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及中國對策研究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飛洋;;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及中國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19年09期
2 林小斐;;中國對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對策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6年03期
3 郭盈利;;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及中國對策研究[J];知識經(jīng)濟;2014年06期
4 李杰;徐海燕;;留學生《國際金融》課程考核方式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7年04期
5 張偉;;亞投行對國際金融治理的貢獻、挑戰(zhàn)與發(fā)展建議[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16年11期
6 ;國際金融[J];中國金融家;2017年04期
7 鄢莉;;中國參與國際金融治理的戰(zhàn)略分析[J];價值工程;2015年02期
8 李丹捷;王子一;;國際金融反恐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J];大眾投資指南;2017年01期
9 梁智勇;于婷婷;;全球中央對手方協(xié)會落戶背后的國家博弈[J];金融世界;2017年04期
10 田松麟;;人民幣匯率對物價的影響研究[J];智富時代;2017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逯新紅;;國際金融發(fā)展分析與展望[A];國際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2~2013)[C];2013年
2 丁志杰;田園;;國際金融理論反思與創(chuàng)新[A];《IMI研究動態(tài)》2016年合輯[C];2016年
3 陳衛(wèi)東;;在不確定性中艱難前行——國際金融2016年回顧與2017年展望[A];《IMI研究動態(tài)》2017年上半年合輯[C];2017年
4 陳平;;經(jīng)濟波動,匯率共振,和中國對策——理論反思、數(shù)據(jù)分析、和政策比較[A];2009年春季CCER中國經(jīng)濟觀察(總第17期)[C];2009年
5 張作云;;國際金融和經(jīng)濟危機后我國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A];外國經(jīng)濟學說與中國研究報告(2014)[C];2015年
6 鄂志寰;;推動國際金融架構改革的窗口再度開啟[A];《IMI研究動態(tài)》2016年合輯[C];2016年
7 申羅輝;羅明;;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國際金融創(chuàng)新中心的新機遇研究[A];第十三屆中國軟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7年
8 陳衛(wèi)東;;國際金融協(xié)調制度之痛[A];《IMI研究動態(tài)》2015年合輯[C];2015年
9 Anoop Singh;;金融資產(chǎn)在全球分配在發(fā)生改變[A];《IMI研究動態(tài)》2014年合輯[C];2014年
10 ;中國銀行業(yè)須提升制度關系和手段透明——向松祚在“國際金融透明度發(fā)展論壇”上的講話[A];《IMI研究動態(tài)》2013年合輯[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金融與管理系訪問學者 吳欣望 英國華人青年聯(lián)會金融投資分會會長 李俊辰;國際金融舞臺的中國新角色漸漸清晰[N];上海證券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眾石;中國應積極爭取國際金融“話語權”[N];中國青年報;2012年
3 記者 張嘯;菏澤國際金融商務區(qū)項目簽約儀式舉行[N];菏澤日報;2018年
4 記者 黃鷺;吉港澳暨國際金融合作交流會在長開幕[N];吉林日報;2018年
5 記者 張爽;深化國際金融合作 共創(chuàng)亞洲金融未來[N];中國保險報;2018年
6 記者 付秋實;黃洪:深化國際金融合作 共創(chuàng)亞洲金融未來[N];金融時報;2018年
7 冶蘭英 馬曉瑞;第十二屆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今日開幕[N];深圳商報;2018年
8 ;本報與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聯(lián)合評出2016國際金融十大新聞[N];金融時報;2017年
9 首席記者 賈獻培;昆明將建滇池國際金融小鎮(zhèn)[N];昆明日報;2017年
10 本報記者 劉慧;全球化須建立相應新國際金融架構[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1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趙長峰;國際金融合作中的權力與利益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2 安文波;國際金融格局調整及中國對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3年
3 周帥;國際金融公共產(chǎn)品視角下的全球金融體系治理變革研究[D];遼寧大學;2017年
4 程靜;內陸型國際金融中心演進理論及其應用研究[D];云南大學;2016年
5 張應華;國際金融主導權的形成與轉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彭菲婭;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市場失靈及其數(shù)字化治理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2 梁凱膺;論國際金融創(chuàng)新與借鑒[D];吉林大學;2004年
3 車佳霖;中國“國際金融話語權”構建方略研究[D];青島大學;2016年
4 徐霞松;國際金融標規(guī)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陸丹華;華能國際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案例研究[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
6 陳穎鈺;我國資本項目外匯管理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2年
7 谷凱波;人民幣國際化戰(zhàn)略研究[D];外交學院;2013年
8 劉沖;我國發(fā)展離岸金融市場的路徑及模式選擇研究[D];新疆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9 郭明銳;金融危機的國際政治經(jīng)濟因素分析及中國對策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劉清華;2008年以來中美參與國際金融監(jiān)管體制改革及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6790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67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