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約束、政府干預與城市商業(yè)銀行風險承擔
[Abstract]:Based on the financial data of commercial banks in major cities of China from 2001 to 2009,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market constrai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ice mechanism and quantitative mechanism, and finds that market mechanism does not effectively constrain bank risk. On the contrary, th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mechanism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risk of the bank, and to some extent, th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mechanism replaces the role of the market restraint mechanism. In areas with poor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strong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he market constraint mechanism is completely ineffective, while in the areas where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s good and th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s relatively weak, the market price constraint mechanism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risk of banks. Bank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risk and size are subject to different effects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market restraint. Therefor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external public governance environment while perfecting the internal risk control mechanism.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銀行治理研究中心;山東大學經(jīng)濟學院金融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07JJD630002),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NCET-10-0517)” 山東大學自主創(chuàng)新基金(IFW09147),山東大學“985”項目“金融理論與政策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分類號】:F832.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建軍;;我國城市商業(yè)銀行與地方政府關系[J];財經(jīng)科學;2010年05期
2 許友傳;何佳;;隱性保險體制下城市商業(yè)銀行的市場約束行為[J];財經(jīng)研究;2008年05期
3 許友傳;;信息披露、市場約束與銀行風險承擔行為[J];財經(jīng)研究;2009年12期
4 陳抗;Arye L.Hillman;顧清揚;;財政集權與地方政府行為變化——從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J];經(jīng)濟學(季刊);2002年04期
5 李維安,曹廷求;股權結構、治理機制與城市銀行績效——來自山東、河南兩省的調(diào)查證據(jù)[J];經(jīng)濟研究;2004年12期
6 夏立軍,方軼強;政府控制、治理環(huán)境與公司價值——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J];經(jīng)濟研究;2005年05期
7 巴曙松,劉孝紅,牛播坤;轉型時期中國金融體系中的地方治理與銀行改革的互動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05期
8 許友傳;何佳;;不完全隱性保險政策與銀行業(yè)風險承擔行為[J];金融研究;2008年01期
9 何賢杰;朱紅軍;陳信元;;政府的多重利益驅動與銀行的信貸行為[J];金融研究;2008年06期
10 李維安;邱艾超;;國有企業(yè)公司治理的轉型路徑及量化體系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燦德;;利益集團與我國銀行制度變遷[J];北方經(jīng)濟;2006年20期
2 張劍;于久洪;;存款人對我國商業(yè)銀行市場約束力的實證研究[J];北京市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佟錦霞;;存款保險制度在我國的發(fā)展[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7年10期
4 耿同勁;;顯性化:我國存款保險制度的未來演進[J];商業(yè)研究;2010年07期
5 程永林;;財政分權、經(jīng)濟增長與強制性制度變遷[J];商業(yè)研究;2011年02期
6 潘瑞姣;王賽德;;中國式財政分權下的地方政府支出[J];商業(yè)研究;2011年03期
7 何小楊;;盈余管理與企業(yè)債務期限結構[J];商業(yè)研究;2011年05期
8 徐華;謝寧;劉平;;我國產(chǎn)險公司特許權價值自律效應的實證分析[J];保險研究;2010年06期
9 潘林;;國有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的問題研究[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10 劉立;;論上市公司的不公平關聯(lián)交易[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魏建;王安;彭濤;;政府權力結構與中國經(jīng)濟增長[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王鳳榮;任萌;張富森;;政府干預、治理環(huán)境與公司控制權市場的有效性——基于地方國有上市公司并購的經(jīng)驗證據(jù)[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祝繼高;陸正飛;;產(chǎn)權性質(zhì)、持股銀行與經(jīng)濟后果研究[A];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rporate Finance and Governance in Emerging Markets[C];2009年
4 楊德明;;媒體為什么會報道上市公司丑聞?[A];2010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5 陳冬華;李真;新夫;;產(chǎn)業(yè)政策與公司融資——來自中國的經(jīng)驗證據(jù)[A];2010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魏志華;李常青;王毅輝;;家族控制、法律環(huán)境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zhì)量——來自深交所的證據(jù)[A];資本市場會計研究——第八屆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林志軍;劉明;;從公司治理的視角看中國上市公司審計師變更的影響因素[A];當代會計評論(第1卷第2期)[C];2008年
8 新夫;陳冬華;;盈余質(zhì)量、制度環(huán)境與權益資本成本——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A];當代會計評論(第2卷第1期)[C];2009年
9 劉浩;楊爾稼;李灝;孫錚;;公允價值計量與高管薪酬契約的動態(tài)調(diào)整[A];中國會計學會會計基礎理論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董泓;;農(nóng)地轉非農(nóng)地:中央與地方博弈分析[A];2008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曉艷;公司治理與大股東的掏空和支持[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竇森;基于股權合作的FSFDI技術溢出效應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張長海;企業(yè)影響力、會計穩(wěn)健性與資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學;2010年
4 江金鎖;市場環(huán)境、實際控制人控制方式與負債治理效應[D];暨南大學;2011年
5 龍建輝;銀行監(jiān)督與公司治理效率[D];浙江大學;2011年
6 王曉楓;我國城市商業(yè)銀行競爭力綜合評價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7 曲春青;管理者過度自信對公司金融決策影響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8 徐萌娜;股權分置改革對民營上市公司大股東控制權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9 何蛟;中國商業(yè)銀行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10 鐘海燕;中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投資行為及效率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玉東;區(qū)域行政壟斷對中國生產(chǎn)性服務業(yè)效率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美珍;監(jiān)管壓力對商業(yè)銀行風險承擔行為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張滿飛;基于超效率DEA法的省級政府投資效率評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曾珍;中國商業(yè)銀行董事會特征與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5 朱芳香;中國上市公司過度投資的形成機理與實證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6 付娟;我國商業(yè)銀行操作風險的成因分析[D];湘潭大學;2010年
7 毛穎妮;商業(yè)銀行人員型操作風險防范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8 劉艷青;基于利益相關者視角的我國商業(yè)銀行績效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徐楚錕;政府引導下的低碳經(jīng)濟融資方式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10 彭江;我國A股市場定向增發(fā)股價效應及影響因素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學忱,趙新樂,宋博,劉慎中,翁占坤,陳光;熱障型內(nèi)燃機活塞設計[J];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2 何問陶,鄧可斌;中國上市銀行資本充足率信號效應實證研究[J];財經(jīng)論叢(浙江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3 辛子波,張日新;地方政府干預地方銀行行為分析[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1年12期
4 周立;漸進轉軌、國家能力與金融功能財政化[J];財經(jīng)研究;2005年02期
5 何光輝;;道德風險與存款保險額度的市場決定[J];財經(jīng)研究;2006年01期
6 許友傳;何佳;;隱性保險體制下城市商業(yè)銀行的市場約束行為[J];財經(jīng)研究;2008年05期
7 李霞;從“隱形保險”到存款保險[J];財經(jīng)研究;1999年06期
8 王廷科,張旭陽;商業(yè)銀行的治理結構及其改革問題研究[J];財貿(mào)經(jīng)濟;2002年01期
9 周立;改革期間中國國家財政能力和金融能力的變化[J];財貿(mào)經(jīng)濟;2003年04期
10 潘新興;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問題研究綜述[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03年0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中國城市商業(yè)銀行研究》課題組;[N];金融時報;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游桂云;桑丹丹;張蕾;趙智慧;;基于RV模型的我國存款保險費率模擬測算[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韓宗曉;;淺析CRM在城市商業(yè)銀行的應用[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6期
3 張其廣;汪紅纓;王鐘慧;;商業(yè)銀行財務風險管理創(chuàng)新[J];綠色財會;2011年08期
4 吳曉勇;;淺談影響城市商業(yè)銀行今后發(fā)展的因素[J];金融經(jīng)濟;2005年20期
5 韓璐;朱秀華;;監(jiān)管壓力下商業(yè)銀行資本與風險行為分析[J];征信;2011年03期
6 關文杰;;淺談我國城市商業(yè)銀行的發(fā)展[J];環(huán)渤海經(jīng)濟w,
本文編號:21965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19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