的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1999年01期
4 秦鵬飛;符平;王春;王麗娟;;砂礫石土灌漿漿液擴散半徑試驗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4年05期
5 薛興祖,趙先玲;淺談礫質(zhì)土滲透變形試驗[J];吉林水利;2004年02期
6 顧淦臣;國外冰磧土心墻高土石壩的管涌事故——兼論瀑布溝土石壩心墻料的選擇[J];水電站設計;2000年02期
7 劉杰;;尼山和波太基山兩座高土石壩滲透破壞原因分析結(jié)果的異議[J];水電站設計;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懷忠;王汝恒;劉漢峰;郭文;初文榮;;圍壓和固結(jié)應力比對砂卵石土動力特性的影響[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6年05期
2 張譽;孫方;賈彬;王汝恒;;砂卵石土在動荷載作用下的動彈性模量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年06期
3 程曙明;合肥市南淝河橡膠壩廣場燈座地基處理[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2期
4 馮自立;;云南蔣家溝上游重力侵蝕和支溝泥石流形成的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08期
5 韓士標;;壓密注漿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朱澤兵;渝懷鐵路歌樂山隧道洞口滑坡段施工技術[J];地下空間;2002年04期
7 張旭芝,符飛躍,王星華;軟流塑淤泥質(zhì)地層劈裂注漿加固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2003年04期
8 吳全立;耿偉;;超淺埋暗挖隧道穿越名木古樹保護方案的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5年05期
9 孔祥臣;王加龍;劉曉佳;;土石混合料振動擊實特性的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年01期
10 鄧洪亮;謝向文;郭玉松;;公路隧道穿越采空區(qū)注漿加固技術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麗霞;凌賢長;唐亮;張鋒;蔡德所;;新型粘土固化漿液技術性能與應用優(yōu)越性[A];灌區(qū)及水工建筑物防滲抗凍脹技術?痆C];2009年
2 邱俊剛;劉潤田;張忠輝;宋宇宙;;焦家金礦地下水掘進工程防治技術研究[A];2010全國采礦科學技術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蔣碩忠;;我國化學灌漿的發(fā)展與近期展望[A];中國重慶首屆化學灌漿與防水堵漏裂縫控制技術研討會文集[C];2006年
4 梁小強;張可能;趙自亮;;注漿技術在砂卵石地層水平(定)導向鉆進工程中的應用研究[A];2011年非開挖技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李會中;郝文忠;向家菠;翁金望;王團樂;劉振華;;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壩址河床深厚覆蓋層勘探取樣與試驗研究[A];第八屆全國工程地質(zhì)大會論文集[C];2008年
6 湛鎧瑜;;注漿模型試驗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A];2011年全國工程地質(zhì)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方華;;文家溝泥石流源地土體直剪強度特征試驗研究[A];2011年全國工程地質(zhì)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呂士展;汪稔;胡明鑒;沈建華;;冰磧土工程特性研究的現(xiàn)狀、問題及展望[A];2011年全國工程地質(zhì)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王佳權(quán);龍萬學;彭小平;;觸發(fā)因素對滑坡特征的影響研究[A];貴州省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路根奎;;裂隙煤巖體注漿材料優(yōu)化設計研究[A];西部礦山建設工程理論與實踐[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健;樁端后注漿漿液擴散機理及殘余應力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孫克國;注漿控制巖溶隧道突水地質(zhì)災害的機理和模擬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3 朱崇輝;筑壩土料的水利工程性質(zhì)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0年
4 陳輝;超高層建筑樁基礎承載性能的試驗研究與模擬分析[D];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2009年
5 徐望國;加筋強風化軟巖粗粒土路堤填料工程性質(zhì)及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黃戡;裂隙巖體中隧道注漿加固理論研究及工程應用[D];中南大學;2011年
7 郭磊;淺埋暗挖水下隧道管棚作用機理及開挖的擾動效應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8 王炯;唐口煤礦深部巖巷恒阻大變形支護機理與應用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9 郭密文;高壓封閉環(huán)境孔隙介質(zhì)中化學漿液擴散機制試驗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0年
10 王光進;超高臺階排土場散體介質(zhì)力學特性及邊坡穩(wěn)定性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瑞禹;改良風積土物理力學性質(zhì)試驗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2 王玉柱;高壓旋噴樁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的方案優(yōu)化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3 梁經(jīng)緯;粘土固化漿液力學性能研究及在巖溶壩區(qū)防滲帷幕中的應用效果模擬[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4 范波;深部礦井構(gòu)造探測與隨機隙寬裂隙注漿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吳長春;得勝河流域均質(zhì)土壩滲流分析及防滲加固措施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劉剛;高壓噴射灌漿技術及其在病險壩防滲加固中的應用[D];河北工程大學;2010年
7 袁鐵柱;粗粒土的靜力特性試驗研究[D];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8 葉勇;廣州地區(qū)市政道路下淺埋暗挖隧道施工新工藝之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9 楊志全;水泥漿液在小粒徑砂石體中注漿理論及模擬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10 冉景太;粘土水泥漿液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志偉;對皖南山區(qū)第四紀沖積相礫(卵)石層的工程地質(zhì)性質(zhì)的認識[J];安徽建筑;2002年06期
2 周秉根;;黃山第四紀冰緣地貌特征與古環(huán)境分析[J];安徽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2年01期
3 周秉根,李典友;黃山不同類型礫石特性及成因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1期
4 周秉根,李剛,王結(jié)貴,潘玲玲;黃山第四紀泥礫沉積物的成因分析[J];冰川凍土;1992年04期
5 郭熙靈;水布埡工程頁巖風化料級配特性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1996年02期
6 饒錫保,何曉民,劉鳴;粗粒含量對礫質(zhì)土工程性質(zhì)影響的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1999年01期
7 柏春廣,王建;一種新的粒度指標:沉積物粒度分維值及其環(huán)境意義[J];沉積學報;2003年02期
8 張愛華;;高壓噴射灌漿在新疆某水庫除險加固中的應用[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0年05期
9 薛興祖,趙先玲;淺談礫質(zhì)土滲透變形試驗[J];吉林水利;2004年02期
10 崔鵬;泥石流起動條件及機理的實驗研究[J];科學通報;1991年2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順金;砂礫地層滲透注漿的可注性及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明鑒,汪稔,孟慶山,劉觀仕;坡面松散礫石土侵蝕過程及其特征研究[J];巖土力學;2005年11期
2 羅文廣;;礫石土料碾壓設備適應性研究與分析[J];四川水力發(fā)電;2013年05期
3 楊yN,劉國平;海南大廣壩礫石土工程性質(zhì)試驗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4 邢新元;;礫石土在瀑布溝大壩工程中的應用[J];東北水利水電;2009年03期
5 李文波;;某水電站料場礫石土滲透試驗研究[J];價值工程;2013年34期
6 劉辰龍,沙勝玉,劉有,陳雪峰;談礫石土防滲料及在西泉眼土壩的應用[J];黑龍江水利科技;1997年02期
7 薛塞光;劉佳;;寬級配礫石土整體筑壩研究[J];寧夏工程技術;2007年02期
8 ;礫石土寬級配土料在高壩應力狀態(tài)下工程性質(zhì)的研究[J];水電站設計;1996年02期
9 凡少勇;蔣常春;邢新元;張志良;;瀑布溝大壩礫石土開采、運輸及碾壓[J];水力發(fā)電;2010年06期
10 劉寶軍;張立;劉媛;;礫石土料摻合施工工藝[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diào);2010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任建洪;周朝德;姜署芳;;磽磧礫石土直心墻堆石壩填筑的質(zhì)量控制[A];土石壩技術——2008年論文集[C];2008年
,本文編號:20594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2059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