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與影子銀行間風險傳導機制模擬研究
【學位單位】:浙江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6
【中圖分類】:F832.3
【部分圖文】:
圖 3-1 風險傳染途徑知,銀行 2 是銀行 1 的債權銀行,銀行 3 是銀行 2沖擊 I 時,它的所有者權益 E1 會先吸收一部分沖銀行 1 吸收,傳染到此結束。如果 E1<I,銀行 1行 1 的銀行間拆入 IB1 來吸收。由于銀行 1 是銀
γ等于2、2.5和3時無標度網(wǎng)絡的結構變化
圖 3-3 銀行間矩陣B1,B2,B3,B4,B5,B6 代表 6 家銀行,行第一行(0,1,1,1,1,1)中的 0 代表 B1 和 B1 自 B1 分別對 B2、B3、B4、B5 有拆入(B1 的的 0 代表 B1 和 B1 自身之間不存在拆入拆出關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曉雅;;次貸危機背景下影子銀行體系特性及發(fā)展研究[J];生產(chǎn)力研究;2010年11期
2 何海峰;;影子銀行的真身與法鏡[J];金融博覽;2011年02期
3 李揚;;影子銀行體系發(fā)展與金融創(chuàng)新[J];中國金融;2011年12期
4 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金融穩(wěn)定處課題組;;金融穩(wěn)定理事會關于加強影子銀行監(jiān)管的政策建議及對我國的啟示[J];金融發(fā)展評論;2011年08期
5 曹勇;;對影子銀行體系及其管理的幾點思考[J];西南金融;2011年08期
6 賀麗麗;;影子銀行體系的特征與監(jiān)管[J];現(xiàn)代商業(yè);2011年24期
7 胡雪琴;;從風險視角探討影子銀行及其中國化現(xiàn)狀[J];金融管理與研究;2011年09期
8 張遠;;加強我國影子銀行監(jiān)管 防范系統(tǒng)性風險[J];西部金融;2012年02期
9 陳雪雁;;強化金融監(jiān)管力度 遏制“影子銀行”蔓延[J];黑河學刊;2012年05期
10 游春;;中外影子銀行體系的運作機制辨析[J];海南金融;2012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韓陽;美國影子銀行體系與金融危機[D];吉林大學;2016年
2 于菁;中國影子銀行對宏觀經(jīng)濟影響的作用機理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3年
3 張宏銘;中國影子銀行效應、風險及監(jiān)管研究[D];遼寧大學;2014年
4 李睿;利率雙軌制、影子銀行和經(jīng)濟增長[D];山東大學;2015年
5 王玚;影子銀行發(fā)展成因、影響及監(jiān)管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5年
6 宋巍;中國影子銀行風險管理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7 梁珊(Moka Shan Liang);影子銀行對我國宏觀流動性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田;中國影子銀行的功能與風險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4年
2 曹靜;影子銀行的組織形式和監(jiān)管的國際比較及啟示[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3 尹玉迷;中國影子銀行對銀行業(yè)系統(tǒng)性風險的影響研究[D];山東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4 王鶴;中國影子銀行監(jiān)管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5 程鑫;影子銀行資本監(jiān)管的激勵相容機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6 閆璐;影子銀行監(jiān)管中的政府職能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5年
7 趙會芹;影子銀行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5年
8 張璐;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監(jiān)管問題與對策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5年
9 王嚴;中國影子銀行對商業(yè)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分析[D];遼寧大學;2015年
10 董瀟鵬;商業(yè)銀行“影子銀行”業(yè)務風險防范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8781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87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