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MV模型的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實證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KMV模型的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實證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現(xiàn)代經濟的核心是金融,而金融活動始終與風險相伴。伴隨經濟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chuàng)新活躍的這三大因素,都將導致全球金融體系的不穩(wěn)定,由于金融風險具有隱蔽性、擴散性、可管理性、周期性等特征,所以金融風險管理就顯得至關重要。 在我國,商業(yè)銀行所面臨的信用風險問題猶為突出,如何盡快提高信用風險管理水平已成為我國商業(yè)銀行面臨的最為緊迫的課題。而KMV模型是一種既基于財務數(shù)據(jù),又基于股票市場數(shù)據(jù)的具有前瞻性的動態(tài)度量模型,克服了傳統(tǒng)的信用度量模型僅依賴財務數(shù)據(jù)的缺陷。 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為使信用模型更適合我國銀行業(yè)信貸風險管理的實際情況,本文重新設定了模型的參數(shù)違約點DP,改進了非流通股的定價問題,加權計算了一年期無風險利率等,并利用我國部分上市公司數(shù)據(jù)對KMV模型在銀行業(yè)的應用做了實證分析。通過分析和比較各種信用風險度量模型,試圖建立適合我國銀行業(yè)實際情況的信用風險模型,從而達到提升我國銀行業(yè)風險管理水準的目的。
【關鍵詞】:KMV模型 信貸風險 預期違約率 期權定價公式 商業(yè)銀行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F224;F832.4
【目錄】:
- 摘要9-10
- ABSTRACT(英文摘要)10-11
- 第一章 緒論11-14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12-13
- §1.3 本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13
- §1.4 本文的研究特色13-14
- 第二章 我國商業(yè)銀行信貸風險管理14-18
- §2.1 信用風險與信貸風險14-15
- §2.1.1 信用風險的概念14
- §2.1.2 信貸風險的概念14-15
- §2.1.3 信用風險與信貸風險的關系15
- §2.2 五級分類的歷史沿革15-16
- §2.3 信貸資產五級風險分類16-17
- §2.4 十二級貸款分類操作17-18
- 第三章 信用風險管理方法概述18-26
- §3.1 傳統(tǒng)的信用風險度量方法18-21
- §3.1.1 專家制度法18-19
- §3.1.2 多元判別分析法19-20
- §3.1.3 Logistic回歸模型20
- §3.1.4 人工神經網絡模型20-21
- §3.2 現(xiàn)代信用風險度量方法21-26
- §3.2.1 信用計量方法(Credit Metrics Model)21-23
- §3.2.2 信用風險附加模型(Credit Risk+)23-24
- §3.2.3 信用組合觀點模型(Credit Portfolio View)24-25
- §3.2.4 穆迪公司的KMV模型25-26
- 第四章 基于期權定價理論的KMV模型及其計算方法26-38
- §4.1 KMV模型的理論基礎26-27
- §4.2 KMV模型的框架27-30
- §4.3 KMV模型的參數(shù)修正及計算30-38
- §4.3.1 DP的估計31-33
- §4.3.2 非流通股的定價33-35
- §4.3.3 無風險利率r的調整35-36
- §4.3.4 預期違約率與違約距離的映射問題36-38
- 第五章 基于中小上市公司的KMV模型實證研究38-44
- §5.1 樣本的選取38
- §5.2 模型的計算38-40
- §5.2.1 KMV模型參數(shù)的計算38-39
- §5.2.2 違約距離DD與預期違約率EDF計算39-40
- §5.3 實證結果分析40-44
- §5.3.1 模型的有效性分析40-42
- §5.3.2 股權分置改革對上市公司信用風險的影響42
- §5.3.3 違約距離的敏感性分析42-44
- 第六章 對商業(yè)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政策建議44-47
- §6.1 加快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和流程建設44-45
- §6.2 逐步實現(xiàn)信貸風險量化管理45
- §6.3 建立大型違約數(shù)據(jù)庫,構建我國的違約距離與預期違約率的映射關系45
- §6.4 建立全方位信貸企業(yè)風險評估系統(tǒng)45-47
- 結論47-48
- 附錄A 相關R程序48-49
- 附錄B 2003年樣本財務數(shù)據(jù)49-52
- 附錄C 2006年樣本計算結果52-55
- 附錄D 職能管理模式與流程管理模式55-56
- 參考文獻56-59
- 致謝59-60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論文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穎;廖肇輝;;內部評級法(IRB)評述及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評級方法的改進建議[J];財貿經濟;2005年12期
2 薛鋒,關偉,喬卓;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度量的一種新方法——KMV[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鄭茂;基于EDF模型的上市公司信用風險實證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5年03期
4 孫小琰;沈悅;羅璐琦;;基于KMV模型的我國上市公司價值評估實證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8年01期
5 魯煒,趙恒珩,方兆本,劉冀云;KMV模型在公司價值評估中的應用[J];管理科學;2003年03期
6 杜本峰;實值期權理論在信用風險評估中的應用[J];經濟經緯;2002年03期
7 姚樹潔,馮根福,姜春霞;中國銀行業(yè)效率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4年08期
8 馬若微;;KMV模型運用于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困境預警的實證檢驗[J];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2006年05期
9 王建穩(wěn);梁彥軍;;基于KMV模型的我國上市公司信用風險研究[J];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08年10期
10 易丹輝,吳建民;上市公司信用風險計量研究——KMV模型及其應用[J];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2004年06期
本文關鍵詞:基于KMV模型的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實證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252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42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