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風機吸力式沉箱基礎復雜荷載作用下極限承載力的有限元極限分析
本文關鍵詞: 海上風電 吸力式沉箱基礎 極限承載力 有限元極限分析 土體-結構裂縫 出處:《土木工程學報》2015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吸力沉箱作為近海大型風機新型基礎形式具有諸多優(yōu)點。極限承載力設計,作為該基礎形式設計階段的關鍵一環(huán),在設計理論和驗算方法方面還不夠完善。利用有限元極限分析,對福建某待建海上風電場的5MW風機吸力式沉箱基礎選型方案進行承載力分析。提出基于極限分析的土體-結構潛在浸水裂縫模型能夠在程序優(yōu)化過程中自動判斷土體-結構界面的浸水裂縫開展。分別給出不同深徑比以及是否允許裂縫開展時吸力沉箱不排水極限承載力的計算包絡圖和安全系數(shù)。將計算結果與經(jīng)驗公式、極限平衡解、塑性上限解和有限元解進行比較,驗證了結果的準確性。分析表明,吸力式沉箱基礎在該工程極限荷載作用下能夠滿足穩(wěn)定性要求。允許存在潛在浸水裂縫時,沉箱極限承載力較不允許時低約3%~11%,二者失效機制和土體塑性區(qū)分布明顯不同。極限狀態(tài)下沉箱內(nèi)部土體是否進入塑性與沉箱深徑比有關;傳統(tǒng)極限平衡法和極限分析多采用桶內(nèi)土體剛性假定,將高估沉箱的極限承載力。
[Abstract]:As a new type of foundation form of offshore large fan, suction caisson has many advantages. The design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is a key link in the design stage of this foundation form. The design theory and checking method are not perfect enough. The finite element limit analysis is used. Carrying capacity analysis of suction caisson foundation selection scheme of 5MW fan in an offshore wind farm to be built in Fujian Province is carried out. A soil-structure potential soaking crack model based on limit analysis is put forward, which can be automatically applied in the process of program optimization. The calculation envelope diagram and safety factor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suction caisson under different depth / diameter ratio and whether cracks are allowed to be carried out are given respectively.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ence in determining the expansion of soaking cracks at the soil-structure interface. Style. The limit equilibrium solution, the plastic upper bound solution and the finite element solution are compar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The suction caisson foundation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tability under the limit load of the project. When the potential immersion cracks are allowed,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caisson is about 311% lower than that of non-allowable caisson foundation. The failure mechanism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lastic zone of soil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between them. Whether the soil in caissons enters plastic or not under the limit state is related to the ratio of depth to diameter of caissons. The traditional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and limit analysis usually adopt the rigid assumption of soil in the bucket, which will overestimate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caisson.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
【基金】:國家留學基金
【分類號】:TU476.1
【正文快照】: 引言海上風電由于資源豐富、噪聲小、風速穩(wěn)定、零污染等諸多優(yōu)點,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傳統(tǒng)的海上風電基礎形式可分為單樁式、多樁式以及重力式。其中,多樁式又分為多樁承臺、三腳架、四腳架和導管架結構。歐洲地區(qū)多采用單樁式、重力式、三腳架式和導管架式,主要分布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志云;欒茂田;楊慶;王忠濤;張其一;;循環(huán)加載條件下吸力式沉箱基礎極限承載力特性分析[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2 李澤;王均星;;基于非線性規(guī)劃的巖質(zhì)邊坡有限元塑性極限分析下限法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年04期
3 楊峰;陽軍生;張學民;趙煉恒;;黏土不排水條件下淺埋隧道穩(wěn)定性上限有限元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S2期
4 黃齊武;黃茂松;王貴和;;基于下限有限元法的條形淺基礎極限承載力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07年04期
5 黃齊武;賈蒼琴;;三維地基極限承載力的數(shù)值極限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07年12期
6 孫曦源;欒茂田;唐小微;;飽和軟黏土地基中桶形基礎水平承載力研究[J];巖土力學;2010年02期
7 李大勇;馮凌云;郭彥雪;曹立雪;;裙式吸力基礎水平承載數(shù)值分析[J];巖土工程學報;2013年S1期
8 朱斌;應盼盼;郭俊科;張文龍;孔德瓊;陳云敏;;海上風電機組吸力式桶形基礎承載力分析與設計[J];巖土工程學報;2013年S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鏡培;唐耀;張飛;;考慮支護結構的軟土基坑抗隆起穩(wěn)定上限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05期
2 楊峰;陽軍生;張學民;趙煉恒;;斜坡地基單側滑移破壞模式及承載力上限解[J];工程力學;2010年06期
3 黎冰;高玉峰;沙成明;童小東;;砂土中吸力式沉箱基礎的最大承載力計算方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6期
4 樂叢歡;丁紅巖;張浦陽;;分艙板對海上風機混凝土筒型基礎承載模式的影響[J];工程力學;2013年04期
5 李春光;朱宇飛;劉豐;鄧琴;鄭宏;;下限問題中基于四邊形單元平衡方程的邊界積分法[J];工程力學;2013年08期
6 秦飛虎;黃文雄;;基于極限分析上限法的地基承載力計算[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3年S2期
7 張佳華;楊小禮;梁橋;張標;孟飛;;非偏壓與偏壓條件下淺埋隧道圍巖壓力的極限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5期
8 胡志平;王旭;羅麗娟;石娜;任翔;;圓形淺基礎地基極限承載力理論公式的改進[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7期
9 黃阜;周凱;凌同華;;基于三維破壞機制的淺埋硐室塌落面上限分析[J];交通科學與工程;2014年03期
10 牛巖;謝良甫;周治宇;王永衛(wèi);;基于上限有限元原理的雙曲線強度折減法[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5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澤;王均星;;基于非線性規(guī)劃的巖質(zhì)邊坡有限元塑性極限分析上限法研究[A];巖石力學與工程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王立忠;舒恒;;Hill穩(wěn)定條件在有限元法計算地基承載力中的應用[A];第十一次全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萬加勤;;基于下限分析和有限元強度折減法的邊坡穩(wěn)定性對比研究[A];《工業(yè)建筑》2015年增刊Ⅰ[C];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國振;吸力錨錨泊系統(tǒng)安裝與服役性狀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2 王國艷;采動巖體裂隙演化規(guī)律及破壞機理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3 徐奴文;高陡巖質(zhì)邊坡微震監(jiān)測與穩(wěn)定性分析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4 黃齊武;基于錐形規(guī)劃理論的數(shù)值極限分析下限法及其應用[D];同濟大學;2007年
5 張志軍;PSA-ANFIS方法及其在礦山巖土工程災害預測中的應用[D];中南大學;2008年
6 舒恒;離岸工程地基基礎承載力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7 楊峰;淺埋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的極限分析上限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8 丁桂伶;京滬高速鐵路柔性荷載下CFG樁復合地基沉降及荷載分擔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9 蔣敏敏;波浪荷載作用下新型防波堤結構與軟土地基相互作用研究[D];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10年
10 黃阜;隧道圍巖塌落機理與錨桿支護結構的上限分析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葛利忠;新型法向承力錨極限承載力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2 陳文強;軟粘土中張緊式吸力錨承載力理論分析與模型試驗[D];天津大學;2010年
3 黃旭;海上風電結構一體化安裝技術的浮運分析[D];天津大學;2012年
4 張小飛;露天礦巖質(zhì)邊坡穩(wěn)定性分析及開挖邊坡角的確定[D];中南大學;2008年
5 楊興旺;方形淺基礎極限承載力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6 張迎賓;邊坡穩(wěn)定性塑性極限分析上限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7 張文龍;近海風機吸力式桶形基礎基于變形控制的復合承載力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8 袁偉;金堆城采礦場北幫高陡邊坡變形機理及穩(wěn)定性分析[D];長安大學;2012年
9 李振慶;循環(huán)荷載作用下桶形基礎工作機理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10 楊子漢;基于飽和與非飽和滲流隧道突水突泥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時衛(wèi)民,鄭穎人,張魯渝;巖石高邊坡的有限元分析及其簡化分析方法[J];地下空間;2001年S1期
2 祝振宇;閆乃凌;;考慮土體剪切作用下桶形基礎水平承載力研究[J];港工技術;2005年04期
3 楊峰;陽軍生;;淺埋隧道圍巖壓力確定的極限分析方法[J];工程力學;2008年07期
4 李大勇;王梅;劉小麗;;離岸裙式吸力基礎在砂土地基中沉貫性研究[J];海洋工程;2011年01期
5 李大勇;劉小麗;孫宗軍;;海上風電塔架基礎的新型吸力錨研發(fā)[J];海洋技術;2011年03期
6 周文東,蘇紅,車靜云;錦州地區(qū)粘性土各向異性對旁壓試驗結果的影響[J];錦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7 李大勇;曹立雪;高盟;劉煒煒;;水平荷載作用下裙式吸力基礎承載性能研究[J];海洋工程;2013年01期
8 姜功良;淺埋軟土隧道穩(wěn)定性極限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1998年05期
9 施曉春,徐日慶,龔曉南,陳國祥,袁中立;桶形基礎發(fā)展概況[J];土木工程學報;2000年04期
10 張建紅,林小靜;深海海洋平臺基礎簡介[J];巖土工程界;2004年1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文龍;近海風機吸力式桶形基礎基于變形控制的復合承載力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令希,鍾萬勰;論固體力學中的極限分析并建議一個一般變分原理[J];大連工學院學刊;1964年01期
2 陳浩然;一般變分原理在構件極限分析中的某些應用[J];大連工學院學刊;1964年01期
3 郝兆星;;均布壓力下波紋管極限分析和試驗[J];沈陽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86年02期
4 錢令希,王志必;結構極限分析和安定分析—溫度參數(shù)法[J];計算結構力學及其應用;1989年01期
5 蔣友諒;;一個極限分析廣義余能原理[J];山東建筑工程學院學報;1991年02期
6 高揚;非連續(xù)流動場中極限分析的廣義變分原理[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1982年01期
7 薛大為;大變形的虛速率原理及極限分析定理[J];北京工業(yè)學院學報;1986年01期
8 袁祖培,鄭耀;正交異性板的極限分析[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1987年04期
9 Jun W. Lee;H. Gordon;Jensen;陳淑英;;利用線性規(guī)劃進行鐵塔的極限分析和設計[J];電力建設;1987年04期
10 唐俊才,徐秉業(yè),汪天庚;立式圓柱殼受液壓作用的權余極限分析[J];四川工業(yè)學院學報;198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洪杰;沈珠江;馬桂云;劉計山;;極限分析原理及其在土工問題中的應用[A];第14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冊)[C];2005年
2 劉應華;岑章志;徐秉業(yè);;三維結構極限分析的數(shù)值方法[A];第三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1994年
3 熊慧而;;結構極限分析理論中的幾個問題[A];第三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1994年
4 張建紅;李鳳;王玉杰;陳祖煜;;水平荷載作用下桶型基礎三維極限分析[A];2006年度海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阮澍銘;張澤華;徐莉;;拉壓強度不同材料的幾種結構的極限分析[A];第四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1995年
6 曹平;Peter Gussmann;李志勇;;巖土工程極限分析的運動單元法[A];面向國民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巖石力學與巖石工程——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五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1998年
7 楊彬;劉應華;岑章志;徐秉業(yè);;含體型缺陷管系結構的上限極限分析[A];第九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卷[C];2000年
8 年廷凱;欒茂田;鄭德鳳;魯志杰;;復雜荷載條件下邊坡穩(wěn)定性的上限極限分析[A];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9 吳本華;桑芝富;;容器開孔支管連接結構的極限分析[A];壓力容器先進技術——第七屆全國壓力容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王志必;;網(wǎng)架空心球節(jié)點的極限分析[A];第二屆空間結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二卷)[C];198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黃齊武;基于錐形規(guī)劃理論的數(shù)值極限分析下限法及其應用[D];同濟大學;2007年
2 孫平;基于非相關聯(lián)流動法則的三維邊坡穩(wěn)定極限分析[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05年
3 陳浩峰;多組載荷下結構極限分析和參考應力確定的數(shù)值方法及工程應用[D];清華大學;199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王雪;結構下限極限分析的一種算法及其實現(xiàn)[D];河海大學;2007年
2 張曉曦;邊坡工程穩(wěn)定性極限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3 付江山;圓形淺基礎地基承載力極限分析與數(shù)值模擬[D];中南大學;2010年
4 高陽;巖質(zhì)地層中隧道塌方范圍的極限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5 姚偉軍;復雜幾何形狀及邊界條件鋼砼薄板非線性有限元極限分析和可視化程序開發(f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年
6 張新;坪西公路邊坡穩(wěn)定分析有限元極限分析上限法[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7 李鳳;吸力式基礎三維極限分析研究[D];清華大學;2007年
8 韓選民;復雜幾何形狀及邊界條件鋼筋混凝土薄板非線性有限元極限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9 趙飛;基于極限分析上限法的圓形基坑抗隆起穩(wěn)定分析[D];重慶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4500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chengjian/1450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