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波動率的雙重不對稱性及其解釋——基于MS-TGARCH模型的MCMC估計和分析
本文選題:馬爾可夫轉換模型 + 股市波動率; 參考:《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摘要】:本文應用MCMC方法估計了上證綜指的MS-TGARCH模型,并得出中國股市的波動率存在雙重不對稱性。其一,每個波動狀態(tài)中,中國股市的波動率都存在不對稱性,其中高波動狀態(tài)的波動率對"好消息"的反應顯著大于"壞消息",而低波動狀態(tài)則剛好相反;其二,不同狀態(tài)之間,中國股市波動率的不對稱性剛好相反,并且高波動狀態(tài)伴隨著顯著大于0的平均收益率。最后,本文從投資者心理、行為以及中國經(jīng)濟大環(huán)境等角度進行了解釋。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MCMC method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MS-TGARCH model of the 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and the volatility of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has dual asymmetry. On the contrary, the second is that the volatility of Chinese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is just the opposite, and the high volatility is accompanied by an average rate of greater than 0. Finally, this article is expla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vestor psychology, behavior and China's economic environment.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經(jīng)濟學院;
【基金】:復旦大學(教育部)金融創(chuàng)新研究生開放實驗室創(chuàng)新項目基金資助 復旦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 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編號:B101)的支持
【分類號】:F224;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陳燈塔;洪永淼;;中國股市是弱式有效的嗎——基于一種新方法的實證研究[J];經(jīng)濟學(季刊);2003年04期
2 陳守東,陳雷,劉艷武;中國滬深股市收益率及波動性相關分析[J];金融研究;2003年07期
3 陳浪南,黃杰鯤;中國股票市場波動非對稱性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2年05期
4 陸蓉,徐龍炳;“牛市”和“熊市”對信息的不平衡性反應研究[J];經(jīng)濟研究;2004年03期
5 陸蓉;徐龍炳;;中國股票市場對政策信息的不平衡性反應研究[J];經(jīng)濟學(季刊);2004年01期
6 張維,張小濤,熊熊;上海股票市場波動不對稱性研究—GJR-與VS-GARCH模型的比較[J];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2005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華慶;;股票價格塑性性質(zhì)的計量經(jīng)濟模型及實證檢驗[J];燕山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2 陳浪南,黃杰鯤;中國股票市場波動非對稱性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2年05期
3 翟愛梅;王雪峰;何華慶;馮英浚;;股票價格波動的塑性性質(zhì)及模型探討[J];運籌與管理;2006年03期
4 翟愛梅;王雪峰;何華慶;馮英浚;;估計被鎖定流通股數(shù)量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實證研究[J];預測;2006年01期
5 嚴武;徐偉;王靜;;中國股市周期的劃分與實證分析:1991-2004[J];當代財經(jīng);2006年10期
6 丁志國;現(xiàn)代金融學理論分歧述評[J];當代經(jīng)濟研究;2005年09期
7 周少甫,袁興興;我國股票市場波動非對稱性的實證研究[J];當代經(jīng)濟管理;2005年03期
8 仲黎明,劉海龍,吳沖鋒;中國股票市場流動性:過高還是過低——一個國際比較視角的分析[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03年02期
9 晏艷陽;胡俊;;股票價格與上市公司業(yè)績的關聯(lián)分析——對中國證券市場的研究[J];系統(tǒng)工程;2006年08期
10 陳靜;新興證券市場開放對收益波動性的影響[J];國際貿(mào)易問題;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蓓;齊中英;;我國期貨市場波動性的非對稱效應實證研究[A];第九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為麗;基于極值理論的VaR及其在中國股票市場風險管理中的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2 劉杰文;機構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效率影響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黃大海;中國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4 陳道江;中國證券市場演進的制度經(jīng)濟學分析[D];浙江大學;2004年
5 劉 勇;中國股價行為金融計量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6 蘇治;跨期條件下β系數(shù)時變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7 呂日;中國證券市場制度變遷與創(chuàng)新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翟愛梅;股票價格波動的塑性和彈性理論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9 湯勝;中國上市公司股權再融資的時機選擇行為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10 韋魯鵬;我國金融市場基礎資產(chǎn)波動率與衍生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及監(jiān)管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記軍;股指收益與波動性——對中國股市的實證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2 羅婷;我國金融期貨市場發(fā)展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3年
3 仲陽;基于ARCH族模型的上證綜指日收益率波動特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4年
4 龔晶;中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相關性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5 李紅艷;我國開展股指期貨的風險及其控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4年
6 趙娟;不對稱信息影響資產(chǎn)回報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7 崔筠;我國證券市場動量現(xiàn)象的實證研究和成因分析—基于公司規(guī)模的解釋[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8 傅安里;證券投資基金的波動擇時能力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9 王超;國際股市與我國滬深股市收益率波動性傳遞機制探討[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5年
10 郭婭;上海股票市場波動性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喬桂明;;貨幣危機預警理論及實證比較研究——兼對中國的模擬分析及啟示[J];財經(jīng)研究;2006年11期
2 孫金麗,張世英;具有結構轉換的GARCH模型及其在中國股市中的應用[J];系統(tǒng)工程;2003年06期
3 張元萍,孫剛;金融危機預警系統(tǒng)的理論透析與實證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4 陳澤忠,楊啟智,胡金泉;中國股票市場的波動性研究——EGARCH-M模型的應用[J];決策借鑒;2000年05期
5 柯珂,張世英;ARCH模型的診斷分析[J];管理科學學報;2001年02期
6 朱宏泉,盧祖帝,汪壽陽;中國股市的Granger因果關系分析[J];管理科學學報;2001年05期
7 劉金全,劉兆波;我國貨幣政策作用非對稱性和波動性的實證檢驗[J];管理科學學報;2003年03期
8 俞喬;市場有效、周期異常與股價波動——對上海、深圳股票市場的實證分析[J];經(jīng)濟研究;1994年09期
9 吳世農(nóng);我國證券市場效率的分析[J];經(jīng)濟研究;1996年04期
10 張兵,李曉明;中國股票市場的漸進有效性研究[J];經(jīng)濟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文龍;;基于馬爾可夫轉換模型的中國股票波動性研究[J];中國經(jīng)貿(mào)導刊;2010年02期
2 謝赤,劉潭秋;人民幣實際匯率中的馬爾可夫轉換行為[J];統(tǒng)計研究;2003年09期
3 張虎;胡淑蘭;;馬爾可夫轉換模型的極大似然估計的算法[J];統(tǒng)計與決策;2011年06期
4 郝清民;楊軍;;深滬股市收益序列偽長記憶性分析[J];管理學報;2010年07期
5 葛文雷;居新華;;基于馬爾可夫轉換模型的中國股市波動性研究[J];統(tǒng)計與決策;2010年17期
6 包雙寶;孫振;鳳蘭;;基于吉布斯抽樣的我國股票市場周期性研究[J];技術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10年01期
7 孫振;朱宏登;張永正;;中國股票市場的周期性研究[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9年25期
8 孔行;劉治國;李國平;于渤;;我國房地產(chǎn)市場的價格波動與宏觀調(diào)控效應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9 朱鈞鈞;謝識予;;上證綜指馬爾可夫轉換模型的MCMC估計和分析[J];系統(tǒng)工程;2010年04期
10 杜軍;;多維分形馬爾可夫轉換模型的廣義矩估計及其實證運用[J];系統(tǒng)工程;2009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偉;基于金融波動模型的Copula函數(shù)建模與應用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8733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bankxd/1873397.html