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信貸論文 >

中國個人權(quán)證投資者處置效應(yīng)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1-15 16:18
【摘要】:處置效應(yīng)是指投資者較早賣出盈利而較晚賣出虧損的行為。2005年股改開始后權(quán)證被重新引入市場,權(quán)證有更大的漲跌幅且能夠T+0交易,這為我們研究處置效應(yīng)提供了獨特的樣本。通過對某證券公司個人投資者2005—2009年40.8萬筆權(quán)證T+0交易記錄的研究發(fā)現(xiàn):(1)虧損交易的平均持有時間比盈利交易的平均持有時間顯著多出13.2%,在控制相關(guān)因素后處置效應(yīng)仍然顯著;(2)Cox比例風險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盈利權(quán)證被賣出的可能性是虧損權(quán)證被賣出可能性的1.129倍;(3)不考慮交易費用情況下,投資者權(quán)證T+0交易略有盈利,但是扣除交易費用后整體虧損。
[Abstract]:The disposal effect is the behavior of investors selling profits earlier and selling losses later. After the stock reform began in 2005, warrants were re-introduced into the market. Warrants have a bigger rise and fall and can trade T-0. This provides us with a unique sample for the study of disposal effects. Through the study of 408000 trading records of warrants T _ 0 in a securities company from 2005 to 2009, it is found that: (1) the average holding time of loss trading i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profit trading, and the average holding time of loss trading i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profitable trading. After controlling the related factors, the disposal effect is still significant. (2) the results of Cox proportional risk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rofit warrants were 1.129 times more likely to be sold than loss warrants; (3) without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transaction cost, the investor warrant T _ 0 trades a little profit, but after deducting the transaction cost, the overall loss.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8BJY151) 清華—花旗金融教育與研究項目的資助
【分類號】: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新路,張文修;中國股票市場個體投資者“處置效應(yīng)”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05年05期

2 池麗旭;莊新田;王健;;基于IPO交易量對我國投資者處置效應(yīng)的研究[J];管理學報;2008年01期

3 趙學軍,王永宏;中國股市“處置效應(yīng)”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戴志敏,姜宇霏;證券市場異象的行為金融學探討及對我國的啟示[J];商業(yè)研究;2003年04期

2 文全治;機構(gòu)投資者與非機構(gòu)投資者在股票市場的投資行為比較[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4期

3 莫若;;從跨期決策的角度分析“處置效應(yīng)”的原因[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1年02期

4 林松立,唐旭;中國股市動量策略和反向策略投資績效之實證研究[J];財經(jīng)科學;2005年01期

5 莊小歐;;投資者教育與證券市場穩(wěn)定研究——基于非理性行為視角的分析[J];財會通訊;2010年15期

6 張誼浩,陳柳欽;中國行為金融研究綜述[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7 陳曉杰;;滬深300股指期貨仿真交易價格風險實證研究[J];當代財經(jīng);2008年08期

8 龍靜;李延喜;;行為金融述評:淵源、定位與在中國的研究[J];當代經(jīng)濟管理;2011年08期

9 李新路,張文修;中國股票市場個體投資者“處置效應(yīng)”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05年05期

10 臧展;許守進;;信息處理因素及其對中國中小投資者風險決策認知的影響[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學勝;A、H股市場信息傳遞及交叉上市股票價格發(fā)現(xiàn)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劉博;多水平框架下投資者有限理性行為偏差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李冬昕;市場參與者意見分歧與公司融資決策[D];南京大學;2011年

4 楊軍;中國股票市場價格行為實證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5 余沿福;我國股市急跌現(xiàn)象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6 周暉;基于投資者異質(zhì)信念的證券市場盈余公告效應(yīng)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7 張力公;基于投資者有偏信念的中國股票市場風險行為機理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8 宋書彬;中國IPO市場承銷商行為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9 劉杰文;機構(gòu)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效率影響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史永東;資本市場中的投機泡沫、羊群行為和投資者心理[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耀輝;我國小麥期貨市場有效性的實證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饒貴添;股票市場價值函數(shù)實證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王謙才;創(chuàng)業(yè)投資與IPO抑價的關(guān)系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王丹;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行為對股票市場波動的影響[D];浙江工商大學;2010年

5 張靈;證券投資基金對我國股票市場穩(wěn)定性的影響研究[D];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0年

6 杜微微;中國機構(gòu)投資者處置效應(yīng)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張穎;農(nóng)戶銷售決策能力的實驗檢驗[D];吉林大學;2011年

8 李帥;我國證券市場噪聲交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9 賀超龍;基于行為金融理論的投資者行為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葉卉宜;機構(gòu)投資者情緒對基金持股影響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新路,張文修;中國股票市場個體投資者“處置效應(yīng)”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05年05期

2 何基報;魯直;;什么影響著投資者選擇賣出或繼續(xù)持有?[J];管理科學學報;2006年06期

3 趙學軍,王永宏;中國股市“處置效應(yīng)”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01年07期

4 攀登,施東暉,曹敏;中國個人投資者采用股價趨勢交易策略的經(jīng)驗研究[J];世界經(jīng)濟;2003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玉軍;劉建才;;對證券投資中處置效應(yīng)的行為金融學解釋[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2 陳端穎;;前景理論在績效評估中的應(yīng)用[J];甘肅農(nóng)業(yè);2006年11期

3 吳昕芯;陳遙根;;期望效用理論與前景理論之比較[J];商場現(xiàn)代化;2007年15期

4 施海燕;施放;;期望效用理論與前景理論之比較[J];統(tǒng)計與決策;2007年11期

5 楊青;;證券市場個人投資者特征對處置效應(yīng)的影響[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6 林狀;彭民;;非期望效用理論的發(fā)展歷程評述[J];企業(yè)技術(shù)開發(fā);2009年07期

7 任穎;;前景理論和現(xiàn)代管理實踐[J];經(jīng)營管理者;2010年05期

8 丁際剛,蘭肇華;前景理論述評[J];經(jīng)濟學動態(tài);2002年09期

9 陳紹勝;;前景理論與中國開放式基金的實證檢驗[J];證券市場導報;2006年01期

10 韓士民;王建瓊;楊順鑄;袁曉平;李志強;;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分析——基于前景理論的審計獨立性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shù)版);2007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潔;朱建軍;劉思峰;;基于前景理論的隨機概率信息群集結(jié)模型研究[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張旭;陳森發(fā);;惡劣天氣下的用戶出行路徑選擇行為建模[A];江蘇省系統(tǒng)工程學會第十一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王瑋瑋;;“蟻族”產(chǎn)生之行為經(jīng)濟學分析[A];2010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鄭剛;郭傳tx;彭歆;;涎腺腺樣囊性癌患者的預后指數(shù)模型建立[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shù)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李慧斯;;網(wǎng)絡(luò)購物背景下“前景理論”的發(fā)展——風險偏好及風險決策[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周洪雨;;認知需求對個體在框架中反應(yīng)的影響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胡軍華;周益文;;基于前景理論的多準則決策方法[A];2009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2)[C];2009年

8 于躍明;王貴英;周超熙;丁瑞;劉鴻章;李會欣;;結(jié)直腸癌術(shù)后患者Cox模型預后分析—1998~2006年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隨機抽樣研究[A];第五屆全國中醫(yī)藥免疫學術(shù)研討會——暨環(huán)境·免疫與腫瘤防治綜合交叉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9 劉詠梅;彭民;李立;;基于前景理論的隨機市場需求訂貨模型研究[A];2009中國控制與決策會議論文集(2)[C];2009年

10 艾勤;胡竹菁;;個體和情景因素對風險決策行為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翔;用“前景理論”提升績效管理[N];中國石化報;2007年

2 采寫:本報記者陳春艷 評點:本報記者馬海鄰;用幸福衡量財富[N];解放日報;2003年

3 董偉;幸福的比較效益[N];浙江日報;2006年

4 饒恒毅 徐四華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心理學家看金錢:“令人成癮的藥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陳雪頻;奚愷元:如何由發(fā)展經(jīng)濟來提高幸福[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5年

6 王國成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shù)量經(jīng)濟與技術(shù)經(jīng)濟研究所;行為屬性、實驗方法與經(jīng)濟學當代視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公司總經(jīng)理 但斌;焦慮的中國[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9年

8 江先周;基金應(yīng)實行靈活管理費模式[N];中國證券報;2003年

9 胡希寧 鮑永升 薛世斌;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為什么授予心理學家?[N];學習時報;2003年

10 黃小波;期價不是《乖寶寶》[N];期貨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華東;基于前景理論的資產(chǎn)證券化模型與實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張海峰;前景理論、波動不對稱與資產(chǎn)定價[D];天津大學;2011年

3 余紅梅;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診斷及預測有關(guān)問題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1年

4 王偉域;稅收遵從:從理性到現(xiàn)實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何飛;基于Kahneman前景理論的風險規(guī)避與風險尋求決策的腦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6 趙凜;基于“前景理論”的出行決策模型及ATIS仿真實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7 周維;決策偏誤認知控制模型研究及其應(yīng)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8 許評;基于有限理性的個人納稅人遵從決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9 楊建池;Agent建模理論在信息化聯(lián)合作戰(zhàn)仿真中的應(yīng)用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7年

10 孫多勇;突發(fā)性社會公共危機事件下個體與群體行為決策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琦;基于前景理論的模糊多準則決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張海燕;基于前景理論的路徑選擇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3 劉欣遠;基于前景理論的職務(wù)舞弊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4 李秀恒;前景理論與股價的短期預測研究[D];廣東商學院;2012年

5 蘇宇;基于前景理論的隨機模糊多屬性決策方法的研究[D];山東經(jīng)濟學院;2011年

6 侯亞麗;擁擠收費背景下基于前景理論的出行路徑選擇模型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王倩;基于累積前景理論的隨機網(wǎng)絡(luò)交通流量分配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8 李甜甜;基于第三代前景理論的報童問題參考點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9 胡瑤欣;基于累積前景理論的夠物出行出發(fā)時刻選擇模型[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10 楊柳;基于前景理論的隨機多準則決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233379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33379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eec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