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投資者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率關系研究
本文選題:機構投資者 + 一股獨大。 參考:《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06期
【摘要】:在我國,機構投資者已經成為證券市場中的重要力量,機構投資者在選擇股票時,保持了應有的理性。本文研究發(fā)現:總體上而言,我國的機構投資者的持股量與第一大股東持股量成反比關系。但也有例外:當第一大股東持股量很大或者很小時,機構投資者持股量都很小,機構投資者持股量與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成倒"U"型關系,表現出理性的選股策略。但是,機構投資者選股時并不關心上市公司的公司規(guī)模、盈利能力、風險水平和發(fā)展能力等指標。
[Abstract]:In China,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the securities market. It is found that, in general, the ownership of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in China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at of the largest shareholders. However, there are exceptions: when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holds a large or small amount of stock,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 holds a very small amount,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 investor holding stock to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is inversely "U", showing a rational stock selection strategy. Howeve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do not care about the company size, profitability, risk level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作者單位】: 徐州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江蘇省教育廳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機構投資者與上市公司治理的實證研究”(項目編號:08SJD6300049) 徐州師范大學優(yōu)秀青年骨干教師培養(yǎng)計劃(項目編號:XGG2007024);徐州師范大學科研啟動基金(項目編號:KY2007031)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黃郡;;機構投資者持股特征的實證分析[J];南方金融;2006年09期
2 趙德武,馬永強;決策能力、風險偏好與風險資本[J];會計研究;2004年04期
3 孫永祥,黃祖輝;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與績效[J];經濟研究;1999年12期
4 肖星,王琨;證券投資基金:投資者還是投機者?[J];世界經濟;2005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致平,董梅生,肖轉喬;公司治理結構的內部機制與績效的關系[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2 陳晉平;中國上市公司控股權交易特征實證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年01期
3 鄧菊秋;論中國上市公司的治理機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4 王斌,袁琳;論競爭性股權結構與機構投資者在企業(yè)改革中的角色——從“所有者缺位”到“機構投資者補位”[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5 張華,鄢華;企業(yè)股權集中度的決定因素[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6 陳鷹,管萍;從股權結構談上市公司治理[J];商業(yè)研究;2002年17期
7 付強,吳娓;投機傾向下的股權結構變遷[J];商業(yè)研究;2004年05期
8 李文強;管理層持股對公司績效影響的研究評述[J];商業(yè)研究;2004年07期
9 宋力,胡穎;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再融資行為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4年18期
10 趙一夫,田志宏;我國企業(yè)融資結構研究中價值目標定位新思路[J];商業(yè)研究;2004年1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曙光;楊如彥;;揭穿公司面紗的經濟學原理[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董直慶;王林輝;;權力制衡和“控制權回報”——我國農村村莊經濟組織公司治理結構分析[A];2005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一部分)[C];2005年
3 戰(zhàn)勇;;企業(yè)控制者尋租緊縮與政府最優(yōu)執(zhí)法信號的選擇[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王鳳榮;談兆娜;;基于區(qū)域經濟的公司績效:對山東、浙江、廣東的對比分析[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孫飛;蒲實;;構建中國信托業(yè)高能多元優(yōu)化治理模式[A];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Li Jin Li Shiming Xiong Xiaozhou Management Schoo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China, 610054;Tunneling Behavior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hinese IPO Firms[A];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C];2007年
7 董南雁;張俊瑞;;股權結構對審計意見類型的影響:一個實證檢驗[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江偉;肖珉;;大股東控制下的資本結構決策[A];公司財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戴璐;孫茂竹;;控股股東對上市公司價值的影響——基于大股東實際控制度的評價[A];公司財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王永海;郭軍英;方明;;投資者保護、現金流量控制與公司價值[A];轉型經濟下的會計與財務問題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春立;企業(yè)資本結構戰(zhàn)略[D];天津財經學院;2000年
2 李義超;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3 程書萍;中國上市公司融資結構研究[D];河海大學;2001年
4 趙迎琳;企業(yè)上市:從控制均衡到市場均衡的制度變遷[D];西北大學;2000年
5 晏艷陽;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D];中南大學;2001年
6 張崗;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D];西北大學;2002年
7 段亞林;論大股東股權濫用[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應飛虎;信息失靈的制度克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9 華錦陽;轉型期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的關聯(lián):理論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10 朱筠笙;公司控制權轉讓的效率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雅蓓;西方各國公司治理結構比較及對中國國有企業(yè)改革的啟示[D];河北大學;2000年
2 彭紹宗;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優(yōu)化問題探討[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3 王家華;國家股上市流通的可行性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0年
4 羅曉捷;論敵意收購及其法律規(guī)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0年
5 徐屹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失真問題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6 郭春麗;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研究[D];河南大學;2001年
7 張秀明;上市公司股權結構關系的分析[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1年
8 王積田;中國上市公司經營業(yè)績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01年
9 陶鸝春;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與融資行為研究[D];暨南大學;2001年
10 李春磊;中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的產業(yè)透視[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曙光;控制內部人控制[J];經濟研究;1996年06期
2 陳小悅,肖星,過曉艷;配股權與上市公司利潤操縱[J];經濟研究;2000年01期
3 沈維濤,黃興孿;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績的實證研究與評價[J];經濟研究;2001年09期
4 呂煒;論風險投資機制的技術創(chuàng)新原理[J];經濟研究;2002年02期
5 鄭安國;論風險投資的八大關系[J];金融研究;2000年04期
6 張小蒂,李風華;風險資本市場理論及其對我國中小型科技企業(yè)發(fā)展的啟示[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傅強;邱建華;;機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治理的影響[J];商業(yè)研究;2010年02期
2 于鵬;;機構投資者行為——“用手投票”還是“用腳投票”[J];經營管理者;2010年01期
3 ;申銀萬國:消費也能進攻[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10年01期
4 覃麗華;邵曉焱;;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有效性軌跡變化探析——來自房地產行業(yè)的歷史證據[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5 杜娟;;皮海洲:投資者要學會空頭思維[J];中國信用卡;2010年01期
6 劉紀鵬;劉妍;;中國產權制度轉軌中的法經濟學思考[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7 黃清;;價值創(chuàng)造型IR初探[J];首席財務官;2010年01期
8 伊志宏;李艷麗;高偉;;機構投資者與公司治理國外文獻綜述[J];商業(yè)研究;2010年03期
9 金韶青;;把握好跨年度的紅包行情[J];股市動態(tài)分析;2010年04期
10 薛求知;李茜;;機構投資者對企業(yè)國際化的影響研究——來自2004~2007年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的證據[J];國際商務研究;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唐牡丹;劉漢民;;獨立董事報酬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我國上市公司的最新數據[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司治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2 彭正銀;包鳳耐;韓煒;;雙網融合視角下的企業(yè)治理績效研究——基于連鎖董事網與關聯(lián)方網絡的分析[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司治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3 沈維濤;朱冠東;;QFII超額收益率與中小投資者保護——基于信息披露的視角[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4 吳育輝;魏志華;吳世農;;定向增發(fā)的時機選擇、停牌操控與控股股東掏空[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司治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5 楊懷東;伍娟;盛虎;;基于高頻數據的成對交易統(tǒng)計套利策略實證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6 史永東;蘇雪欣;李竹薇;;不同類型投資者對年報信息反應——基于深圳股票市場的實證研究[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金融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7 鄭學勤;;境外專業(yè)期貨商的發(fā)展對中國期貨公司的啟示[A];第六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論文集[C];2010年
8 郝玉貴;危寶云;;審計師聲譽對IPO折價的影響——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楊洋;張洪珍;;股權結構與審計費用相關性實證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姜省路;;公司治理結構視角下的投資者保護[A];投資者保護與公司治理論壇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陳學慧 劉溟;創(chuàng)業(yè)板推出以來已籌資1167.5億元[N];經濟日報;2011年
2 記者 程亮亮;歌華有線獲2.56億元補助[N];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
3 葉勇 李丹丹;我國首只國家級母基金成立 總規(guī)模達600億元[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謝衛(wèi)群;基金排名戰(zhàn)怎么看[N];人民日報;2011年
5 劉溟;破發(fā)現象表明市場約束變強[N];經濟日報;2011年
6 證券時報記者 木魚;公募基金一對多共進退中元華電[N];證券時報;2011年
7 記者 陳學慧 劉溟;創(chuàng)業(yè)板推出以來已籌資1167.5億元[N];經濟日報;2011年
8 劉溟;破發(fā)現象表明市場約束變強[N];經濟日報;2011年
9 記者 程亮亮;歌華有線獲2.56億元補助[N];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
10 葉勇 李丹丹;我國首只國家級母基金成立 總規(guī)模達600億元[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楓;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對投資滿意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歐陽瑞;境外股東持股對我國股市收益率風險的影響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3 高培濤;機構投資者參與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4 任海云;基于公司治理的R&D投入與企業(yè)績效關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5 范海峰;機構投資者持股與公司績效[D];暨南大學;2010年
6 閆屹;公司債券市場發(fā)展的制度因素分析[D];河北大學;2010年
7 張海云;我國家庭金融資產選擇行為及財富分配效應[D];暨南大學;2010年
8 國淼發(fā);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風險問題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9 李茁;交易所信息披露對證券市場的價量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10 劉萬方;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行為分析[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生;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知情交易與市場操縱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胡琛;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定價方法選擇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史璐燕;機構投資人持股率對會計盈余質量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1年
4 閆菲;我國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路徑及績效研究[D];浙江財經學院;2011年
5 谷亞中;金融系統(tǒng)中證券市場資金流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6 周穎;我國上市公司系統(tǒng)風險與會計變量的關聯(lián)性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7 徐寅騫;機構投資者對個人控股公司業(yè)績及治理績效的影響能力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8 毛旭娜;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影響證券市場穩(wěn)定性的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9 陳琳;主權財富基金運營管理:國際比較及中國的選擇[D];山東經濟學院;2011年
10 王秀;基于財務視角的投資者關系管理分析[D];山東經濟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19870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98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