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投資者行為模式及對市場定價效率的影響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 investor behavior model and capital market pric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 behavior model in China. Using the stock holding data of the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s, the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the fund holding behavior and the stock holding change on the pricing efficiency of the capital market. It is found that the stock holding and stock holding change behavior of China's securities investment funds can improve the pricing efficiency of the capital market as a whole.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分類號】:F224;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徐捷;肖峻;;證券投資基金動量交易行為的經驗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2 陳浩;中國股票市場機構投資者羊群行為實證研究[J];南開經濟研究;2004年02期
3 祁斌;袁克;胡倩;周春生;;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的實證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6年12期
4 王磊;陳國進;;機構投資者動量交易與市場效率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09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肖迎春;中國A股市場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羊群行為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玲玲;周黎;;我國一般開放式基金與LOF基金羊群行為比較研究[J];北方經濟;2009年24期
2 胡海峰;宋李;;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的實證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3 郝東洋;;我國行為金融研究發(fā)展、現(xiàn)狀及思考[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4 余學斌;戢濤;張秀娟;周娟;周璇;;金融危機背景下的散戶投資策略[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09年08期
5 鄒宇帥;田存志;;證券投資基金交易行為與股價穩(wěn)定[J];南方金融;2010年05期
6 文華;;發(fā)展中國家股票市場的動量效應[J];國際金融研究;2010年08期
7 薛求知;李茜;;機構投資者對企業(yè)國際化的影響研究——來自2004~2007年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證據(jù)[J];國際商務研究;2010年01期
8 陳瑞雪;;羊群行為的動機:基于圖論的模型分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06期
9 李濟生;;中國股市波動影響因素分析[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10 邱海平,劉慶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的羊群行為分析[J];廣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舒建平;楚爾鳴;;我國股市羊群行為的演化與時間尺度效應:1997-2008[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2 劉永澤;唐大鵬;;社;鸪止蓵嬓畔⒌氖袌龇磻谥袊Y本市場數(shù)據(jù)[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入芳;開放式基金對股市波動性的影響機理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2 李根;適應、演化與金融市場動態(tài)[D];天津大學;2010年
3 伍兵;中國證券公司投資行為偏差的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4 向銳;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行為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5 李有星;中國證券非公開發(fā)行融資制度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6 賈男;中國股市噪音交易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宋玉;機構投資者持股、信息優(yōu)勢與市場反應[D];廈門大學;2007年
8 禹湘;基于慣性效應的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行為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9 方桂榮;投資基金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10 王景;異質信念、賣空限制與股價行為[D];廈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文嬌;中國金屬期貨市場羊群行為的實證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張靈;證券投資基金對我國股票市場穩(wěn)定性的影響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10年
3 周嵐;基于訂單流不平衡的股票價格形成與價格發(fā)現(xiàn)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4 楊時武;基于進化博弈論的證券市場投資者結構分析[D];湖南大學;2009年
5 佘靜;證券投資基金對我國股票市場波動性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計國忠;中國上市公司大股東控制權私有收益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湯華;基于行為金融學范式的投資者羊群行為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8 冉建宇;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定價方式的效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9 尚賽男;動量策略、逆向策略在中國股市的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10 張丹;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實證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瑾,侯曉陽;中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04年06期
2 劉星;邱華政;;中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的羊群行為實證研究[J];廣西金融研究;2006年05期
3 徐東;劉志陽;徐奉臻;;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的實證分析(1999~2004)——基于LSV和時間序列的研究[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12期
4 徐安軍;QFII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與對策[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5 趙彥志;王慶石;;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6 胡赫男;吳世農;;我國基金羊群行為:測度與影響因素[J];經濟學家;2006年06期
7 孫培源,施東暉;基于CAPM的中國股市羊群行為研究——兼與宋軍、吳沖鋒先生商榷[J];經濟研究;2002年02期
8 杜莉,王鋒;證券投資基金羊群行為及其市場影響分析[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03期
9 徐捷;肖峻;;證券投資基金動量交易行為的經驗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7期
10 祁斌;黃明;陳卓思;;機構投資者與股市波動性[J];金融研究;2006年0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升;中國A股市場羊群行為的實證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映照;郭娟;;前十大股東中機構投資者持股對上市公司績效影響分析——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11年20期
2 郭英杰;;論機構投資者的社會責任[J];中國商法年刊;2009年00期
3 李俊英;;論機構投資者由消極股東向積極股東的轉變[J];財會通訊;2011年20期
4 王勇;;淺析法治與法治政府[J];商業(yè)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5 曹建新;龔練;;機構投資者持股與上市公司派現(xiàn)相關性研究[J];商業(yè)會計;2011年26期
6 王歌;;機構投資者套利限制研究[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7 王彩萍;鄧寶瀅;;機構投資者持股的旅游上市公司特征分析[J];旅游論壇;2011年03期
8 羅棟梁;;機構投資者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率關系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06期
9 雷倩華;柳建華;季華;;機構投資者、內幕交易與投資者保護——來自中國上市公司資產注入的證據(jù)[J];金融評論;2011年03期
10 李善民;王媛媛;王彩萍;;機構投資者持股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響的實證研究[J];管理評論;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海燕;孫健;;監(jiān)督或無為:異質機構投資者對代理成本的影響[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姚頤;劉志遠;;機構投資者可以成為大股東的制衡力量嗎?[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2006年年會暨第19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3 于李勝;王艷艷;楊麗彬;;投資者特征與盈余公告后的漂移現(xiàn)象(PEAD)[A];中國會計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6年
4 唐松蓮;袁春生;;投資者或投機者:從持股行為與公司業(yè)績關系看機構投資者治理角色[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5 尹哲;;積極股東主義、控制權安排與中小企業(yè)成長性——基于中小企業(yè)板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伊志宏;李艷麗;江軒宇;;機構投資者具有監(jiān)督作用嗎——來自股權激勵宣告公司的證據(jù)[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7 黃興年;;國有企業(yè)集團建設中合格監(jiān)督制約主體條件的分析[A];第七屆國有經濟論壇“大型國有企業(yè)集團公司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金蓮花;張志花;;機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響——來自滬市A股的經驗證據(jù)[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9 高雷;張杰;;控股股東、機構投資者與現(xiàn)金股利[A];第四屆(2009)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10 張健;劉斌;;應計異象與機構投資者交易行為[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中秋;“中國頭寸”海外巨虧難題待解[N];中國證券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蔣曄;房地產市場需要機構投資者[N];證券時報;2005年
3 欣華;大力發(fā)展多元化機構投資者[N];期貨日報;2008年
4 王艷偉;張育軍:機構投資者穩(wěn)定市場之路依然漫長[N];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楊晶;逾四成機構投資者倉位不足五成[N];上海證券報;2008年
6 楊斯媛;東亞銀行人民幣債香港受熱捧[N];第一財經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徐銳;整合預期受追捧 機構投資者爭相入駐“新湖系”[N];上海證券報;2009年
8 陳奇;機構投資者不應忘記社會責任[N];中國證券報;2009年
9 高明華;機構投資者為何不愿參與公司治理[N];首都建設報;2010年
10 本報兩會報道組;賀強:必須進一步壯大機構投資者[N];上海證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世勇;制度約束、大股東代理與機構投資者持股選擇[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9年
2 汪忠;基于機構投資者視角的目標公司治理評價及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3 劉杰文;機構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效率影響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4 劉奕均;金融危機背景下的機構投資者與公允價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5 趙利人;中國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6 林文生;信息不對稱條件下機構投資者的行為與監(jiān)管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7 張清;機構投資者介入上市公司治理的機制和績效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8 蔣露洲;機構投資者與股票市場之間的微觀機理分析[D];復旦大學;2003年
9 陳仲民;機構投資者與公司治理結構[D];吉林大學;2005年
10 魏巍;機構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效率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高;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的行為模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2 孔順軍;機構投資者的交易行為模式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3 吳琳娜;機構投資者與金融期貨市場的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7年
4 周雅;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法律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5 裴崇毅;機構投資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探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6 張霞;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法律問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7 閆惠;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問題的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8 孟靜怡;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惰性問題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08年
9 王帥;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10 蒙惠芳;我國機構投資者與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1373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2137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